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四)谢幕的钟声

首頁
    諸葛誕的叛亂,規模之大,是三國時代罕見的。

    諸葛誕字公休,原和夏侯玄、鄧飏等人交好,也是崇尚浮誇清談的老祖宗之一。

    司馬師平定文欽、毌丘儉叛亂後,任命他為征東大将軍,鎮在淮南。

    他因為看到老朋友們一個個被殺,心中越來越是恐懼,天幸放虎歸山,不在司馬氏直接掌控之下,此時不預作準備,更待何時?于是招募了數千名死士,又借口東吳入侵,向朝廷要求加派十萬兵馬守備壽春。

     司馬昭不是傻子,當然看得出諸葛誕的用心。

    于是,他召諸葛誕還朝,升任司空——這是一個民政高官,擺明了要剝奪他的兵權。

    按司馬昭的意思:你是老人啦,我不想殺你,乖乖回來,讓你安享富貴的晚年。

    諸葛誕哪裡敢回去,幹脆就此起兵,又攻滅魏的揚州刺史樂綝(名将樂進之子)。

    他挾裹了淮南、淮北各郡的屯田兵十多萬,還有揚州兵四五萬,積聚了足夠一年的糧草,準備固守,以待東吳之援。

     東吳的孫綝得到這個消息,喜不自勝,立刻派大将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還有前此降吳的文欽,統軍三萬前來接應。

    司馬昭一看這個不好,光靠前此派去的鎮南将軍王基無法解決問題,于是挾持魏主和太後,和他一起東征。

    魏軍兵力達到空前的二十六萬,浩浩蕩蕩,開往淮南。

     吳軍突破重圍,殺入壽春城中,魏軍在外重重圍困。

    諸葛誕屢次想要突圍,都被堵了回來。

    孫綝又派大将朱異帶兵往援,被魏将州泰擊退,孫綝斬殺朱異。

    就這樣一圍圍了半年,先不說定下長期包圍計策的司馬昭如何厲害,他手下王基、陳骞、石苞、州泰、胡奮等也都是當時不錯的将領,隻會空談的諸葛誕如何是對手?糧食越吃越少,救援越來越是無望,連心腹蔣班、焦彜等都爬城出去投降了,他諸葛誕還有什麼戲唱啊! 文欽出主意,把所有北方人都趕出去,隻留吳人堅守,這樣可以節省糧草,諸葛誕不同意。

    兩人本來就有矛盾,一怒之下,諸葛誕把文欽給宰了。

    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出城投降,司馬昭讓他們到城邊去喊話:“看,文欽的兒子都沒有被殺,你們還怕什麼?出城投降吧!”城中人心惶惶,魏軍趁機攻城,城中竟然不敢抵抗。

    諸葛誕帶領親兵突圍,被胡奮所斬,他手下數百人被一個一個殺掉,沒有一人肯投降——所謂死士,就是指這些人了吧。

     壽春城破,吳将唐咨、王祚等都主動投降,淮南亂遂平。

    司馬氏的政權遭遇最大一次挑戰,在安然度過以後,變得更加穩固了。

     對抗司馬氏篡權的最後一輪抵抗,直接來自皇帝。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魏主曹髦才二十歲,小年青的性格沖動,比孫亮還沉不住氣。

    他沒有按照傳統,搞一個宴會刺殺計劃,而是直接糾集了身邊的親信警衛、傭人等幾百号,鬧鬧哄哄、拉拉雜雜,各執武器,出雲龍門号稱要讨伐司馬昭。

    這種舉動,和小孩玩鬧打架有什麼區别? 如果對方不是皇帝,司馬昭可能哈哈一笑,理都懶得理他。

    可惜曹髦終究還是皇帝,誰敢和皇帝當面放對?屯騎校尉司馬伷帶兵想攔,對方一吆喝,士兵就跑散了。

    曹髦最後碰到的殺他的劊子手,是司馬昭的第一親信、中護軍賈充。

    賈充是超級忠犬,隻知有司馬公,不知有皇帝,竟然揮兵與其作戰。

    沒人擋還好,有正規軍上來了,這些警衛啊、傭人啊,呼啦一下全部逃光。

    留下皇帝孤家寡人的還那裡揮劍哪,左沖右突,無人敢當——不是他武藝強,是他腦袋上那頂平天冠厲害。

    賈充手下有一對兄弟猛将,哥哥叫成倅,弟弟叫成濟,一起傻呆呆望着賈充:“怎麼辦?”賈充這個氣啊:“司馬公平日養着你們幹嘛啊?到了緊急關頭,你們不上誰上?!”成濟是個愣頭青,一耿脖子:“要死的要活的?”賈充也真夠狠:“要死的!” 于是成濟沖将上去,當胸一槍,老實不客氣,把皇帝戳個透心涼。

    毫無政治鬥争經驗的少年天子曹髦,就此了帳。

    朝野震動,可是已經沒有人再敢對司馬氏說個“不”字了,隻有尚書陳泰仗着是老臣,并且久鎮隴西,戰功赫赫,嚷嚷了一句:“嚴懲兇手,殺掉賈充!”賈充是多好的一條狗啊,司馬昭怎麼舍得殺掉他?于是和陳泰讨價還價:“喂,不用這麼高吧?宰兩個低等級的家夥謝罪,你看如何?”沒想到陳泰一句話給頂了回來:“隻可能高,不可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