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误读造成许多“谜”

首頁
    些歌姬不要再唱了,竟然又“自覺朦胧恍惚,告醉求卧”。

    當然讀者誰也不會真正認為賈寶玉在夢中會看得這麼清楚,記得這麼準确,這是小說家言。

    咱們讀者該認真時須認真,有些地方則不必過于認真。

    太認真了,就會鑽進牛角尖出不來。

    這個細節看似不大合理,怎麼睡夢中的寶玉又有酒醉之感和發困?表面上的原因是警幻為他“設擺酒馔”,請他飲了仙釀“萬豔同杯(悲)”酒,實際上這正符合今日寶玉在甯府遊園賞花家宴醉酒的特點,夢境中重現了現實生活的某些情景。

    于是“警幻便命撤去殘席,送寶玉至一香閨繡閣之中,其間鋪陳之盛,乃素所未見之物(請注意:這和寶玉到秦可卿卧室見到的具體東西不一樣,但都是從未見過的。

    方才寶玉的感想,現在寫出來了)。

    更可駭(驚訝)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鮮豔妩媚,有似乎寶钗;風流袅娜,則又如黛玉。

    ”接着警幻對他說了一通,并說“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許配于汝”等等。

    這個女孩顯然既不是生活中的林黛玉或薛寶钗,也不是生活中的秦可卿,但是有這三個少女、少婦的影子,她是賈寶玉平時生活中某種心理積澱的形象疊合。

     從心理學分析,少男少女進入青春期之初,對異性的情感還很不穩定,愛慕中感性幾乎壓倒一切,理性成分很少,而且往往希望自己将來的妻子或丈夫兼有幾個人的優點。

    賈寶玉當時對林黛玉和薛寶钗都有愛慕之心,也許對黛玉多一點,但是還沒有到死心塌地的程度,和後來二人由于志同道合産生的愛情還不一樣。

    也和後來對寶钗的态度變化了不同,寶玉夢遊時寶钗剛來不久。

    時間長了,寶钗說了一些“混賬話”以後,寶玉的感覺就變了。

    這就是為什麼夢中寶玉看見的這個少女具有黛玉和寶钗兩個人的樣子的原因。

    為什麼這個既像黛玉又像寶钗的少女會叫“可卿”呢?連秦可卿都覺得奇怪,心想,這裡沒人知道自己的小名呀。

    當然這是小說家言。

    曹雪芹用這個細節反映了青春期少年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心理現象: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少年男女,往往會對一些比自己明顯年長而比較成熟和優秀的異性産生愛慕之情,希望将來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像這個人一樣。

    随着年齡的增長和接觸異性面的擴大,這種情感會很快消失或改變。

    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看到,有些十四五歲十六七歲情窦初開的女生或男生會悄悄愛上比自己大幾歲長得不錯又有才華的異性老師。

    但是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改變,他們會在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異性中找到自己感情的歸宿,過去對年長異性的那種微妙的情感就會隻留下一點美麗的回憶。

    賈寶玉在夢境中遇到的那個乳名兼美字可卿的少女,一方面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寶玉對年長少婦秦可卿的愛慕心理,這種心理有時候表現為潛意識,連自己都沒有發覺,但是這種潛意識在某些情況下會以某種形态不經意地表現出來,夢境也是一種潛意識流露的形态。

    另一方面它反映了賈寶玉希望自己未來的妻子具有黛玉和寶钗的一切優點,這種“兼美”願望甚至還包含着秦可卿!也就是說,通過賈寶玉夢境出現的這個“兼美”少女,體現了曹雪芹的“兼美”理想,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女性!除了黛玉和寶钗的少女之美,還包括體現在秦可卿身上的少婦的成熟美。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成熟美不但是肉體的,更多的是精神的,包括性格、涵養、能力等等。

     因此這個“乳名兼美字可卿”的少女,雖然不能和生活中的秦可卿簡單地等同起來,但是有重要聯系。

    她是第一個(生活中的)秦可卿在寶玉内心深處的印記,是寶玉潛意識中的青春偶像。

    盡管這個少女既不是黛玉,也不是寶钗,也不能說就是秦可卿,而是兩個少女和一個少婦身影的疊合形象(這正符合夢境的特點)。

    但是三者的分量并不均等,它更多地屬于秦可卿一些。

    為什麼?因為不但生活中的秦可卿(第一個)起着“導遊”的作用,并且那個少女的乳名與她一樣。

    當十三回秦可卿的噩耗傳來,寶玉從夢中聽說此事,急火攻心而吐血,并且不顧賈母親自阻攔,前往甯府,在靈前痛哭一番。

    甲戌本在寶玉吐血處有脂批:“寶玉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