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层 《红楼》本旨(3)

首頁
    間的關系;人的起源;人的具有“靈性”的兩大表現:感情與才華的問題;才之得用與屈抑(浪費人才);情的真義與俗義的問題;情與“理”“禮”的矛盾統一的社會道德問題……都可以在這部偉著中找到觀照與解答——至少是作者的思考和認識。

     作者曹雪芹把這些問題集中而具體化起來,選中了一塊石頭的經曆而叙寫,成為一“記”。

     石本為物,物與人是對峙的“雙方”,但作者認為,物經娲練,也能“通靈”,即有生命,有知覺感受,有思想感情——物與人是可以相通的。

     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博大的哲思。

     作者又認為,在“靈性”的諸般功能體用中,以“情”最為根本,最為珍貴,是以書中于開卷不久就特筆表明“大旨談情”。

     但因“情”是抽象的,無法成為故事,于是便又以衆多人物的“悲歡離合”的情節來抒寫這個特别可貴的“情”。

     但是,“情”這個字眼常常令一般人發生錯覺或誤解,一提起“情”,就劃限在男女之間的所謂“愛情”上,于是作者便又順水推舟,就以女子作為書中的主體人物而來體現真正的“情”到底是何等境界意味,它與被俗常歪曲而又看不起的“情”,其間區别又是怎麼樣的。

     這兒,又包括了曹雪芹的一段獨有的見解:他特别器重賞愛女兒的真才情——“聰明靈秀之氣”,超過男子遠甚。

    而在他的時代,女子的處境與命運卻是帶有普遍性的不幸與悲慘,這就又使作者産生了一種大悲憫的情懷:特别珍惜憐愛女性。

     這就是他在第五回中提出的“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的沉痛語言與宣言。

    這是人類的最博大的真情,也是中國文化文學史上出現的一個最偉大的思想境界。

     “千紅”“萬豔”是泛稱其衆多,而實際是以一百零八個女子這個象征數字代表了千千萬萬。

    書的異名又叫做《金陵十二钗》,十二也是代表多的意思,九層的十二钗,便成為一百零八位女子(傳統評價人物,也是分為“九品”)。

    書中所寫一百零八位女兒,正對《水浒傳》的一百零八位英傑。

    是以作者表明:書中人物是“小才微善”的“異樣女子”,這一措詞又謙虛又表彰。

     “十二”是書中的一個基數,處處點明不畏其重出複見,如十二個小道士,十二個女戲子,十二支宮花,十二支《紅樓夢曲》……連“冷香丸”的配藥處方也是九個十二組成的! 寫了這多女兒,絕大部分都是姑娘、侍妾、大丫鬟、小丫頭——當時屈抑為奴婢“賤”位的女子。

     然後,采用了一個巨大的總象征手法:“花落水流紅”“落紅成陣”“花謝花飛花滿天”——“沁芳”之溪,水逝花流,群芳俱盡! 特寫“餞花會”,明似熱鬧繁華,實深悲悼。

     從這一點來觀照評比,豈獨在中國的思想史文學史上是向所未有,即全部言論著述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再解“空空”十六字真言 昔年對雪芹的“空空”十六字真言作過試解,此刻又想舊話重提。

    因為這是《石頭記》的“靈魂”—— 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

     妙若連環,聲如莺啭,非大智慧者,何能道其一字。

    在我輩常人,試圖索解,當然隻能是扪燭叩盤,姑妄言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