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玄问答第十一(教迹义下玄卷五中)

首頁
    問。

    付淨不淨土五種佛土。

    且衆生業感不淨土外有如來所現不淨土耶。

     問。

    安樂世界有九品往生。

    爾亘九品并有凡聖耶。

     問。

    香積佛土分段變易中何可雲耶。

     問。

    大小同住土之外有變易土耶。

     問。

    就相論淨土體有幾種耶。

     問。

    報佛淨土以何為體耶。

     問。

    經中說。

    衆生見劫盡我淨土不毀。

    為一質異見耶。

     問。

    人所見水于五塵境有幾塵耶。

     問。

    付異質同處義。

    淨穢二質在一處不相障礙。

    有何故耶。

     問。

    就應迹土明一質二見義時。

    梵王依淨業見佛淨土耶。

     問。

    付一質二見。

    穢土劫燒時淨土亦壞耶。

     問。

    西方淨土教明常住。

    爾引何文證之耶。

     問。

    極樂世界可有聲聞耶。

     問。

    法藏比丘願有聲聞欤。

     問。

    于安樂世界有證小果者。

    爾中輩欤下輩欤。

     短冊 章雲。

    從十二部出修多羅等(文)意何。

     何名二藏教耶。

    又方二。

     章問雲。

    有人言般若是三乘通教(等文)意何。

     章雲。

    亦如西方九品往生為凡。

    複有三乘賢聖(文)心何。

     就西方淨土有聲聞無聲聞義如何。

     章雲。

    非唯八萬諸天人得須陀洹果(等文)心何自餘問答亦可用之也。

    二十四條。

     問。

    付淨不淨等五種佛土。

    且衆生業感不淨土外有如來所現不淨土可雲耶。

    答。

    玄雲。

    報土既五。

    應土亦然報據衆生業感。

    應就如來所現。

    故合有十(文)問。

    穢惡不淨之國土偏是可衆生業感。

    設雖佛住其土。

    但可是佛現居衆生土中。

    何報土應土各别論之耶。

    答。

    雖非各别土。

    但是義分為報應兩土欤。

    又随衆生業感之土能化佛以神力示現穢土。

    如鏡中像似而非真。

    佛功德法門力所現國土亦如此。

     問。

    安樂世界有九品往生。

    爾者亘九品并可有凡聖耶。

    答(雲雲)問。

    兩方若九品并有凡夫者。

    安觀經說。

    上品三生。

    生種姓已上聖人。

    中品上生是前三人也。

    其餘五品是凡夫人也。

    若依之凡聖各别者。

    既雲九品往生為凡複有三乘賢聖(雲雲)故知九品并有凡夫也。

    況雲同居土。

    何凡聖異所居耶。

    答。

    九品雖異猶是一種土也。

    生雖有優劣不隔所受境界。

    故雲同居土耳。

    有人雙卷經記雲。

    下人往生證九品皆是凡夫也。

    今謂。

    不爾彼以六地已還菩薩為下人見也。

    問。

    上品上生中生是地上菩薩也。

    何生分段土耶。

    答。

    可雲不系業分段欤(依寶窟可案之)寶窟中末雲。

    第三明因緣門者。

    系業分段用罪福不動業為因四取為緣。

    不系分段用微業為因悲願等為緣(雲雲)又雲。

    大力菩薩亦有二種。

    一直往大力。

    二回少入大名為大力者。

    以不為業系自在受生故言大力(雲雲)又雲。

    今謂。

    位義難知。

    憶生罪過不可定判也。

    若依法花論。

    數處分明文明。

    地前是凡夫受分段身舍分段身方入初地。

    則知初地已去是變易生死大力菩薩也(雲雲)。

     問。

    香積佛土分段變易中何可雲耶。

    答(雲雲)問。

    若分段土者四階淨土自劣至勝從淺至深。

    第二階土既超三界分段。

    是界外淨土也。

    第三階淨土何還是分段土耶。

    若言非分段土者于維摩經時此土人天共受用彼界香飯。

    若非分段土者。

    何能得如此耶。

    答。

    今安此應是實報無障礙土。

    此乃是變易之中勝為獨菩薩所居土也。

    仁王疏雲。

    十聖住實報無障礙報土(雲雲)(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

    佛住常寂光土也)玄雲。

    諸淨土位不出此四。

    即從劣至勝為次第(雲雲)。

     問。

    大少同住土之外變易土可有耶。

    答(雲雲)問。

    兩方若有者。

    羅漢辟支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之外更有何變易耶。

    安勝鬘所說思寶窟解釋。

    此三人變易外更無變易耶。

    若更無者。

    第三獨菩薩土者應是變易生。

    故仁王疏雲。

    初句雲三賢十聖住果報者。

    住分段變易報土也。

    第三句雲暫住報者。

    前二土皆是生滅無常(雲雲)爾何可定耶。

    答。

    菩薩受變易應有二義。

    一菩薩自報所居。

    即獨菩薩土為第三階。

    二與二乘變易同。

    住勝者于劣得自在故。

    此為第二階。

    故大力菩薩變易者别為獨菩薩土。

    然以二乘所受變易名大小同住土。

    然言大小同住者。

    亦有菩薩為化二乘助佛化故來生其中。

    以利他行之所感故名變易報也。

    問。

    爾者為物變易欤。

    答。

    窟雲。

    為物變易在佛果(取意)會釋雲。

    佛果無自報變易。

    唯有為物變易。

    故且雲爾。

    實亦通因位為化物而受之也。

    或為物變易唯在佛果。

    菩薩生大小同住土者亦是自報。

    以利他行受生死報故(後義可為正也)。

     問。

    就相論淨土體有幾種可雲耶。

    答。

    一相論其體有五(雲雲)問。

    其五種者化處淨·化主淨·教門淨·徒衆淨&mi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