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大韓就是一條河,太近了,占領了高麗的日本兵,為了支援旅順口、金洲的日本鬼子,說不準哪一天就會打過來。
甲午年的時候,日本人就是從大韓那邊過來的,占領了安東城。
這小小的安東,可經不起日本人、老毛子的戰車和大炮的折騰。
因為住在堡子的東頭,離着大路很近,有一天,老張突然發現,在東邊的大路上,經常見到了一些行色匆匆面色焦慮的行人,有的趕着馬車,有的趕着牛車,拖家帶口的,大包袱小提兜,就像是躲避瘟疫似地向西北大路方向疾駛。
一打聽,他們都是從安東那邊過來的,是臨近鴨綠江的百姓。
那邊的情況更是緊張,因為害怕日本鬼子做壞事,抓夫、**甚至是屠城,他們都是去投奔遼陽、錦州或者奉天的親戚。
沒有親戚的人,就去遼西,或者到西北方的某一個安全的地方,暫時躲避一下,看看以後的情況再說。
見到這樣的情景,堡子裡的鄉鄰,就更加地慌張起來。
東鄰老馬大哥,已經收拾好東西,帶上一些必須的食物、錢财和衣物,給老張打了個招呼,帶上嫂子和孩子,就走了。
堡子裡還有十幾戶人家,見到情況不對,也陸陸續續地趕着自己的馬車或牛車,帶上值錢的财物,沿着大路,向西北方向逃去。
老張害怕極了,也開始做着逃離趙家堡子的準備。
甲午戰争的時候,日本鬼子對于大清百姓的瘋狂殺戮,就像是沒有人性的畜生,他也聽說過很多,那時候小東才十幾歲。
現在的堡子裡,為了吓唬不聽話的孩子,老百姓還常說,“你要是不聽話,日本鬼子來了就把你抓走。
”
果然,四月末的一天,日本人的軍隊,突然從大韓那邊強行渡過了鴨綠江,浩浩蕩蕩的開了過來,占領了安東以北的許多地方,圍困了寬甸、九連城一帶的俄軍,屯兵布防,與老毛子展開了激戰。
全是大炮、戰車,高頭大馬,還有戴着平頭帽,身着灰黃色軍服,腰挎大洋刀,耀武揚威的日本軍人。
聽說,他們見到男人就要抓夫,強迫大清百姓充當他們的夫役,如果不聽話或者逃跑,抓住就要殺死。
怎麼辦,秋天就要娶媳婦,都已經準備好了。
地也沒有種,來年的口糧咋辦,明年不餓肚子嗎?老張爺兒倆,天天能夠見到從安東方向逃難過來的人群,聽到一些日本鬼子在大清國做的壞事,情緒受到感染,精神特别緊張。
老張忽然想到了親家,不知道親家作何安排。
當天晚上,便帶着小東,去到村西頭英子的家,與親家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他還準備到小東他姑姑、姑父家問問,看看他們有什麼想法。
親家也是六神無主,急得團團轉。
他一共兩個閨女,英子是老大,還有一個妹妹叫娟子。
親家一見老張父子,心裡充滿了感動,眼淚幾乎落了下來。
他告訴老張,這兒太危險了,他已經決定,帶着兩個閨女,連夜就走,一刻也不耽誤。
親家是要去好幾百裡外的遼陽,去投奔一個遠方親戚,是表哥。
“親家,我們先出去躲躲,到遼陽她表叔家。
婚事先擱一擱,回來以後再說。
你和小東,也要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避一下,再不走就有些晚了。
”親家手忙腳亂地收拾着東西,對老張說。
老張也知道情況的危機,明白親家的無奈。
他見親家準備動身,便與小東一起幫助親家收拾東西。
親家有一頭耕牛,還有一輛牛拉的木排車,正好可以使用。
老張又幫着親家把可以帶走的東西全部裝到車上,之後,又一同穿過堡子,送親家來到東邊的大路上,目送親家的牛車,緩緩地向西北方向行去。
望着親家的牛車,漸漸地消失在夜幕之中,老張的心裡愈加不安起來。
親家現在就走是對的,英子姐妹兩個閨女家,在這兒不安全,日本人和老毛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時常欺負大清的百姓,閨女家更危險。
太不安全了,明後天,收拾一下必須的東西,就與小東也走,外出躲躲,到西邊的蓋平、營口一帶。
就是不知道那邊有沒有日本人和老毛子,是否比這兒安全。
小東的心裡更是難受,尤其是看到未婚妻英子,無助地坐在牛車的後尾,一副凄慘、不舍的神情,心中充滿了怨恨,幾乎落淚。
婚期都定好了,日本鬼子卻來了,又沒有誰去招惹他們!現在已經是五月初,英子這麼一走,生生的就分開了,秋天的婚事,看來也難以如期舉行了。
小東心裡有一種想法,也想與英子一同走。
可是,英子還沒有過門,又不是正式的夫妻,一同行住,這叫怎麼回事。
再說,還有爹呢,自己走了,爹一個人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