全真派上乘武功中的劍術,每一招均可化為三招。
楊過使用過“一劍化三清”的招數。
楊過連刺二九一十八劍,每一劍都是一分為二,刺出時隻有一招,手腕抖處,劍招卻分而為二。
這玉女心經的武功專用以克制全真派,楊過未練玉女心經,先練全真武功,隻是練得并不精純,“一劍化三清”是化不來的,“化二清”倒也使得似模似樣。
七星聚會是全真五子為了對付“玉女心經”而創的。
全真五子在玉虛洞中閉關靜修,鑽研拆解“玉女心經”之法,五個人殚精竭慮,日夜苦思,總覺小龍女和楊過所顯示的武功,每一招每一式都恰好是全真派武學的克星,要想從招術上取勝,實是難能。
後來丘處機從天罡北鬥陣法中悟出一理,認為自己招術變化,斷然不及,但可合五人之力,以勁力補招數之不足。
于是五人便精思并力攻敵的法門,每一招出去,都是将五人勁力歸集于一點。
他們自知第三、四代弟子中并無出類拔萃的人物,隻有仗着人多,或能合力自保。
曆時一個多月,終于創出一招“七星聚會”。
用“七星聚會”對付爾巴和霍都還算可以,如要對付小龍女和楊過,卻是終身無望。
此套劍法是王重陽怕歐陽鋒重來中原,全真派便有覆滅之虞,因此創下了一路劍法,取名“同歸劍法”。
全真派還有一個“天罡北鬥陣法”也可與之匹敵,但必須七人同使,若是倉促與此人邂逅相逢,未必七人聚齊。
這套“同歸劍法”的本意是為了對付那個大對頭而創,可單獨使用,隻盼犧牲的一兩人與之同歸于盡,因而保全了一衆同門。
這路“同歸劍法”取的是“同歸于盡”之意,要是敵人厲害,自己性命危殆,無可奈何之際,隻得使這路劍法拼命,每一招都是猛攻敵人要害,招招狠,劍劍辣,純是把性命豁出去了的打法,雖是上乘劍術,倒與流氓潑皮耍無賴的手段同出一理。
創制這套劍法的雪山派祖師生性愛梅,是以劍法中夾雜了不少梅花、梅萼、梅枝、梅幹的形态,古樸飄逸,兼而有之。
梅樹枝幹以枯殘醜拙為貴,梅花梅萼以繁密濃聚為尚。
劍招有時招式古樸,有時劍點密集,劍法一轉,便見雪花飛舞之姿,朔風呼号之勢,出招迅捷,宛若梅樹在風中搖曳不定,亦有塞外大漠飛沙、駝馬奔馳的意态。
“無量劍”原分東、北、西三宗,北宗近數十年來已趨式微,東、西二宗卻均人才鼎盛。
無量劍于五代後唐年間在南诏無量山創派,掌門人居住無量山劍湖宮。
自于大宋仁宗年間分為三宗之後,每隔五年,三宗門下弟子便在劍湖宮中比武鬥劍,獲勝的一宗在劍湖宮居住5年,至第6年上重行比試。
五場鬥劍,赢得三場者為勝。
這5年之中,敗者固然極力鑽研,以圖在下屆劍會中洗雪前恥,勝者也是絲毫不敢松懈。
柔雲劍術的妙詣卻在一招之後,不論對方如何招架退避,第二招順勢跟着就來,如柔絲不斷,春雲綿綿。
柔雲劍術的招數有:“杏花春雨”、“三環套月”、“白虹貫日”、“春雲乍展”,“鳳點頭”、“玉帶圍腰”、“猛雞奪粟”等。
柔雲劍術的要訣是“敵未動,已不動。
”
柔雲劍法中有一路劍法專講守勢,腳下要踏準八卦,連連倒退,先消敵人淩厲攻勢,才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