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
”他甚至冥想着,自己的生命正從泥丸宮一縷縷鑽了出來,凝成一線,直入永安宮,細細地浸入了劉備的身體。
他仿佛看見,他的君主金甲紅袍,騎着雪白的的盧,威風凜凜地看着他。
孔明激動地随着紫虛祝福,小心地看護着命燈。
“道長!不好了,不知哪裡來了五百軍士,将紫虛觀圍住了!”一個青衣小道氣喘籲籲地跑來。
紫虛仍專心做法,不置一詞。
“你,過來。
”孔明溫和地叫過那名道士。
從懷裡取出了印符,這是百官之首的象征,是權力的代表。
他把它遞給了小道士:“拿着這個,命來人速退,否則,軍法從事!”
小道士如聞綸音,顫抖着接在手裡,如同接了一個活寶,一溜煙似的跑了出去,孔明閉着眼,他在側耳細聽,他想,不要多久,就應該聽到馬蹄遠去的聲音。
聽見了,真的聽見了,但不是馬蹄聲,是一聲轟然巨響,那是山門倒塌的聲音。
作者:221.0.83.*2005-11-1314:51回複此發言
22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鐵甲戰靴的聲音越來越近,兵器撞擊聲此起彼伏。
這讓正在圍繞紫虛、孔明做法的衆道士有些慌亂。
紫虛依舊閉目,心無旁置,孔明低聲喝命:“各安方位,不得有誤。
”
北鬥七星陣仍在綿延着,伴着外面的嘈雜使人更生敬畏之心。
忽然,殿門被“轟”的一聲推開,一陣強風直直地貫入,滿地的燈火紛亂地搖曳着,猶如一片狂歡的火蛇。
孔明将袖子合圍,死死護住兩盞命燈,他惱怒地擡起了頭,原本清澈的眼睛裡射出兩道冷冷地寒光。
殿門前出現了幾個人影,由于外面刺眼的光線反射進來所以讓人看不清楚。
但是卻可以看見,四個人擡着一副肩輿,上面一個蒼老而挺然的身影,旁邊一個英挺的将軍。
孔明低喝道:“大膽!本相在此,還不速退!”
無聲。
死一般沉寂。
孔明漸漸适應了光線,他眼前的人影由模糊而清晰。
全身帝服,腰懸長劍的劉備,有着帝王特有的威儀。
而面上卻沒有常人該有的血色。
那雙平日裡總帶着慈愛神情的眼睛,此刻竟如同冬夜的寒星一般。
兩人對視着。
劉備在用眼睛向孔明下達旨意:停下來!
孔明在用動作向劉備示威:不可以!将命燈死死護在胸前。
“砸!”
輕輕的一個字出口,帶着帝王無上的權威。
霎時,劍劈到寶幡上的撕裂聲,戰靴踢在銅制燈盞上的叮當聲,衆道士的驚叫聲混成一片。
“丞相。
”幾名武士很快來到中間,躬身向着孔明施禮。
孔明小心地用手罩住那兩朵此刻看來是如此弱不禁風的火光。
語氣異常堅決“下去!”
衆武士諾諾着,慢慢向後退着,不要說是他們,兩軍陣前,那威風凜凜的大将又有誰能在如此鎮定、不容懷疑的語氣中心生二想。
“铮——”一陣懾人的聲音,是寶劍出匣的瞬間發出來的。
沉重而果決地腳步一聲聲踏在人心上,讓人窒息。
衆人分開道路。
驚見他們的皇帝竟甩開了欲攙他的趙雲,執着劍向着孔明走來。
劍鋒直指着孔明:“你,想死是嗎?”聽上去毫無感情色彩,卻讓人絕望至極。
孔明仍用手護着燈,擡起了頭,絲毫不回避劉備的目光。
唇弓緊繃着,沒有一絲屈服。
“陛下,再等一個時辰。
隻要一個時辰,你再殺我!”
劍鋒在輕輕抖動。
忽地向下,掃向燈盞。
“不!”孔明虛身伏在燈上:“除非陛下用我的血澆滅了它!”
劍硬生生地停在了離孔明頸子隻差一葉的地方。
“陛下開恩!丞相。
”衆兵士忽喇喇跪倒一片。
“陛下不可!”紫虛此時邁步走了過來,跪在孔明身旁:“陛下,丞相在給你禳星借壽啊!”
作者:221.0.83.*2005-11-1314:53回複此發言
23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妖道可惡!”劉備狠狠罵着,那劍沒有一絲猶豫,直刺進紫虛的胸膛。
劍透肌骨,血落如花。
孔明隻覺臉上有星點一熱,手下的命燈發出了“嘶嘶”的聲音,一股青煙袅袅地從指疑縫中騰起。
方才手心的溫熱霎時變做了冰冷。
“上人!”孔明一把抱住了倒下的紫虛。
仇恨地眼光對上劉備,讓劉備一下子沉入了寒谷。
“陛下!!你!”
