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也被這兩部電影迷住了,從電影中他們看到日本人是那麼滑稽可笑,與他們打仗是那麼有趣好玩兒。
大部分孩子對戰争并沒有真實的概念,他們甯願相信戰争就這麼好玩兒,一遍遍看這兩部電影後,他們也真的信了。
而日本孩子對這次戰争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與其它國家不同,他們并沒有解散用于選拔國家領導者的模拟國家,而是不斷擴大它,使其成為高效率的訓練基地。
孩子軍人在這些模拟國家裡不斷經受與真實戰争相差無幾的錘練(有些未經證實的傳聞,說這些模拟國家中的一部分武器使用實彈),而作為登陸作戰主力的海軍陸戰隊,更是在這種訓練最後篩選出來的精華,是日本軍隊的刀鋒。
當中國孩子在電視中看到日本千艘漁船闖入渤海雷區的場景時,他們的精神受到了第一次沖擊。
他們看到那一艘艘漁船被炸得粉碎,而後面的船仍堅定地向前,都陷入震驚和迷惑之中。
當敵艦隊以強大的火力轟擊海岸時,爆炸的巨響、燃燒和死亡讓孩子們領略了真正的戰争,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吓破了膽,而當他們見到登陸的敵人與自己的想像相去甚遠時,一種集體的恐慌便在前線蔓延開來,最後發展成無法遏止的大潰退。
華華和呂剛乘坐的直升機向天津方向飛行,剛飛出不遠,就看到下面的高速公路上擠滿了車輛和人流。
當日軍在塘沽登陸的消息傳到天津後,全市居民傾城而出,逃向北京,由于混亂和空襲,很快堵塞了京津之間的所有道路。
再向前飛,可以看到人流中混着許多從前線退下來的軍人。
華華讓直升機降落在公路邊,他和呂剛走上了公路,公路上一片混亂,
孩子們把一輛輛動彈不得的汽車推下路基,企圖開出一條路來,但更多的孩子是在公路邊向北京方向徒步而行。
那些潰退下來的孩子士兵們個個衣衫破爛,面露驚恐和疲憊之色,有一半沒帶武器。
呂剛拉住了一個經過他身邊的小士兵,這孩子的槍和鋼盔都丢了,迷彩服上滿是土和焦痕,呂剛問他是哪一部分的,他看了一眼呂剛,又四下張望着,好像在找呂剛說的什麼東西。
哪一部分的?我怎麼知道......呀,海邊好吓人啊,那麼多的大炸彈,轟隆隆,還有那些沖上岸的日本孩子,都不要命的耶......
你們的指揮官呢?呂剛打斷他問。
指揮官?什麼狗屁指揮官,跑得比我們都快!
這時,一名參謀讓呂剛到直升機那邊去接電話,呂剛去了好一會兒才回來,臉色更加陰沉。
已經證實,天津失守了。
他對華華說。
華華問:想過下一步怎麼辦嗎?
隻有在廊房一線再建立一條防線。
這麼近?到北京也就是大口徑炮的射程了!不能再靠前一些嗎?
呂剛看着混亂的高速公路搖搖頭:敵人正在迅速推進,照他們現在的攻擊速度,再靠前已沒有時間建立防線了。
華華伸手對旁邊的警衛員說:把你的沖鋒槍給我。
呂剛吃驚地看着他:你幹什麼?!
我們上前線和士兵們一起戰鬥!
你這不是胡鬧嗎!再向前走就危險了!
危險?!華華指着潰退的人流大聲說:如果我們舒服地待在安全的後面,怎麼讓其他的小朋友們在前面浴血奮戰?!
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中了流彈或當了俘虜小朋友們就能更好地作戰了?我們有自己的責任,比起這個責任,上前線拚命真是再容易不過了。
這時,呂剛拉住的那個孩子對旁邊的人流喊到:喂,大家快來呀!他是華華,他要上前線!
這時有許多小士兵和平民圍了過來,有孩子從他手中把沖鋒槍搶了下來。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
華華,你可不能去!日本小鬼子要打住你們中的一個可就高興壞了!
仗已經打成這樣了,你去頂個屁事?!
你們都上前邊送了命,北京沒人指揮,那可真是全完了!
趕快回去好好計劃,我們準備守北京吧!
......
華華勁兒推開周圍的孩子:你們都走開,我就要去,用不着你們管!說完他向直升機那邊走。
這時搶走沖鋒槍的那孩子擋住華華,又把槍遞給他:逃跑的是我們,在這兒把我們槍斃了好了!你到前邊去送死有什麼意思?!
華華看着槍歎了口氣,把它還給警衛員。
在直升機飛回北京的途中,他對呂剛說:對不起,我剛才急得有些糊塗了。
真正嚴重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呢。
呂剛說。
當天晚上,華北集群的兩個集團軍在廊房一線倉促布防,可以肯定,在銳氣正旺的攻方聯盟面前,這仍是一條不堪一擊的防線。
日軍已登陸的大量裝甲力量正以高速公路為軸線迅速進擊,以下是一名西方戰地記者留下的報道:
我因為懂些日語,被《星報》指定為随日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