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并向後拉開後,武器就處于待發狀态。
而且還在橫梁上安裝了一個瞄準器,更便于使用者對準目标。
為了讓讓開弓的工作不必一氣呵成,又能調節武器的抛射力量,從而獲得需要的射程,在絞盤處增加了圓形棘輪,使操作更加簡便可靠。
不過,雖然是試臉品,盡量小和精緻,可是個頭卻也差點有我高了,終于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集中了大量武研院技藝精深的匠師們合作之下,提出了大量的意見作為參考,我也很虛心地接受了他們的意見,畢竟我做器械不是專業人士,他們才是,我隻不過比他們在見識上和理論上略高一籌而已。
才把這東西給完成掉,這些熟悉制作各種器械的工匠們對此都啧啧稱奇,因為這玩意在外型上已經與床弩有了極大的差别,就像我說的,跟後世的那種炮台倒是很為相近。
第二天一早,段雲松與席君買還有蘇名将也被我邀請來湊熱鬧,畢竟這些東西要讓軍方使用,通過他們的評價,方能更進一步的知道這種全新的遠程打擊武器的優劣性。
果然,這三位一見到這東西,很是好奇了半天,不過由于還沒試射過,大家都不好說啥子,隻能對這東西作出了客觀的評價,不過那些匠師們到是對這種扭力彈簧十分的欣賞,認為僅僅憑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能整出這麼強力的弩臂,實在是讓匪夷所思。
不過,蘇定芳和席君買對于這種新式武器并不看好,語氣有點輕蔑,倒像是在談論這東西的木質如何,靠,分明就是對我沒有信心。
至于段雲松稍好一些,必須跟着我最久對于我的才華也比較了解,隻專心地聽我介紹着這些武器的構造及原理。
段雲松甚至想拿手去試着闆動弩臂,後果自然是以他的失敗而告終,這更是讓他好奇了。
鐘骅安排好了人手去把箭靶按每五十步擺放一個,最遠是五百步,最近的是百步,一切都搞定之後,驅散了這部炮台前方的人群,準備開始試射了。
第一次測試是一百步外的箭靶,當然,我義不容辭的當起了第一個試射員,先把弓弦拉到了一半左右的位置,微一用力,擡起了這座重心很是平衡的炮台,主要是在底座和弩身之間采用的是可以自由轉動的基座,就是為了賦予這種炮台以靈活的方向和仰角。
大量的工匠和匠師還有武研院的官員,以及我帶來參觀的軍方人員都已經把目光盯在了我的身上,對于能不能射中百步之外的箭靶他們根本能不抱任何的希望,他們更想瞧瞧我這個名人是咋使用這種新式武器的。
瞄準了目标之後,我示意邊上的人把一枚石丸擺到了網袋裡,扣動了闆機,強大的反作用力帶動了弩臂,更驅動了弓弦,隻聽到了百步之外的箭靶發出了一聲脆響,所有人的目光立即又被發出了異響的箭靶給吸引了過去——
“啊?!”蘇定芳這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想跟席君買比比誰的嘴巴能張得更大,總之,兩人的後槽牙全露了出來,前方,那個木制箭靶已經被石丸給撞得四分五裂,倒伏到了地上。
果然夠強大的,這才是上了半弦,不過讓我遺憾的是不知道有沒有命中紅心,很有種當阻擊手的感覺,愛死這東西了,比我的六石勁弓強多了,畢竟,用弓我還從來沒射中過目标,用這玩意竟然一擊中的,太爽了。
已經有人去把箭靶拿了過來,果然,被石頭撞擊的地方完全化為了木屑,看樣子半弦的威力遠遠不止百步。
席君買和蘇定芳的表情變得凝重了起來,重新開始審視起這個比一般的弩具要顯得笨重得多的多方向多仰角的攻擊炮台。
“繼續!這一次,本官瞄準一百五十步的箭靶!”我很興奮地大喝了聲,又重新把弦上了起來,得意地哼起了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小調,再瞄準,發射,再上弦……從一百步開始到五百步之間一共有九個靶子,我一共發射了十二次,除了五次脫靶之外,其餘七個正中目标,而剩下的四百五十步箭靶隻被撞倒,沒能造成損害,五百步的箭靶則沒有絲毫的動靜,也就是說,這玩意的最遠射程竟然高達四百步,而且我所用的不過是圓石丸,如果采用箭矢,相信其準确性還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