劉備并無悔意,劍仍未離手,指着奄奄一息的紫虛:
“妖道!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你在絕我!你在絕漢!你!!罪不容誅!”
紫虛上人微微點着頭,面上浮起一絲欣慰的笑:
“唉,可惜……我竟然昨天才想明白……真的,我是在絕陛下,在絕兩川百姓的生際……竟以人力欲轉丞相之壽……如今陛下殺我,我如願以償。
”
孔明抱住他,冰冷的淚順頰而下:“上人,是我害了你。
”
紫虛搖搖頭:“是我,自不量力,逆天而行,所幸,不曾鑄成大錯……否則,百身莫贖。
”
劉備冷冷地看着他。
“陛下,那隻鶴……我養了五十年了,還是……把它放了吧……”
聲音越來越低,但是在劉備聽來,是驚雷過耳。
“上人!!”孔明的驚呼讓他一陣暈眩,他用劍拄着地面,盡不讓自己倒下。
“你!跟我走!”劉備對着孔明說。
孔明一雙淚眼望向他,讓他打了個寒噤。
這種眼神從沒有屬于過他。
是絕望,是怨恨,是撕心裂肺地痛楚。
“帶走!!”劉備不想和這目光對視了。
武士們磨蹭着,猶豫着。
“子龍何在?”劉備喝道。
趙雲幾步來至近前:“丞相,恕雲無禮。
”将孔明攙架起來,向外走去。
劉備的目光追着那個愈發單薄的影子。
直到看不見了,淚水才奪眶而出。
轉身望着血泊之中的人,輕輕點點頭:
“我錯怪你了,我——以為你竟想要了他的命。
錯則錯矣——不久,朕要去給你親自賠禮了。
”
永安宮今日的氣氛是如此的緊張和詭秘。
寝宮内的地上,大大小小跪滿了人。
大臣、王子、宦官、侍衛……。
禦榻前,三四個禦醫小聲地議論着什麼。
深深皺着眉頭向文武傳遞着不祥的信息。
牙關撬開了,通竅七靈散吹了進去,劉備猛地一嗆,喉頭一陣鳴聲,他無意識地吞咽着口水,苦澀使得他強自睜開了眼睛。
“幹麼?”他通身無力,目光散在禦醫的臉上。
“陛下,您方才……睡過去了。
”禦醫小心地應對着。
吃力地扭過頭茫然地望了望地上跪着的人,目光在那些人臉上一一掃過。
少了一個,一個至關重要的人!
“下去,你們都下去吧。
”他閉上眼:“朕這幾天還死不了呢!下去!”
李嚴沒有動,他在等着劉備把他單獨留下來。
孔明被拘,如今,他是衆臣的首輔了。
“下去!都給朕走!”劉備的聲音裡滿是煩燥。
不消片刻,寝宮内恢複了一片潇然,顯得有些空落落的。
劉備喘息了一陣,睜開眼睛望着醫官,好似在想着什麼,又有些不好開口。
“陛下,無妨,您隻是虛勞過度,以後萬不可走動才是。
”禦醫輕輕安慰着。
“他……怎麼樣?”閉上眼,仿佛不經意地問着。
“陛下,您指的是?”
枯瘦的手無力地敲着床榻,口中喃喃着:“蠢才……蠢才……”。
太醫令忽然醒悟:“哦,陛下,您是問丞相?”
劉備不語,閉着眼睛。
“丞相……被禁在偏殿……我等不知……”太醫令嗫嚅着。
劉備刷地睜開眼,臉上抑制不住地展開了笑容,仿佛太醫說的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情。
“他竟被禁着呢?”不能控制地笑出了聲。
但顯然,他連笑的力氣也快枯竭了。
半晌,他微歎了一聲,對禦醫下着旨意,更像是自言自語:
“沒心肝的東西,他虛費了七天的精力,你們,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嗯?”
