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李闯王攻陷洛阳

首頁
    賊猖熾之時,河南又比年旱蝗大災,公民易子而食,福王漠不關心,仍舊收斂賦稅,連基本的赈濟姿态都不表明一下。

     福王在洛陽所過的窮奢極侈的生活,同當時河南人民所受的災難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這種在人間極不協調的醜惡現實,讓農民吃盡了苦頭,而在此時義軍的蓬勃發展給了農民無限希望。

     李自成起義軍在攻克宜陽、永甯、盧氏等縣的過程中,不僅掃除了洛陽外圍的明軍力量,也使大批新參加義軍的戰士得到了初步的作戰訓練。

    李自成率軍在距離洛陽城二十裡地安營紮寨,準備在七日之内攻破洛陽。

     此時是初春之際,北風呼嘯,寒雪未化,天氣異常寒冷。

    李自成站在帳外朝洛陽城眺望,茫茫夜色把洛陽城完全遮掩了,他心裡暗道:來時曾對洛陽有過一番想象,如此大城,夜間肯定是燈火通明的。

    但事實看來,洛陽似乎已經成了一座死城,沒有絲毫人氣了。

     “闖王,這麼晚還不睡啊?”參将李岩走過來問道。

     李自成歎了口氣,說道:“洛陽不是個小地方,福王身居在此,又有重兵把守,打起來怕是真要費些周折。

    ” 李岩說道:“大王考慮得多了,據我所知,洛陽内部關系搞得很僵化。

    守城将領多受朝廷拖欠饷糧之苦,毫無鬥志。

    福王這個守财奴又不肯動用自己的家财支援士兵。

    我看我們可利用這一點,攻克洛陽就不周折費力了。

    我聽說援兵通過洛陽的時候,看到金碧輝煌的福王府時,都憤恨的說‘洛陽王府富于皇宮,神宗耗全國之财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交兵,命死賊手,何其不公!’兵部尚書呂維祺屢次入王府勸福王,勸他說,即便隻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金錢援饷濟民。

    福王與其父明神宗一樣,嗜财如命,不聽。

    ” 李自成馬上問道:“李将軍心裡有什麼想法,不妨講出來。

    ” 李岩笑道:“您不必如此認真,我也是在心裡下了個底子,琢磨出來的。

    要想安國,必先得民心。

    現如今洛陽城已經民心渙散,對朝廷的護守早就失去了信心,您何不從獲取民心下手呢?” “将軍請細講。

    ”李自成有些不太明白。

     李岩說道:“我們可派一批人喬裝入城,秘密散布義軍攻城的消息。

    說隻要義軍入了城,百姓就不會再受苦挨餓,能過上好日子。

    這樣一來,義軍肯定會受到百姓的擁護,到攻城的時候和城中人裡應外合,就可順利破城。

    ” 李岩的話讓李自成很高興,他說道:“這樣說來便是安撫民了,連日來動用武力攻城,我倒是把這些忽略了,李将軍的話讓我心頭一亮啊。

    ” 義軍在豫西的發展使統治者如坐針氈,在惶恐中度日。

    洛陽明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馬上給福王寫了一封信。

     信中提到:洛陽連旱了三年,這是自古未聞的災難。

    村鎮的人幾乎餓死光了,而城中更是有饑餓者相互殘食的。

    城中強盜橫行,再加上和義軍勾結,人數已達上萬,義軍接連攻破了魯山、郏縣、伊陽三縣,又在六日之内相繼攻破了宜陽、永甯二縣,義軍來勢洶洶,窺探洛陽恐怕早已良久。

    洛陽雖然有操、義兩股重兵把守,士兵卻得不到糧饷,毫無鬥志。

    這樣下去,等義軍攻打洛陽時,洛陽危在旦夕。

     福王把呂維祺召來問道:“以尚書之見,本王該如何去做?” 呂維祺回答道:“王爺可命令河南巡撫李仙風派軍隊來加強防守;另一方面守城将士早就斷了糧饷,王爺如果想保住洛陽,還請從府中撥出些錢,解決軍隊的糧饷問題。

    ” “這個……”福王含糊道。

     “王爺,錢财可以再謀取,但是現在這種狀況卻是不能拖延下去了。

    宜陽、永甯二城被義軍攻陷的主要原因也出在軍隊糧饷問題上。

    希望王爺把眼光放長遠些,如果不這樣去做,後果會很嚴重。

    ”呂維祺盡量把語氣放平緩,可無意中還是流露出指責福王之意來。

     福王抓住了這一點,怒道:“區區糧饷問題,就能導緻兩座城被義軍所占麼?分明是另有原因。

    本王就算把府中的老本全都搭上也未必能解決實際問題,你回去好好想想,本王累了。

    ”說完便不再理會呂維祺,卧榻而眠。

     呂維祺被福王的話激了個面紅耳赤,帶着一肚子怨氣回府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