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下午陰雨綿綿,石磊的書店——懿文書店内顧客寥寥。
石磊走到店門口,望着滿天紛紛飄灑的雨絲,表情一臉陰霾,心裡暗自嘀咕道:“這開書店簡直就像農民種田一樣,要靠老天爺吃飯啊!”
他收拾起自己郁悶的心情,在店裡每個書架上整理圖書,把顧客翻看擺亂了的書籍重新歸類放好。
因為是陰雨天,店裡光線很暗,他索性把店裡所有的燈都打開了。
做完這些事情,他才鑽進辦公室,坐在靠椅上思考一些事情。
他當初的理想是開一家C市最好的人文學術書店,經過幾年苦心經營,他實際上已實現了這個目标。
他書店裡的文學藝術和社科類經典名著之全,超過了全市最大的新華書店,在讀者尤其是知識分子中口碑甚佳。
為了保證許多重要但又不經常再版的名著能長期有售,他花了巨資來囤貨,如光商務印書館那批《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庫存就有實洋六十多萬元。
不過,由于庫存量大,加上圖書行業不景氣,導緻他目前出現了資金周轉不靈的困難。
他雙目微阖坐在那裡思索了半晌,耳邊傳來牆上挂鐘的報時聲,他擡眼一瞧,已經下午三點鐘了。
他正待起身去店面看看,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張宏道笑眯眯地走了進來,後面跟着江雅婷。
夜不歸宿事件發生後,江雅婷找張宏道長談了一次,張宏道老老實實把事情的經過講了,并發誓決不再犯。
江雅婷聽後總結道:态度誠懇,反省深刻,決心堅定,是位好同志!讓張宏道感動得差點喊老婆萬歲!兩眼盯着江雅婷直冒星星。
今天上午石磊給江雅婷發了一條手機短信,告訴她書店到了一批有關音樂美術和古籍方面的書,所以,夫妻倆下午就趕來了。
三人互相打趣了幾句,石磊問文會怎麼沒跟來,江雅婷說兒子去了同學家玩,并感歎兒子大了,管不住了。
然後就在石磊的介紹下,開始查看起這批新書來。
江雅婷邊一本本地翻着新書,邊與石磊交談着,張宏道在旁偶爾插幾句話。
張宏道看到書架上有一套林逸聰編的《音樂聖經》上、下兩大本,翻看了一下,覺得很不錯。
便對石磊說他想買三套,另兩套打算送給兩位同是樂迷的朋友。
而石磊卻說這次隻進了五套,這已是最後一套了。
江雅婷忙問他為何不多進點貨,石磊支吾了幾句後,索性坦承地告訴他們是資金周轉有些困難。
待他們把挑好的書打包後,三人又重新回到辦公室喝茶,張宏道對石磊說:“你周轉資金有困難怎麼不跟我說?我現在流動資金較寬裕,借給你幾百萬沒點問題的。
”
石磊想了一會,然後說道:“那你就借我一百萬吧,我現在也想不出其它辦法來。
”
“明天我就把錢打到你帳上。
”
“謝了!”
“别跟我客氣!”
大家又接着聊起了三家外出度假的話題,正在這時,石磊的妻子陳雨荷從門外走了進來,身邊還跟着一位女士,三人忙站起身來。
一陣寒暄後,大家又重新坐了下來。
陳雨荷體态豐腴,性格爽利,經過她的介紹,原來跟着陳雨荷的那位看上去三十來歲的女士是她電視台同事,是一檔叫做《文藝沙龍》的節目編導,名叫蘇紫雲。
蘇紫雲文雅清秀,身着一套休閑服。
她是因為急需找幾本參考書,才跟着陳雨荷來到書店的。
江雅婷平素對《文藝沙龍》這檔省内電視台少有的高品位的文化節目很感興趣,每期都必看,聞之特别高興,馬上興奮地與蘇紫雲攀談起來。
蘇紫雲也很平易近人,從陳雨荷口裡得知江雅婷是師大中文系副教授後,也很感興趣,立馬就與之聊了起來。
張宏道在旁觀察到蘇紫雲思維異常敏捷、談吐高雅、知識廣博,不由對她頓生好感。
石磊與蘇紫雲有幾面之緣,倆人比較熟,他半開玩笑地對她說:“真是弄不清從何時開始,電視屏幕上竟然悄悄發生了如此巨大變化:那些曾經隻偶爾在媒體上露面的名人們,如今成了形形色色的電視節目的招牌菜和主要看點。
往日這些在觀衆眼裡多少有些神秘的人物,似乎突然間縮短了與大衆的距離,透過熒屏與我們整日厮混,從白晝直到夜晚。
”
大家都笑了,江雅婷也附和道:“是啊!确實是這樣,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沉醉其間,一個似乎不争的事實是:我們巳進入了也許可稱之為名人文化的時代。
如今名人和準名人成了媒體的主角,在他們賣力地表現下,觀衆神聖的義務就是尖叫着追捧和演好配角。
如果說在街頭巷尾圍着名人簽名拍照是多麼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