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小说:相忘于江湖

首頁
     “陛下請看:這是東征的随員名冊,亮已審度幾番,陛下再斟酌删減。

    前部先鋒非關興、張苞二小将不可。

    陽群、鄧銅、劉合、向寵等四十員上将随行。

    ” 劉備睜大了眼睛望着孔明。

    孔明卻仍然指點着: “魏延鎮守漢中,陛下不要分散那裡的兵力,孟起也不可輕動。

    以防曹丕進犯,子龍為四方接應,以備不測。

    另外,兼押糧草。

    ”孔明沉吟着: “糧草……臣目今已籌備了半年的軍需,陛下不用耽心,我已命李嚴在前日起運,想必已出了川口。

    ” 劉備渾身顫抖起來。

     “陛下起兵三十萬,走水路,出峽口。

    先屯駐奉節。

    等待臣已聯絡的羌兵。

    我想着,留太子監國,劉巴輔政,馬良助理國事……”孔明眼裡泛起了一絲憂郁,但是稍縱即逝。

    微平了平氣:“料無大事。

    ” 他一口氣說完,尋問地眼神看着劉備,等待着劉備的聖斷。

     劉備一直愣愣地望着他,不知不覺間,淚濕胸襟。

    與孔明目光相對之時,劉備忽然一把把他抱在了懷裡。

     孔明隻感到,陛下的兩臂是那麼緊,肩頭越來越熱,越來越濕。

    他拍拍劉備的後背,讓他平穩下來。

     劉備抓住孔明的肩,死死地望着他:“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你,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今天。

    ” 他又狠狠地,輕輕地給了孔明的肩頭一下:“你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賢德?你就不能頂撞我?違逆我?你知道不知道,這樣,也許我心裡會好受一點兒。

    ” 孔明微微笑笑:“陛下,這是做丞相的本份。

    既然陛下要出兵。

    那我們就要準備充足。

    多發議論不如幹些實事。

    ” 劉備點着頭,眼裡帶着欽佩的光茫。

    轉而又回過頭來,上下打量着孔明:“唉,丞相,大病初愈,實在不宜鞍馬勞頓,如若出些意外,劉備要悔恨終生。

    ” 孔明正待反對,劉備抓住他的手:“你替我監國,守住成都,讓馬良、黃權參贊軍機。

    ” 孔明想想:“陛下,還是我去吧。

    ” 劉備在孔明手上拍拍:“留下來。

    替我留下來。

    桃園的情義,我去償。

    如果我死在荊州。

    我知道,有孔明在,我也會安然瞑目。

    ” 這一回,是孔明的眼淚嘩地下來了。

     他伏伏在地:“陛下。

    ” 劉備出征了,上了車辇,他向着孔明投來了慈祥的一瞥,目光交錯中,互藏着祝福,也互藏着憂郁。

     孔明在心裡默默念着:“陛下,保重。

    ” 作者:221.0.83.*2005-11-1314:34回複此發言 10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八 秋風并不因為戰争而變得肅殺,相反卻為蜀中帶來了大熟的喜慶。

