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室,三樓同樣有着和一樓一樣裝潢華麗的大廳。
大廳裡放着許多沙發,有不少人坐在那裡等候;前來應聘的人還不少。
我輕輕的敲了敲總裁辦公室的門;門開了,我對坐在辦公桌後面漂亮的女秘書說:“我是來應聘的,是你們這裡一位姓李的先生讓我來的”她聽了說:“是李主任,我去叫他。
”她從裡面的辦公室叫出來李主任。
李主任戴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他告訴我,一會總裁親自面試,讓我先在外面等一會。
我坐在沙發上,不由得心跳加速,像是面臨參加高考的感覺,心中還真的有些緊張。
我原來以為應該是人事部門面試,沒想到居然是總裁親自面試;我趕緊調整自己思路,想好進去後怎樣說。
我是最後一個進去面試的;總裁辦公室出奇的大,大的讓人感到壓抑。
一個年齡和我相仿的人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面,背後是一排古色古香的書櫥。
我将手中一摞證書交給了李主任,他接過後放在總裁面前。
總裁仔細的看了一遍後,擡起頭微笑着望着我;我馬上提高嗓音,大聲的開口講話:“我介紹一下我的工作簡曆。
我是天津來的知青,下鄉一年後我就和鄉親們辦起來村裡的第一個村辦企業繡花廠,并由我擔任業務員,一直到五年後我選調時才離開。
”我說到這裡時望了總裁一眼,發現他在認真的聽着,臉上露出驚喜。
我這次應聘的是線纜公司駐外銷售分公司經理,所以要找出自己和銷售相關的經曆來講。
而我在機械行業當廠長的經曆對人家來說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于是先強調自己是跑業務的出身。
在當時的農村,村辦小企業裡的業務員都是村裡的能人;是決定企業命運的老大,也是工廠實際負責人,有廠長往往也成了副手。
我接下來說:“我們是給天津外貿出口繡花拖鞋搞加工的,跑業務有定點客戶,不用四處推銷。
但是也是件很辛苦的活,當時在同行們口中流行的一段順口溜;‘在家當老子,出了門像兔子,交貨時是孫子’。
自己當時很年輕,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因此處處碰壁,但也學會了不少東西。
其實搞銷售,正像一位外國企業家說的‘隻要你有系鞋帶的能力,就可以上天摘星星’。
搞推銷不僅是要頭腦靈活,重要的是要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
當時在天津的各加工點中我們的生産量最少,因此沒有競争力。
我在擴大生産規模的同時,推行了基本定額加提成的制度,就是完成基本定額才能掙到原來的工分。
這樣使一部分完不成定額的人被迫退出,其中包括村幹部的孩子。
超出定額部分發給現金,每月兌現。
我們加工的是鞋面的繡花工序;繡花工都是女孩子,每月都能有現錢收入,雖說不多,在當時也極大的調動了她們的積極性;于是産量成倍的提高。
但是問題又來了,産量上去了,可是質量下去了;面對一堆不合格的産品,愁的我吃不下飯。
我又開始下功夫狠抓質量,制定了嚴格的懲罰制度,而且我親自來檢驗,對質量不合格的毫不留情。
後來我們的産量和質量都上去了,競争力加強了,企業的效益也有了,于是我這個業務員也好幹了。
我選調到縣農機廠後,當過工人,食堂管理員,供銷科會計,生産調度,副廠長,廠長。
擔任廠長期間也離不開搞營銷,一些大的外加工戶都需要我親自去談。
我在職期間和染料工業研究所搞聯營,開發生産了布匹印花試驗機,在礦業研究院,計量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引進新産品,為企業創造了效益。
後來因為搞企業承包落選,調到經委供銷公司任‘業務副經理’。
該公司主要是經銷鋼材;我發現公司經營上的問題主要是供貨渠道不足,于是領着人去投門子,找關系,先後和唐山,天津,承德等鋼鐵企業建立了供需關系。
我發現市場上無縫鋼管貨源緊張,于是從承鋼購進鋼管毛坯,再到天津無縫鋼管廠加工市場上的緊俏産品,給公司創造了利潤。
以上是我的工作簡曆。
”
講完這些,我發現總裁滿意的點點頭。
總裁的提問隻有一句話:“你為什麼想加入我們的企業?”我也回答了一句話:“因為我認為鄉鎮企業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他聽後臉上露出笑容,“你原來的工作單位現在可以馬上離開嗎?”他又問,我答道:“可以離開。
”他接着說:“那你下星期日來報到,具體的事情找李主任。
”
面試結束了,我就這樣成了‘合資企業’一名員工,而且我的職務還是駐外分公司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