“哦,是陛下,臣這就去為丞相請脈。
”
“等等。
”劉備微微動了動手指:“如果沒什麼事,讓他梳洗更衣,到這裡來。
”
“遵旨。
”
劉備安靜下來,想着孔明竟被囚禁在偏殿,真不知是個什麼樣子,他還是感到好笑,笑容在臉上暈着。
過了好一會兒,腳步聲近了,但是劉備沒有睜眼,因為他知道,那腳步聲裡,沒有他熟悉的聲音。
“陛下,臣給丞相看過了,有些虛弱,但是沒有大礙。
陛下放心。
隻是……”太醫令欲言又止。
“什麼?”劉備睜開眼,好奇地望着他:“不肯見朕是嗎?”劉備輕輕搖着頭,苦笑一聲。
“再去,再去請。
”劉備掏出了懷中的行玺:“拿着這個。
”
太醫令猶豫一時,才敢接過。
望着太醫遠去的身影,劉備有些開心地笑着:不會來的。
一定還是不來。
果然,回來的還是一個人。
戰戰兢兢地跪在榻前:“陛下……”
劉備眼睛裡全是勝利的微笑。
繼而無由地彌漫開一抹悲涼。
他望着太醫令:“你還要去。
告訴他,朕,真的想再次三請諸葛孔明。
”他苦澀地笑着,喘了口氣:“可是,不行了,也許,也許真如西來的教義說的那樣,人是有來生的,讓他……等着我,我一定還要去請他。
”
醫官眼睛一紅:“陛下。
”
劉備拍了拍他的肩:“好了,去吧。
把朕的話,如實告訴他吧。
”
作者:221.0.83.*2005-11-1314:54回複此發言
24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劉備昏沉沉地睡了,夢中,全是跳躍着的燈火,是如此的歡快,如此的明亮,陡然間,紫虛的血飛濺起來,灑向天野,似落了一陣紅雨,無數的燈火霎時一片漆黑。
劉備驚醒了,驚慌的眼神四下環視着,猛地凝聚在榻前。
孔明仍舊披散着頭發,木然地跪在那裡,甚至,素服上紫虛的血迹還盛開着。
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然而,淚波在低垂的眸上湧動着。
随着與劉備的眼睛對上了視線,那淚波在睫毛上凝成了珍珠,瞬時落下,在地闆上迸裂開去。
劉備笑了,笑得十分坦然,一如當年博望初勝時對着自己的樣子。
他顫顫地伸過手,輕輕拂起孔明一縷頭發,又雙指交疊,叭地一聲彈了出去。
“你看看,你像個什麼樣子?”
凝在睫上的珠子變成了無聲流過的靜水。
眼睛對上劉備的目光,嘴裡恨恨地說:“陛下。
我,恨你!”
“哦。
”劉備仍笑着。
“恨吧。
我真的是可恨的。
恨吧,恨吧。
”他在嘴裡咀嚼着這個詞。
“不過,早晚,你可能還會想我的。
”
孔明伏下身,顯然不願意讓劉備看到他的哀容。
隻是從臉下發出悶悶的聲音:“不會!!我恨你!!”
劉備把頭偏向裡壁,任淚水打在菊花枕上。
“我恨你,是你,把我唯一的希望親手打碎!”
劉備轉回頭,有些惱怒:“那麼你祈禳借壽,速求一死,讓我一個人活着,我就不恨你是嗎?”
“不是!本來,我們可以君臣攜手,再興漢室,可是,可是,功虧一匮,全是你!”
“君臣攜手?再興漢室?”劉備冷笑着“諸葛孔明,你以為你壽比東皇不成。
借壽一紀?十二年?荒唐!”由于話說的太多,他一陣暈眩,緩了緩氣:“我活十二年,七十五了,須發蒼蒼,齒牙俱廢,我這麼活着,是行尺走肉!”
“可是你活着,我永不失知遇!一個讀書人,在這世上,最難得是什麼?你不懂!你根本不懂!”
孔明搖着頭。
“不失知遇?”劉備玩味着這句話。
“諸葛孔明,知遇大于天下嗎?”
孔明伏在地上,不再說話,隻有隐泣不斷。
劉備歎了口氣:“我以為,隻有我劉玄德是意氣用事的人。
以往,我不必拘着自己,當哭則哭,當笑則笑,我總想着,我後面有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他會約束我,以大義規範我。
可是不料,這個人,竟也是個以私欲費天下事的俗人!”
孔明擡起了淚眼:“你說,這對我公平嗎??為什麼我就不能有私欲。
不能有知己?為什麼?”
“知己?”劉備再一次重複着這話。
默默無言。
“來人。
”劉備向着門外叫了一聲。
一個宦官馬上應聲而入,劉備對他說:“去,把理抄的《莊子》拿來。
”
不多時,宦官抱來了竹簡。
按劉備的示意又退了下去。
“孔明,你打開。
念。
”劉備吩咐着。
孔明拾起竹簡,小聲地吟誦: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沉吟着,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相忘于江湖……”劉備也沉吟着:“這,是一種境界。
孔明,相濡以沫,是我與朋友畢生的追求,可是,這不是人生在世最高的境界。
魚最終要回到江湖裡去,它需要的是廣大的水域,但是,它不會感到水的存在。
這是一種悲哀。
”
孔明擡起眼睛,劉備注意到,那眼神正漸漸變回他所熟識的那個人。
冷靜、從容、睿智。
劉備再一次展開笑顔。
孔明向他伸出了手。
劉備心領神會,從袖中取出了那枚丞相的印符,重重地放在孔明手裡,同時,兩隻手緊緊攥在了一起。
作者:221.0.83.*2005-11-1314:55回複此發言
25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