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今宗家以四論為宗旨。
爾者誰人所造論耶。
問。
釋論三論相對辨同異。
爾同是大乘别論欤。
問。
智論三論相望付明同異義。
且亦取亦破義同可雲耶。
問。
中·百二論相對用智有長短(雲雲)爾者長短義必如何解釋耶。
問。
四依菩薩申佛教具随緣等四假耶。
問。
他師意雲。
毗昙立而不破成實亦立亦破(雲雲)大師雲何評此義耶。
問。
他師意雲。
三論破而不立(雲雲)大師許之耶。
問。
付破立有無如佛具足破立二門菩薩亦可爾耶。
問。
付谛智之傍正。
且論主以二智為能論以二谛為所論耶。
問。
付中觀論題。
且所對緣有幾種耶。
問。
引毗昙說雲。
分别無所舍。
是名第一義。
玄解雲。
十一種色共成色陰(雲雲)爾者能成所成共雲第一義欤。
為當所成色陰是世谛攝耶。
問。
于迦毗羅等外道宗解中道義耶。
問。
有人意解山門之中道義雲。
非有非無為中。
而有而無為假(雲雲)大師許此義耶。
問。
經中欲令深識世谛故說第一者。
以俗為真谛家義耶。
問。
龍樹菩薩弘佛法作幾部論耶。
以上十六條。
大乘玄問答第十二(論迹義)
問。
今宗家以四論為宗旨。
爾者誰人所造論耶。
答。
龍樹·提婆所造也。
問。
三聖助佛化。
謂馬鳴·龍樹·提婆也。
何唯依龍樹·提婆所造不取馬鳴之論耶。
答。
今案之四論者蓋是依山門相承任關中傳受。
故專依智論·中·百十二門立一家大義也(馬鳴論者梁真谛所傳也)玄雲。
大師講此論。
遍數不同形勢非一。
今略出十條。
一者有明四論宗旨(雲雲)又雲。
今次第二明四論宗旨義同異。
問。
四論既興。
為當是一。
為當定異(雲雲)○三論玄明。
雖有四論而稱三論略明八義。
具如文(雲雲)又雲。
今玄雲。
大格為論不出四人。
一是調禦世尊。
是能化主。
其餘三聖助佛宣揚。
三者所謂馬鳴開士與龍樹·提婆也(雲雲)答于定取何人破邪顯正之問也。
問。
釋論三論相對辨同異。
爾同是大乘别論欤。
答。
玄若三論即别通論。
通申一切諸教(等文。
别之通論即通論也)問。
八不義雲。
中論是釋論之骨髓也(文)四論玄同之。
般若燈論(第十答文)牟尼法王子大智阿阇梨以般若妙理開演此中論(文)。
(題下雲。
分别明菩薩釋。
法珠雲。
清辨雲雲)又雲(第一卷)于深般若波羅蜜中審驗真理開顯實義(雲雲)因緣品引般若經明十二因緣不可盡也。
故知如智論偏解般若經也。
何通申諸教耶。
答。
正申般若心。
而般若是大乘之大宗也。
故自申一切教也。
然智論别釋一部之文意故雲别論也。
故玄雲。
□□釋論即是通别論。
意緻乃複通漫而的釋一部文言。
是故名通别論也。
中論如釋論亦意緻通漫。
而複不的釋文故是通論也。
問。
智論·三論相望付明同異義。
且亦取亦破義同可雲耶。
答。
玄雲。
釋論亦取亦破。
三論唯破不取(取心)問。
智論三論通别雖異俱申如來之聖教。
于三論意何不雲亦取亦破耶。
依之處處文多雲三論具破申俱有(雲雲)何異智論之破邪顯正耶。
加之雲中論是釋論之骨髓(雲雲)然何今雲三論唯破不取耶。
答。
此智論三論相望一往分别雲也。
謂三論多橫破諸法豎除五句。
故雲唯破不取。
釋論破迷教之情申所迷之教。
故名亦取亦破。
但諸文多雲三論具破申者。
即申其破病之教也。
又如四谛品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雲雲)依此等意者。
實可有亦破亦取義也(此以文義之強弱增減一往分之耶)八不義雲。
龍樹稱佛本意申佛教也。
問。
中·百二論相對用智有長短(雲雲)爾長短義如何解釋耶。
答。
百論用權實二智其用即短也。
中論用實方便智其用是長(雲雲)問。
此釋不明。
若夫中論唯用實之方便智者。
對百論用權實二智之時。
百論用智即長中論可短。
又中論明八不中論之理談三觀一實之旨。
何偏雲用方便智(雲雲)若言實智方便智俱明之者。
與百論用權實二智有何差别耶。
又付百論用權實二智不可爾。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