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地位甚至安全都沒有保障了。
投降對于孫權簡直就意味着這輩子完蛋了,所以孫權說什麼也不幹,一定要跟曹操拼個你死我活,因此這場赤壁之戰是不可避免的。
這場決定孫吳集團生死延續的戰役,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年輕的江東領袖孫權是更願意一戰的。
魯肅點破了千百年來當權人物的秘密,他知道這種話不能拿到台面上說,台面上的話都是冠冕堂皇的,所以他才私下跟孫權講。
魯肅的話說到了孫權的心坎上了,他很是感激魯肅,說您就是上天賜給我的啊。
孫權傾向于戰,他首先得到了魯肅的積極支持,但是打仗還是要依靠周瑜。
周瑜也是主戰的,孫權心裡就更有底了,可以說周瑜的積極支持給了他抵抗曹操的勇氣。
現在已經知道了,在赤壁之戰前,孫權為什麼主戰,也知道魯肅為什麼主戰。
那麼,赤壁之戰前周瑜為什麼主戰呢?首先當然是周瑜有戰勝曹操的把握,在戰前周瑜已經成竹在胸了。
周瑜跟孫權分析了當前形勢,他認為現在的情況不利于敵人,無論天時地利人和敵人都處于劣勢。
在大環境不利于敵人的情況下,敵人敢犯我江東就是自取滅亡,因此不用擔心會被敵人吃掉,而是我們消滅敵人,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
通過周瑜的分析,孫權消除了心裡的疑慮。
周瑜進一步分析,曹操名義上平定了北方,但是他的内部還是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尤其是西涼的韓遂和馬超随時都會發難,可以說曹操有後顧之憂。
何況曹操在戰術戰略上都有很多的失誤,大老遠來跟我們耗,曠日持久,糧草補給也會跟不上,士卒疲憊,就會産生厭戰的情緒。
别糾結機械的數字,違背天時地利,再多的兵也不過多幾個望鄉鬼而已,何況曹操也沒有帶來很多兵,他哪裡來的八十萬,撐死也就十來萬。
加上北方兵根本适應不了南方氣候,軍中遲早會發生瘟疫。
曹操舍長取短,北方軍隊善于騎兵作戰,曹操卻用船隻。
所以現在不是曹操來消滅我們,而是他自己送上門來給我們消滅的,他簡直就是找死!給我周瑜三萬兵就能打敗曹軍。
孫權大喜,說老賊早就想廢掉漢獻帝那個傀儡皇帝自個過把瘾了,之所以遲遲沒有動作就是因為天下還是群雄并立,現在二袁呂布劉表都被消滅了,他篡漢自立的障礙就剩我江東孫權一家了,所以我跟老賊勢不兩立。
自此孫權下定決心抵抗到底,跟曹操徹底決裂!
其次,周瑜主戰的原因,除了有要報答孫氏兄弟對他的知遇之恩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漢家除殘去穢”。
這是周瑜跟魯肅的不同,魯肅就是想攀龍附鳳,輔佐孫權開創新朝,他當開國元勳。
而周瑜還有大漢情結,畢竟他家世世代代也是體制内的人。
他認為曹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對抗曹操是就是為漢王朝掃除污穢的正義之舉。
在周瑜看來,曹操架空皇帝是大逆不道,簡直就是亂臣賊子。
其實周瑜不是在赤壁之戰前就不認可曹操,在孫策死後,周瑜輔佐孫權之初就主張以強硬對抗曹操。
曹操官渡之戰大獲全勝,正是最強盛的時候,讓江東派人質來許都。
張昭等人還想妥協,周瑜勸孫權不要送,送了人質就要受制于曹操,憑什麼要聽他曹操的。
看來周瑜根本就是不買曹操的賬,他早就認為曹操不代表朝廷,隻是漢賊。
說明曹操被罵為漢賊不是後來才有的事,在當時朝野上下就有人這麼看了,他的敵人更是一口咬定,曹操就是漢賊。
以至于後來曹操一度被打入到跟王莽董卓等并列的亂臣賊子名冊中,千百年來不得翻身。
周瑜當年正是持此觀點的人,這也是周瑜在赤壁之戰前主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