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青城山外马蹄疾

首頁
    秋冬最難分。

    ” 潘福從來沒有聽過蘭馨會出口成章,隻知道她僅一個婦道人家,贊道:“夫人,真是好詩句!”潘福哪裡知道蘭馨的真正身份乃是天山派掌門玉矶師太的大弟子,一套玉女劍法用得出神入化! 司馬文龍這時按捺不住性情,好奇的問道:“娘呀,為什麼會叫神農架?難道這裡有過神仙嗎?”蘭夫人本來今天不想多說話,因為司馬青雲打入大牢生死未蔔,心情沉痛。

    她轉念一想,為了讓司馬文龍暫時忘記這些傷痛,隻好順着他的興緻詳細解答。

     蘭夫人撫摸着司馬文龍,輕聲道:“不錯,這裡的确出現過一位神仙,他的名字就叫做神農。

    上古時候,五谷和雜草叢生,藥物和百花混雜,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

    黎民百姓僅靠打獵為生,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的肚子越來越餓。

    如果誰要是生瘡害病,無醫無藥,更是不死也要脫層皮。

    老百姓的疾苦,神農瞧在眼裡,疼在心頭。

    ” 司馬文龍聽到這裡更加想知道結果如何,接着問道:“後來呢?怎樣給百姓充饑?怎樣給百姓治病?” 蘭夫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聰明好問,長大必成大器,心下歡喜,微笑道:“神農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決定親嘗百草,為百姓找一條活路。

    第四天,他帶着一批臣民,從家鄉随州曆山出發,向西北大山走去。

    他們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曆經千辛萬苦,趕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虎豹蟒蟲,來到一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的地方。

    此地長滿了奇花異草,異香撲鼻。

    神農站在山腳下仰望高山。

    ” 司馬文龍在馬上回過頭,用手上下比劃着,問道:“他們怎樣才能上去呢?” 蘭夫人用手捂住司馬文龍的小手,生怕凍壞,一個勁的往他的小手上一邊哈熱氣一邊道:“他看見幾隻金絲猴順着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來爬去。

    神農靈機一動,當下組織臣民砍木杆、割藤條,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比照崖腰朽木的機巧搭成了三百六十層藤木架。

    神農帶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見到了各色藥草,密密匝匝地生長在一起。

    神農高興極了,當即開始親采摘花草放到嘴裡嘗。

    神農嘗百草,曾一日而遇七十毒,每遇毒就嚼靈芝草化解,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此地的山山水水。

    他嘗出能充饑的麥、稻、谷、豆、高梁,後來成為了我們食用的五谷;他将嘗出的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的《神農本草》。

    ” 司馬文龍已經被蘭夫人所描述的故事有點神往了,疑問道:“給爺爺看病的呂神醫是不是知道此書呢?要不然他的醫術這麼高明!” 蘭夫人沒有想到司馬文龍小小年紀推敲起事情來竟然如此準确,誇贊道:“龍兒思維真是敏捷,不錯,後來呂神醫得到此書,成了名醫。

    神農嘗百草,為黎民找到了充饑的五谷、醫病的草藥後,來到回生寨,準備下山回去時,卻發現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

    原來,那些搭架的木杆,早已落地生根,遇雨吐芽,年深月久,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

    也就在此時,從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了天庭。

    從此,此地一年四季,香氣彌漫。

    為了紀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司馬文龍高興的抓起蘭夫人的雙手高舉道:“哇,娘,真的好神奇,我長大能不能成神仙?” 蘭夫人笑道:“你做神仙幹什麼呢?” 司馬文龍拍拍自己的胸脯,大聲道:“我要鋤強扶弱,把壞人殺光,我有了法術就什麼也不用怕了!” 蘭夫人摸着司馬文龍的頭,附耳道:“龍兒真乖,真有志氣,将來一定會達成所願的。

    孩子做好了,前面是個山坡。

    ” 司馬文龍回頭往前看,應聲道:“是,娘。

    ” 潘福在前面引路,積雪已淹沒馬的前蹄,馬兒行走尚且苦難,何況是人呢?風吹壓雪松枝,松軟白雪不時紛紛飄落,雪花落在人的頭上,臉上,耳朵上,給行走路人增添幾分情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