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命案现场

首頁
    了然和尚雖是習慣性地以俳句表明看法,但在這個節骨眼上,這話難免讓人感到有些驚訝。

     “頭盔壓頂蟲嘶鳴……” 他這句不倫不類的比喻,乍聽似乎有點可笑,卻也在每個人心裡籠罩上一層陰影。

     當然,了然和尚不是想開玩笑,他隻是習慣難改罷了。

     金田一耕助雖然這麼想,但心裡仍然無法抹去那種不愉快的感覺。

     不管在任何場合,死亡都應該是件很肅穆的事,和尚拿這麼嚴肅的事情開玩笑,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在大家的注視下,了然和尚也發現自己失态了,他又用手摸一摸臉,像是要抹去心中的愧疚似的,然後口中念念有詞: “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 金田一耕助定了定神,對清水說: “既然知道雪枝在裡面,還是盡早把吊鐘搬起來吧!” “關于這件事……” 清水很無奈,連話都懶得說了。

     “我已經吩咐年輕人準備了。

    竹藏,你還沒準備好嗎?” 了然和尚接着說。

     “我想應該快來了。

    ” 竹藏右手橫在額頭上,不斷地向坡下張望。

     “竹藏,用什麼辦法才能把吊鐘吊起來呢?” 清水不耐煩地問着。

     “沒别的法子,看來我們隻能在吊鐘周圍搭個架子,裝個滑車,把鐘吊起來。

    ” 竹藏看了看吊鐘,又看了看清水,有些遲疑地說。

     所幸村裡這類工具很齊全,很快就能辦好。

     “噢,原來如此。

    ” 吊鐘就放在懸崖邊緣,金田一耕助偏着頭,在吊鐘周圍繞了一圈,清水也在他後面跟着繞。

     “金田一先生,兇手為什麼要利用這麼重的東西呢?他不可能先搭個架子,再用滑車來吊吧!而且也沒那麼多時間呀……” 清水十分納悶地問。

     金田一耕助點點頭,朗聲說: “請各位往後面退一點,對、對,這樣就好,請各位不要越過那裡。

    ” 他像舞台上的導演似的,要大家往後退,然後重新打量一番四周。

    過了一會兒,他像忽然發現什麼似的,開始亂抓頭發。

     “原來如此!我說嘛,兇手怎麼可能把這麼重的吊鐘拿起來,原來是運用力學原理。

    嗯,不錯,是力學原理。

    ” 金田一耕助搔着頭,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大聲對清水說: “清水,請你幫我看看吊鐘邊緣處有沒有挖洞,啊!你看那邊是地藏菩薩或是什麼神的基座吧!離洞有一尺,不,大約一尺五寸左右,吊鐘就在旁邊,然後……” 金田一耕助指着與基座相反的方向,用興奮的語氣說: “你看,那邊的懸崖上有一棵很粗的松樹,而且那棵松樹跟菩薩基座和吊鐘下面挖出的洞幾乎形成一條直線,那棵松樹的樹枝高矮粗細正好合用,更重要的是那根樹枝是向下生長的。

    換句話講,吊鐘就是靠着這個機械原理被撐起來的。

    ” 盡管金田一耕助滔滔不絕地說着,但清水卻聽得一頭霧水。

    不過他依舊順着金田一耕助手指的方向點頭。

     隻見吊鐘邊緣處的确有個直徑約五寸的洞,距離洞口約一尺五寸左右的地方,還有個菩薩基座,以前那個基座上是有個地藏菩薩的,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神像就不見了,而且基座看起來也似乎磨損不堪,隻剩底座上的蓮花還在。

     懸崖邊上則長了一棵很粗的松樹,那棵松樹的枝幹往下延伸到高懸崖約二三尺的地方,連站在海岸邊都能清楚看見。

     “然後呢?” 清水帶着一副“請繼續說下去”的眼神,看着金田一耕助。

     金田一耕助從菩薩基座往松樹那邊走去,口中還不斷說着: “五倍……約有五倍,也就是說,從洞到基座之間的距離以及從基座到松樹之間按距離比,前者若是一,後者就是五;套用杠杆原理,假使Q是吊鐘的重量,P是撐起吊鐘的力量,那麼P=五分之一Q。

    換句話講,從洞到基座的距離和從基座到松樹的距離成反比。

    師父,你知道吊鐘的重量嗎?” 金田一耕助一邊對清水講解,一邊問了然和尚。

     “這……” 了然和尚一副困惑的神情,歪着頭想了想說: “對了,捐出的時候應該有紀錄。

    了澤,你記得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