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怪不得那個瘾君子王爺魏王泰整日裡一個勁地往自己嘴巴裡灌這些個神奇的鬼玩意。
“挖來的?!”孫神醫可不愛聽我這話,當下就變了臉色:“房公子這話是何意?!此物乃小道祖上相傳而來,乃是我孫家世代相傳之物,小道就曾從其中多有獲益。
“道長,您别着急,可這東西,您真信嗎?比如這個叫太乙餘糧、禹餘糧,還有這個雄黃,水銀,您真覺得這些破玩意能讓人成仙不成?”我趕緊陪笑道,但是,出于對學識研究者地角度和本着為廣大大唐疾病患者服務的精神,至少,挂了半個神醫名頭,卻自認醫德醫風遠遠超過後世那些人見面先收紅包的名醫好上百倍地我必須說出自己的真心話。
孫道長眨巴眨巴眼,瞅了一眼書上地那些個解注,表情還是很執着地維護這本書的權威性:“公子此言差矣,此書乃集我華夏先人之智,想神農嘗百草……”很是濤濤不絕地為本書的内容作出了辯解,可就是不敢咬着牙回答我吃那些個破玩意能成仙。
看來孫道長也不敢輕易斷言這些藥石真能讓人成仙得道,隻不過是在我跟前死鴨子嘴硬,以免自己的家傳寶書被我貶低而已。
聽着孫道長的反駁,我不由得苦笑着搖起了頭來,什麼嘛,看看,中國從古到個以來,不知道從少仁人智士栽在這玩意兒上頭,這就是盡信書的後果,道聽途說不求論證的原因,看來不止秦皇漢武信吃這些東西能長生不老,還有那位毒不死的羅道長和瘾君子魏王泰,以及跟前的孫神醫同樣也是被這種思想毒害的高智商人材之一。
樸消“煉何服之,輕身神仙”,太一餘糧“久服輕身飛行千裡神仙”,澤瀉“久服能行水上”,水銀“久服神仙不死”等等,全是屁話,有本事,你吞下一斤水銀或者這些神奇的礦物質試試,我看你是成仙還是成魔?說不定用不了一年直接化成一堆有機物了。
看來古代中國的醫學發展史與道家的長生不老術之是挂上了勾的,怪不得道家的這些個神棍誰都能摸脈擺顯一兩下。
“道長,快快坐下,在下非是說您的這本書是全錯,隻不過,其中些許之礦石物,實在是令人……”不太好說,這裡頭不光光是牽扯到醫學知識,更涉及了迷信等封建社會的殘渣。
“哦?莫非公子以為這些個藥石之功效皆是無稽之談不成?”孫道長的脾氣看來也不小,雖然極力地保持自己超然物外的風度,可那不停扇動的鼻翼,能讓我感覺得到他的怨怒。
“道長莫要着腦,你我皆為同道中人,本着治病助人,救死扶傷之責,這些本就是關子人命之大事,豈能因在下一言而決之?道長既是來讓在下共同探讨古往個來之醫著,難道在下一句話就能改天換地不成?呵呵呵,道長請稍歇一二,且聽我細細道來。
”穩住,把這個老家夥穩住,至少得讓他心平氣和下來,咱們這才有得談,談判的技巧就是,隻要對方願意跟你談,你就總有扭轉對方思想的機會,總比把對方氣跑了,拿刀子去追着别人要求他聽你的來得實在,也更富有挑戰性。
孫道長似乎也覺得自己是上門來讨教的,不是上門來催帳的,自己的表情也有些過份了,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借着喝茶的當口掩飾自己的尴尬,好半天才恢複了道貌岸然的嘴臉。
既然是研讨,自然就是以研究為輔,讨掄為主,畢竟咱家不是販藥的,哪有那麼多的實物來例證,隻好跟孫道長拿嘴巴來比劃。
可很快我又犯了愁,沒
法子,雖然咱的物理化水平不錯,可眼下沒有實物作例證,咱能幹啥,光憑嘴巴子我能把月亮給吹到太陽上去,可問題是你總得讓别人相信這是事實。
得了,當下就率着倆保镖,跟着這位一心要跟我辯個真僞的神醫出了門,直接就往他的駐所竄了去,因為孫神醫跟我明言,這本《神農本草經》上的玩意兒,他可是收集的幾乎齊全全了的,既然要拿實物來做例證,自然是上他家去驗證一二為好,總比自個掏錢賣藥材來跟前比劃要劃得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