    男男女女的百姓在田間忙碌着,并不掩示彼此的愛慕,紅袖招招,笑語頻頻。

     街頭巷尾到處散發着豆花的香氣。

    晶瑩細潤的蠶絲,在一個個巧手織娘的木梭下,變成了燦爛的蜀錦,而這錦,又将以高昂的價格遠赴吳魏,為季漢帶來不薄的收入。

     孔明與随員在都江堰巡視,指揮着軍士們加固堤防。

    這畢竟是天府之國永無饑荒的保障。

     百姓們對于丞相的到來,一個個莫不欣喜若狂。

    在他們的口舌之間,莫不傳頌着這位丞相的神話。

    他的和藹、他的英明、他的風度。

     而孔明卻在這稱頌之中,嘗到了深深的苦澀。

     百姓在企盼什麼?溫飽,安逸。

     那些蜀錦,糧米,在那個種田的李二手裡,應該換做他家娘子的繡鞋,或許也可以再添一口驢馬吧。

    為了這,他們也許會高興上一年。

     而現在,這些東西源源不斷地流到了他邦。

    變成了黃黃白白存入國庫的積蓄。

    不久,又會變成糧饷,變成刀槍,變成甲胄。

    最終變成——戰争勝利的保障。

    而無論戰争的結果如何,總會有無數像李二這樣的人家,會在門前多出一捧黃土,在家裡多一個斷腸之人。

     孔明凝着臉上的笑。

    望着敬他如神明的百姓。

    無語神傷。

     “丞相,陛下遣使下書。

    ”一個文書走來禀報。

     孔明回過神:“哦,快回去。

    ” “朕已兵出奉節,堪笑碧眼兒,畏懼天威,竟遣令兄遊說……”孔明合上信,臉上泛起一抹微笑,這個孫仲謀,真是什麼主意都能用上。

    竟讓不善辭令的兄長前去,虧他想得出。

     孔明輕輕搖搖頭,又打開信: “朕念及與卿同産,未忍相逼。

    大軍未戰,而孫權膽寒。

    已将罪将範疆、張達送回。

    朕處淩遲,三弟之仇已報。

    ” 孔明微微出了口氣,放下書信,從桌案上拾起羽扇,慢慢搖着,一邊打量着送信來的馬谡。

     “幼常辛苦了。

    陛下現在身體、精神如何?” 馬谡笑着,紅紅的臉上帶着汗珠,用袖子揩着。

    孔明示意他坐下,并親自為他倒上了茶水。

    馬谡接過來,一飲而盡。

     “丞相,陛下剛一出兵時,還有些精神不振。

    可是自到奉節,與羌王轲比能彙合以來,東吳連敗數陣,遣使求和,陛下的精神竟大好了。

    ”馬谡的眼睛亮閃閃的,帶着年青人特有的朝氣。

     孔明笑着點點頭:“嗯,陛下還有什麼吩咐嗎?” 馬谡笑着,望着孔明:“哦,陛下有幾句話,讓我轉達給丞相呢。

    ” “什麼呢?” “說不讓丞相親理細事。

    ”馬谡說着,從懷裡摸出一塊玉珏,有些神氣活現:“這是陛下親賜的。

    他說,讓我拿着這個到相府,将那些長史、參謀都召來,說是讓他們聽好,每日送給丞相的批文,不可超過十份,如若不然,定制重罪。

    ” “哦。

    ”孔明不禁輕笑出聲。

    他望着馬谡:“那幼常什麼時候去行使使命呀?” 馬谡臉上揚起了笑:“我才不去呢。

    ” “為什麼?” “去了也沒用。

    他們奉旨不敢給丞相送去,丞相也會自己找到的。

    馬谡又何必去讨嫌呢?”見孔明微微點頭,馬谡更為得意,将身子坐得更正了些:“其實,陛下是惦念丞相。

    丞相也不要辜負了陛下一片心意。

    ” 孔明溫和的點點頭:“回去替我謝陛下的盛意。

    就說我在成都,一切都好。

    太子讀書用心,奉行孝道。

    讓陛下放心。

    ” 與馬谡細談了前敵的情況,孔明心裡略略放下了一些。

    看來形式還好。

    打發馬谡去歇息,自己又在燈下思索起來。

    東吳會如何應對,如若求和,提出的條件合理,那麼最好不要打,可是看陛下這個樣子。

    是非打不可的,那麼打起來,勝算幾成? 黃權、季常參贊軍機。

    雖不如士元法正,這兩人倒謹慎多謀。

    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的吧。

     他在腦海裡細細地謀算着,又将腦海裡的謀劃,點點滴滴地寫上了素絹。

     幾乎每隔一月,玄德都會送來書信,内容都是前方的情況,從信裡看出來,陛下的心情越來越清爽了。

    東吳竟龜縮不出,大将甘甯戰死枭亭。

    軍心不穩。

    事态順利得讓孔明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近來的一封信裡,劉備竟這樣寫着: 料不出三月,朕将與卿重遊襄陽也。

