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把最後一批新到的圖書全部上架後,滿意地環顧了一周這間面積隻有八十多平米的書店,交代了店裡一男一女兩位年輕的營業員幾句後,他那矮胖的身子才施施然鑽進了自己那間不大的辦公室。
他喜歡親自動手把新書擺上書架,這樣不但能确保圖書在書架上準确歸類,突出新書,還能在與圖書親密接觸中體會到一種别樣的樂趣。
雖然當初做這個棄職開書店的決定免不了有些心血來潮,但他從未後悔過,他喜歡這種以書為伴以書會友又自由自在的生活。
盡管近年來整個圖書市場的銷售在走下坡路,但他并不氣诿,反倒促使他更加用心地經營起來。
他開的這家書店主要經營的是文學藝術和社科類的經典名著,之所以如此,與他過去的閱讀經曆有關。
他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父親研究中國古代史,母親則從事外國文學的教學,他從少年時代起就酷愛讀書,可以說是博覽群書,而且主要讀的大都是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
在大學裡他把空閑時間大都花在了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裡,同學們對他知識面之廣都很佩服,張宏道和謝立業每遇到文史知識方面的問題常常把他當做活字典來征詢和請教。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他的工資大部分都用來買書了。
他最喜歡去城東的那家新華書店的古舊書店,每次到了那裡,他就表現得像一位貪婪的淘寶商那樣,仔細搜尋着店裡的每一個角落,常常要呆到書店關門停止營業時才意猶未盡地無奈離去。
也就是在這裡,他初次遇見了後來成了他妻子的省衛視台的編導陳雨荷,倆人因嗜書而相知相愛,這在朋友圈中也成了一段佳話。
他一進辦公室就用手機群發了一條短信,告訴一些老客戶自己的書店到了一批新書,然後就坐在沙發上埋頭看起一本人類學的著作來。
這批新到的書讓他心裡感到很踏實,看起書來注意力也格外集中。
他聚精會神地看着,絲毫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直到張宏道推門闖進來後,他才從書本中醒過神來。
一見面兩位老同學隻是相互含笑凝視着,各自上下打量着對方,都未開口說什麼。
待見到江雅婷也出現在門口時,石磊忙迎上前去,口中高興地嚷道:“哎呀!江教授也來了,我這裡剛好到了一批新書呢!”
“哦!太好了!新書都放在哪啦?”江雅婷歡快地問道。
“哈哈!我帶你去看!”石磊也興奮地回答道,并大步走向門口,與江雅婷邊寒暄邊朝店面左側的社科類書架奔去,把張宏道一個人撂在了辦公室裡。
張宏道也不以為意,他從西服口袋裡掏出一包中華牌香煙來,抽出一支含在嘴裡,用打火機點上火,邊抽着煙邊踱步在房間裡四處巡視起來。
這間才十幾個平米的辦公室裡,除了擺放了一套小型辦公桌椅及一個插滿了書籍的書架外,就隻放了一個長沙發和一條長茶幾,一側牆邊還堆滿了一人多高用牛皮紙包好碼得整整齊齊的圖書。
牆上挂了一幅裝裱精緻的墨竹圖,是石磊一位畫家朋友送給他的。
屋裡唯一覺得貴重的,就是茶幾上擺放的一套高檔的紫砂壺茶具,那是張宏道送給他的。
别看這間小小的辦公室有些寒酸,卻常常高朋滿座,省市的文化名流光顧此地者可謂絡繹不絕。
張宏道走到茶幾旁,在沙發上坐下,自己動手泡起茶來。
三位老同學中,石磊的性格是最為平實的,甚至可稱為憨厚。
他的聰明勁似乎不及張宏道和謝立業,但卻做啥事都最為堅韌。
作為一位文學愛好者,他常年堅持寫作,不時在報刊雜志上發表一些散文随筆和詩歌,雖并未産生多大的名氣,但他卻樂在其中,同時也低調得不遭人羨嫉。
他是位好父親,女兒石梅從出生到現在十二歲了都主要由他來照顧。
他的妻子陳雨荷作為省衛視台一檔文化節目的編導,經常要到外地出差,所以家務事也一肩挑。
他烹饪水平很不錯,以至于一有機會江雅婷就纏着他請教手藝。
半個鐘頭後,張宏道聽到外間店面裡響起一個女孩歡快的聲音,忙起身走了出去。
隻見石磊的女兒石梅正與江雅婷叽叽喳喳地說着什麼,待見到張宏道時,石梅很有禮貌地上前來問好,小姑娘長得眉清目秀挺可愛的,她已經放學了,所以來到了這裡。
從石磊口中得知陳雨荷今天到外地出差去了,江雅婷馬上邀請石磊父女一起去梅園酒店吃飯,石磊想了一下,也未推辭。
張宏道又提了從石磊書店購得的一大捆書,堆放在車裡的後備箱,然後四人上車動身去梅園酒店。
梅園酒店是一座高檔酒店,裝飾豪華,環境優雅,這裡的氣氛很安靜,大廳裡有位身着漢服的年輕姑娘正彈着古筝,大概是店裡聘請的音樂學院的學生吧。
四人圍着一張不大的方桌邊吃邊聊天,江雅婷熱心地給石梅夾着菜,小女孩很乖,禮儀周全,讓江雅婷特疼愛。
張宏道向石磊談起了去度假村的計劃,石磊思忖了片刻後也同意了,但表示要看妻子啥時能休假。
江雅婷卻拿起手機馬上撥通了陳雨荷的電話,一陣叽裡呱啦後,江雅婷放下電話,對倆人說道:“雨荷說這兩周休假日都會有時間,那就定在這個周末或者下個周末吧!”石磊和張宏道都點了點頭。
江雅婷與石磊挺談得來,聊了幾句後,她以贊賞的口吻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