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瓊崖黨沒有預備期的問題,蘇明帶病返回海南島尋找當年入黨介紹人潘國昌、蘇一土,以及革命戶蒙人表姐美向姩。
經過深入調查了解,他們三人都不在人世了。
一九四二年,日本鬼子對我瓊崖解放區開展大掃蕩時,黨派潘國昌到瓊山二區組織群衆起來抗日救國。
不久,被日本鬼子殺害,時年二十三歲。
一九四六年,黨派蘇一土到别的區鄉去,組織群衆起來支持前線作戰,粉碎國民黨四十軍韓練成部隊的大規模的圍剿。
在途中,被敵人抓住,殺頭示衆。
再說,表姐美向姩,一直在農村務農。
生有一子,在農場工作。
美向姩解放後不久去世。
蘇明回到海南尋找這些見證人,個個都去世了,使取證工作中斷。
她回到廣州後,想來想去,隻好找當年馮白駒的作戰參謀吳之同志了。
吳之同志是三十年代的老黨員。
該同志有文化,有正義感,熱情幫助别人,敢于主持公道,在老同志中享有崇高的信譽。
吳之同志一聽到蘇明這一痛苦遭遇,心中立即升起一團團怒火,他對省衛生廳某些人這樣對待一位老紅軍感到不滿。
于是,他找到三十年代瓊**命根據地的縣委書記、老紅軍,解放後任省航道局副局長王月波同志,要求他主持公道,把三十年代這段曆史說清楚。
王月波是二十年代的老黨員,三十年代擔任***文昌縣委書記;四十年代初擔任***瓊山縣委書記。
他是一位對革命忠心耿耿,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人。
五十年代初,他主持正義,反對陶鑄的反“海南地方主義”陰謀,迫害馮白駒同志,遭受到陶鑄的打擊報複,對其撤銷了黨内外一切領導職務,行政級别從十四級降到二十三級,下放到佛岡縣供銷社當公務員。
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才得到平反,擔任廣東省航道局副局長。
關于瓊崖黨是否設預備期問題,王月波同志聽了吳之、蘇明的彙報後,回答是肯定的:沒有!他對省衛生廳某些人蠻不講理的這樣對待一位老紅軍,也感到憤憤不平。
于是,為了弄清這一問題,向黨與人民負責,他提起筆,把瓊崖的三十年代情況,為何不設預備期的原因,一一說明清楚。
此外,吳之同志還帶蘇明找到當年瓊崖從事地下工作的老黨員郭以輔同志,讓他一起來證實瓊崖黨三十年代不設預備期的問題。
廳長張權同志聽了蘇明的彙報,以及參閱了有關人員關于當時情況的說明後,對這一問題取得了全面的了解。
于是,他主動向省委組織部彙報,說明蘇明由于文化低,對入黨預備期沒有正确的理解,緻使出現填報的兩種情況。
根據當時主管這項工作的王月波同志證實,在三十年代,瓊崖黨組織是不設預備期的。
對此,蘇明同志入黨的時間,應确認為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五日,在“七七事變”之前。
省委組織部領導根據張權同志的彙報,派人進一步調查核實後,按照黨的實事求是的組織原則,重新向***中央組織部報告。
一九八八年底,中央組織部按照享受老紅軍待遇的有關規定批複下來,恢複了蘇明同志享受老紅軍待遇。
***中央組織部的批複,了卻了一位老紅軍的心願。
體現了黨堅持實事求是的組織路線,有錯必糾,也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偉大。
張權同志不僅僅是為了一位老紅軍辦了一件好事,也是為人民為黨辦了一件大好事。
表明了省衛生廳新領導班子,堅決貫徹執行我黨實事求是的組織原則,銳意改革,不護短,敢于主持公道,使這一樁拖拉了八年多的冤假錯案,終于得到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