     孔明将這些戰報一一報之太子與皇後,讓他們平靜下不安的心情。

    可是,孔明總覺得,有一種不祥的感覺,他總想給陛下寫點什麼,可是,又實在說不出哪裡出了問題。

     孔明沒有其它的選擇了,君主在外,他隻有盡一切能力,保障前方的供應。

    将充足的糧草、士兵、器械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面。

     作者:221.0.83.*2005-11-1314:36回複此發言 11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一年多了,劉備領兵一走就是一年多。

    節節取勝了。

    可是,劉備忽然沒了消息。

    斷絕,還是斷絕。

    什麼音信也沒有。

     孔明的心提起來了。

    他安撫了太子,東巡川口。

    剛一到,就有馬良急急地趕來。

    一臉的焦急。

    來不及與孔明見禮,便風風火火地拿出一幅卷軸。

     “丞相,你看,這是陛下在彜陵的連營圖。

    ” 在孔明眼前展開的哪裡是圖,那是一片汪洋火海。

    孔明隻覺得眼前一黑,跌坐下去。

     冷汗在額頭上泌了出來。

     馬良皺着眉頭:“丞相,你看這?” “快,快回去,讓陛下千萬不要這樣紮營。

    我這就畫一圖本,你帶走,快!!” 馬良背着圖本往回跑,他不知道,不用改了,七百裡的連營已經化為了灰燼。

     絕望的劉備望着長江上阻斷水流的川兵的屍首,竟然露出了可怕的笑意: “好!與子同歸!!” 雙股劍拔了出來,寒光閃亮。

    他望着成都,微微眯了眼,“丞相,全交給你了。

    ” 劉備一雙噴着火的眼睛緊盯着手中的雙劍,抓住被風吹散了的一縷白發,橫咬在牙關,下手吧!! 但是劍沒有抹下去,被一雙手死死攥住,順着血槽那鮮紅點點灑落。

     “陛下!!不可輕生!!” 劉備睜開眼,面前的将軍滿臉是水,汗水,血水,将他原本英武的面目弄得委實難辨。

     “你是何人?”劉備并沒有松開手。

     “末将傅彤,一定保主公殺出重圍!” “孤今落敗,唯願一死!”劉備的力氣忽然大的驚人,傅彤死死抱住他的手腕,正糾纏間,忽聽四下裡殺聲震耳: “活捉劉備!!” “生擒大耳賊!!” 吳兵白色的号衣如同長江上湧起的雪浪,撲天蓋地地向着這裡湧來。

    這喊聲反倒讓劉備放下了手中的劍。

    眼睛裡完全是仇恨的火焰。

     “來吧!”劉備雙手持劍,帶住了馬,面向着吳軍。

    這時候,他心裡竟有一分喜悅,他可以死得像個英雄了!! “陛下快走!!” 傅彤大聲喝道,他擰着手中的長槍,帶着所剩無幾的士卒如一陣旋風般沖入了人海。

     霎那間血浪翻滾,吳兵竟被這亡命将軍的氣勢所震攝住,一時忘了喊叫。

    待他們明白過來時,才發現,這一行人數十騎,是拼死而來。

    他們複又喊叫起來,揮舞着刀槍将傅彤圍在了核心。

     劉備将劍拍着馬的肋骨,直待沖入陣去。

    隻見敵陣西北角一陣紛亂,兩員小将奮力殺來。

    轉眼間箭一般沖到劉備馬前:“皇伯!!” 劉備望見是關興張苞,用劍急指吳陣:“快去,快去救應傅将軍。

    ”關興對張苞急急說道:“兄長快護着皇伯殺出去,我去助傅彤一臂之力!!” 張苞聞言,也不等劉備說話,用蛇矛猛打劉備的坐騎,三千軍兵将劉備護在中心,向着陣外殺去。

     劉備眼前一片紅色,火、血、交織成一幅駭人的圖畫。

    他不知道,他的雙股劍已經斬殺了多少個敵軍,他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好兒郎用血肉之軀為他擋住了飛來的冷箭。

