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公元钟

首頁
    最後告别的時刻終于來到了,十三歲以上的人們開始彙集到他們最後的聚集地去迎接死亡。

    公元人大部分是悄悄離開的,沒有讓他們正在專心工作的孩子們知道。

    後來的曆史學家認為,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确的,很少有人能有那樣的精神力量,去承受這人類曆史上最大的生離死别。

    如果公元人在這最後的時刻都去見他們的孩子一面,整個人類社會可能完全陷入精神崩潰之中。

     最先離開的是病情最重的人和較為次要的工作崗位上的人,他們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離開,那些交通工具有的要跑很多趟,有的則一去不回。

     被稱為終聚地的最後聚集地都在很偏僻的地方,很大一部分設在無人煙的沙漠、極地甚至海底。

    由于世界人口猛減至原來的五分之一,地球上大片地區重新變成人迹罕至的荒野,直到很多年後,那一座座巨大的陵墓才被發現。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眨眼之間,号筒末次吹響的時候。

    号筒一響,死人就要複活成為不朽的,我們也要改變,必朽的總要變成不朽的,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裡?阿門――” 電視上,身着紅色長袍的梵蒂岡教皇正在誦讀《新約全書?哥多林前書》的第十五章,他在向全世界做公元世紀的最後祈禱。

     “該走了。

    ”鄭晨的丈夫輕輕地說,同時彎腰從小床上抱起熟睡的嬰兒。

    鄭晨默默地站起身,拿起一個大提包,裡面裝着給孩子用的東西,然後去關電視。

    這時,她看到聯合國秘書長正在進行公元人的告别演講。

     “……人類文明被攔腰切斷,孩子們,我們相信,你們會使這新鮮的創口上開出絢麗的花朵。

     “至于我們,來了,做了,走了。

     “……” 鄭晨關上了電視,然後與丈夫一起最後看一眼自己的家。

    他們看了很長時間,想把這裡的一切都刻在記憶中,鄭晨特别看了看書架上下垂的吊蘭和魚缸裡靜靜遊動的金魚,如果真有另一個世界,她會把這記憶帶過去的。

     走出家門,他們看到林莎的父親站在樓道裡,他們知道,林莎現在在醫院裡上班,并不知道大人們要離開了。

     “林醫生呢?”鄭晨問。

    林莎的父親向開着的房門指了一下,鄭晨走了進去,看到林莎的媽媽正拿着一個記号筆在牆壁上寫着什麼。

    她已經寫了很多,字迹蓋滿了她能夠得着的牆壁。

     好孩子,飯在電視機邊上,吃的時候一定要把雞蛋湯熱熱,記住,千萬不能喝涼的!熱的時候要用煤油爐,不要用液化汽爐,記住,千萬不要用液化汽爐!熱的時候要把煤油爐放在樓道裡,熱完記住把爐子滅掉,記住,滅掉!暖瓶裡是開水,塑料桶裡是涼開水,喝的時候把塑料桶裡的水對點兒暖瓶裡的熱水,記住,千萬不能喝水龍頭裡的涼水!夜裡可能會停電的,不要點蠟,你睡着時忘了吹會失火的,不要點蠟!你書包裡有一個手電筒和五十節電池,可能會很長時間沒電的,電池要省着用;枕頭(左邊的上面繡着荷花的那個)下面有一個皮箱,裡面放着藥,治什麼病怎麼用都寫好了;感冒藥可能常用,給你放到外面了,要知道自己得的什麼病,不要亂吃藥,感冒的感覺是…… “好了,真的該走了。

    ”林莎的父親跟着鄭晨走進來,從他妻子的手中拿走了筆。

     林醫生茫然地四下看看,然後,她又習慣性地拿起了那個小手提袋。

     “我們沒必要拿什麼了。

    ”丈夫輕聲說,把那個小手提袋從林醫生手中輕輕地拿走,放到沙發上。

    手提袋裡面隻有一個小鏡子、一沓紙巾和一個小電話簿,但林醫生平時出門總要拿着它,如果不拿就好像少了身體的一部分,惶惶不安。

    學心理學的丈夫說,這反映了她對人生缺少安全感。

     “我們還是拿兩件衣服吧,那邊冷。

    ”林醫生喃喃地說。

     “不用,我們感覺不到的,現在想想,我們以前走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