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誰之所造。
飛鳥色異複誰所作。
水性潤清火性熱等。
一切萬物自然生自然死。
誰之所造。
此六師中第二末伽梨俱舍梨子。
其人計一切法自然為宗也(文)(已上裡書)
玄。
莊周魍魉問影等者。
此引莊子經說證無因相。
十二門序疏曰。
事盡于有無則亡功于造化者。
上破内迷。
今斥外執。
造化者。
莊周雲。
罔兩問影。
影由形有。
形因造化。
造化不知所由。
今寄斥震旦莊周以破天竺外道。
良由此土無别外道。
又一言之内彼此雙盡。
故斥此呵彼也。
問。
此論何處破造化耶。
答。
作者門破自在天。
即是其事。
以自在天能造作萬化故名造化。
問。
何故破自在耶。
答。
有無是内迷之本。
造化為外執之根。
故伐其本而柯條自壞也。
問。
何故事盡有無則亡功造化耶。
答。
破有無。
非但内病得除。
外造化亦壞而稱亡功者。
惑者執自在天造作萬化故有大功。
今破除之。
自在不能造化。
故雲亡也(已上)
莊子經第二曰。
罔兩問景曰。
曩子行。
今子止曩子坐。
今子起。
何其無特操與(罔兩景外之微陰也)景曰。
吾有待而然者耶(言天機自爾。
坐起無待而獨得者。
孰知其故。
而責其所以哉)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若責其所待而尋其所由。
則尋責無極。
卒至于無待而獨化之理明矣)吾待蛇蚹蜩翼耶(若待蛇蚹蜩翼。
則無特操之所由。
未為難識也。
今所以不識。
正由不待。
斯類而獨化故耳)惡識所以不然(世或謂。
罔兩待景。
景待形。
形待造物者。
請問夫造物者有耶無耶。
無也則胡能造者哉。
有也則不足以物衆形故。
明乎衆形之自物而後始可與言造物耳。
是以涉有物之域。
雖複罔兩未有。
不獨化于玄冥者也。
故造物者無主而物各自造。
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
此天地之正也。
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
雖複玄合而非待也。
明斯理也。
将使萬物各變所宗。
于體中而待乎外。
外無所謝而内無所矜。
是以誘然皆主而不知所以生同焉。
皆得而不知可以得也。
今罔兩之因景。
猶雲俱生而非待也。
則萬物雖聚而共成乎天。
而皆曆然莫不獨見矣。
故罔兩非景之所制。
而景非形之所使。
形非無之所化也。
則化與不化然與不然從人之與由。
已莫不自爾。
吾安識其所以哉。
故任而不助則本末内外暢然俱得。
泯然無迹。
若乃責此近因而忘其自爾。
宗物于外喪主于内而愛尚主矣。
雖欲推而齊之。
然其所尚已存乎胸中。
何夷之得有哉。
)
彼莊子疏曰。
罔兩問景曰至之微陰也。
疏罔兩景外之微陰也。
曩者昔也。
特向也獨也。
莊子寓言。
以暢玄理故寄景與罔兩明獨化之義。
而罔兩問景雲。
汝向行今止。
昔坐今起。
然則子行止坐起制在于形。
唯欲随逐于他。
都無獨立志操者何耶。
景曰。
吾有至其所以哉。
疏夫物之形質鹹禀自然。
事似有因。
理在無待而形影非遠。
尚有天機。
故曰萬類參差無非獨化者也。
吾所待又有至之理明矣。
疏形之所待即是形也。
若使影待于形形待造物。
請問造物複何待乎。
斯則待待無窮。
乖乎無待也。
吾待蛇蚹至而獨化故耳。
疏昔諸講人及郭生注意。
皆雲蛇蚹是腹下龃龉。
蜩翼者是調翅也。
言蛇待蚹而行。
蜩待翼而飛。
影待形而有也。
蓋不然乎。
若使待翼而飛待足而走。
飛禽走獸其類無窮。
何勞獨舉蛇蚹類引為譬。
即今解。
蚹者蛇^7□皮也。
蜩翼者蜩甲也。
言蛇蛻舊皮蜩新出甲。
不知所以莫辨其然。
獨化而生。
蓋無待也。
而蛇蜩二蟲猶蛻皮甲。
稱異諸物。
所以引之。
故外篇雲。
吾待蛇蚹蜩甲耶。
是知形影之義與蚹甲無異者也。
惡識所以然至何夷之待有哉疏夫待與不待然與不然天機自張。
莫知其宰。
豈措情于尋責而思慮于心識者乎。
準此不悉。
所言造化者。
準南子曰。
造化謂天地也。
又雲。
注曰。
造化陰陽也。
又雲。
夫造化者之^7□援物也(^7□撮也援引也)譬猶陶人之埏埴也。
其取之地而已。
為盆盎也與其未離于地。
也無以異。
其已成器而破碎漫瀾。
而複歸其故也(陶人作瓦器治官也。
頓泥壞取之地以為器。
明人不當惡死。
死複歸其未生之故耳。
譬猶瓦器之破而複變于土也)與其為盆蓋亦無以異矣(無以異于土也)
問。
萬物之無始何。
答系辭曰。
大極是生兩儀(夫有必始于無。
故大極生兩儀也。
大極者。
無稱之稱。
不可得而名。
取其有之所極。
況之大極也)兩儀生四象生八卦(卦以象之也)八卦定吉兇(八卦既立則吉兇可定也)吉兇生大業(既定吉兇則廣大悉備)正義曰。
大極生兩儀者。
謂天地未分之前。
元氣混而為一。
即是太初太一也。
故老子曰。
道生一即此大極是也。
又謂混元既分即有天地也。
故曰大極生兩儀。
即老子雲一生二也。
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
指其物體。
下與四象相對。
故曰兩儀。
兩體容儀也。
兩儀生四象者。
謂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
故雲兩儀生四象。
土則分王四季。
又地中之别故唯雲四象也。
四象生八卦者。
若謂震木離火兌金坎水各主一時。
又巽同震木。
幹同兌金。
加以坤艮之土為八卦也。
八卦定吉兇者。
八卦既立爻象。
變而相推有吉有兇。
故八卦定吉兇也。
吉兇生大業者。
萬事各有吉兇。
廣大悉備。
故能生天下大事業也。
準此等可悉。
(裡書曰)
中論疏記曰。
若如莊周等者。
莊子内篇逍遙遊第一。
齊物第二。
大宗師第六。
外篇繕性第十六。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并六處每卷明自然義。
且今外篇天運第十四雲。
鹄不日浴而白。
烏不日黔而黑。
皆是自然。
述義雲。
姓莊。
名周。
楚人(已上裡書)
三論玄義檢幽集第一
永享四年(壬子)卯月十五日于東大寺東室令書寫之畢于寫本者為卷本裡書大部交合雖書之定有不相當處欤後見人可直之見餘本無此裡書此本又面裡手迹各别也于裡書者後人加之欤可悉之。
拟講延海(春秋五十四)
後日見末卷于裡書者小松谷寂心上人(教譽)所注付也(雲雲)散不審(雲雲)
文明七年九月下旬比從師法印聰海相傳之。
安樂坊順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