    他隻知道,周圍的人越來越少,隻有那個身負重傷的小校,将繡着“漢”字的大旗仍努力地擎在手中。

     張苞護着他,退避在一座小土山上。

    誰也沒有話說。

    默默地将馬的肚帶緊緊,将流血的傷口裹緊,撕下戰袍揩着兵器上的血迹。

     又一陣兵潮湧過來了。

     “劉備就在小山上,生擒劉備者,賞千金!!” 劉備拉住了張苞的手,用眼睛望望周圍的軍兵。

    點點頭。

    慢慢地舉起了劍。

    百餘勇士齊刷刷地躍上了馬背。

    他們臉上竟都揚着驕傲的神色。

     正當君臣想以死相拼的時候,吳軍的後面突然亂了陣角。

    不知是哪裡殺來了一彪生力軍,為首的一員大将神勇異常,所到之處,吳軍竟如水波浪般向着兩側翻卷,而那位白袍将軍,正如這水波中的蛟龍,如入無人之境。

     劉備攏眼細望。

    忽地兩行淚水如泉水湧出: “子龍來也。

    ” 趙子龍殺至孤山,下馬行禮。

     “雲奉丞相鈞旨,前來接應。

    陛下快請上馬,臣保護陛下速退!” 劉備見了趙雲,心放在了肚子裡。

     “子龍當心了。

    安國與傅彤還困在陣中”。

     趙雲矯健地翻上馬背,長槍在當胸一抱:“陛下放心!”語未完,人已如箭般射下了土山。

    直似一道白色的閃電!随趙雲一起接應的三萬人裡外合圍,與吳兵殺在一處。

     天光亮了,喊殺聲越來越弱了。

    劉備已在張苞的保護下,逃出了百餘裡。

    疲憊已極地靠在樹上。

    劉備心神不甯地張望着。

    直到見到了那一身銀色的甲胄,他才長出一口氣,眼裡泛起了敬服的光茫。

    趙雲的隊伍竟依然整齊如故,精神抖擻。

    劉備不禁點頭。

     關興帶着傷,來向劉備見禮,他眼裡帶着淚:“皇伯,傅将軍……陣亡了。

    ” 劉備咬了咬嘴唇,閉上了眼。

    眼睛枯澀的沒有眼淚了。

    這一戰,豈止是傅彤。

    四十員上将,幾乎傷亡大半。

    黃權不知所蹤。

    馬良陷入了亂軍,沒有了消息。

     趙雲望着他:“陛下,丞相命我護陛下至奉節,暫時安身。

    ” 劉備搖了搖頭:“子龍還要整頓軍馬,以防吳軍進犯川中。

    ” 趙雲躬着身子:“陛下,臣臨行時,丞相說,不必防範,他已在川中魚腹浦埋伏了人馬,料吳軍有來無回。

    ” 劉備茫然地望着他。

    又将眼光投向了遠處,仿佛看到了一個白衣羽扇的仙人,正從容地看着他。

     劉備歎了一聲:“好吧。

    就依子龍,兵退奉節。

    ” 作者:221.0.83.*2005-11-1314:39回複此發言 12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原本安靜、秀麗的奉節,忽地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座白色的城池。

    白的江浪、白的山花、白的孝衣、白的幡引…… 劉備坐在新修繕的永安宮的大殿,這裡沒有紅柱、沒有宮儀。

    素布裹住了一切代表着喜氣的東西。

    長長的禦案上,白慘慘的靈位整齊地排列着: 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