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侨办私立中学

首頁
    抄的,所以很容易被大家猜出,而我出的謎語全是我現場編的,難度大多了。

    我會把全鎮的“名人”都設計成謎語讓大家猜,為此也得罪了幾個人。

    比如“一江春水”可以猜“劉向東”,但劉向東本人卻不喜歡這個謎面。

     工人俱樂部在鎮操場邊,我也經常去那裡玩。

    除了看看書報外,還可以打乒乓球、下象棋,有時候也有猜謎和“智力遊戲”活動。

    俱樂部負責人鄭建亞很快就看出我的猜謎能力,每一次都對我說:“你等到最後剩下的幾個謎語再來猜吧,否則我寫都不如你猜的快。

    ” 有一次看到一個謎語,謎面是“日本投降”,猜兩個曆史人物的名字,有人猜“屈原”,鄭建亞說“不對”,我問鄭:“謎底呢?” “蘇武、共工。

    ” 我說:“共工是神話人物,不是曆史人物。

    正确答案應該是‘屈原、蘇武’,屈原比蘇武還更對。

    ” 鄭問“為什麼?”,我說:“你看看外國有關抗戰的報道吧。

    ” 每逢周末,俱樂部會在大門口設立一個巨大的象棋牌,好像廣告牌一樣,兩邊站着兩個人移動棋子,下棋的兩個人在屋裡,每下一步,站在窗口的傳達者就喊一句“炮二平五”、“馬二進三”……圍觀的人站在象棋牌下看,往往大聲叫嚷,有時還要為走哪一步争執不休,甚至吵架,煞是熱鬧。

     我爸爸也喜歡下象棋,他和幾個棋友旗鼓相當,很難分出勝負。

    參加這種“公開賽”的時候,我總會去給他加油助興——這是我小時候最愉快的事。

     古鎮一些傳統的節日都很有趣,特别是中秋節夜裡的“聽香”——不知從哪一朝代開始,人們把别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聽香”活動移到這裡的“土地公宮”,其盛況有過之而無不及,“聽香”之法也有所改變,古鎮人的“聽香”活動是在中秋節夜間到“土地公宮”,以自己需要問蔔的心事向土地公焚香禱告,然後按照土地公的指示手持爐香走到僻靜之處,聆聽第一句入耳的話,以此句話為依據,如同“測字”一樣,判别問蔔的結果。

     每年的“聽香”活動都要演繹出許多故事,而這些故事尤其是那些有趣的故事千百年來為古鎮人津津樂道,我小時候就聽了不少。

     比如有人做生意不順,失敗,賺不到錢,求土地公指點,聽到一句“好香啊,好吃!”回來就張羅租店開菜館,果然賺錢;有人想要生個兒子,聽到一句粗話“求個卵鳥”,果然第二年喜得貴子…… 最有趣的是那些男女青年求婚姻的故事——他們最喜歡聽到的是閩南人罵人的粗話,因為有的“葷話”正是他們所期望的結果。

     我們那個時候最喜歡也都會添油加醋講的是“老光棍”丙花的故事,有許多版本,一個版本說的是“丙花今年五十三,沒有老婆太孤單”、“丙花今年五十五,沒有老婆真痛苦”、“丙花今年五十七,沒有婆不用急”,你不急他急啊!丙花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傍晚也去“聽香”了。

    他虔誠地給土地公點上三炷香,說明了自己的希望是“趕快讨個老婆”,然後問:“我沿着去雪峰寺的方向去聽,可以嗎?” 蔔一杯,“信”(擲茭用語,一平一凸稱之為“聖杯”或“聖茭”、“信筊”表示神明認同),于是他往西走,走到一戶人家的牆角,側耳聽之,屋裡有個婦女正在哄孩子睡覺,嘴裡不停地“哦、哦、哦”,聽了許久,還是“哦、哦、哦”,沒有其它言辭。

     丙花折回土地公宮,又虔誠地點上三炷香,問:“我隻聽到‘哦、哦、哦’,是不是我要的?” 一蔔,又一“信”。

     于是丙花求廟祝解香——同解簽一樣——廟祝說:“好事好事,你不但要有老婆了,而且很快就會有孩子,你看土地公已經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