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撈到好處,哪個宦官沒有從中撈到好處?還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僚士大夫,他們不也是趁機大發橫财嗎!皇帝本人更是拿着賣官鬻爵的收入大肆揮霍,當然還有外戚,宦官的勢力擡頭并不等于外戚的勢力消滅,舊的外戚消滅了,新的外戚很快就會興起,他們的貪婪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宦官!
既然後漢朝廷把賣官鬻爵當門生意來做,那麼花錢買官的土豪們也會把當官當做一個投資的項目。
所以後漢朝廷的官員上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盡快的賺到錢,首先本要撈回來,說不定很多人還是舉債買官,一上任債主就臨門了呢,所以賠本肯定是不成的。
俗話說,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做。
因此後漢朝廷的官員們,為了不至于賠本,隻能加緊對底層民衆的盤剝,人民的負擔就越來越重。
後漢朝廷盤剝勒索不管是對馴良的漢族奴隸還是對其他少數民族,他們都是“一視同仁”,因此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就不斷被激化。
粗暴錯誤的民族政策更激起了羌亂,連年的羌亂,使漢族百姓不得不服兵役服徭役,加上大地主兼并土地越來越嚴重,農民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幾乎無立足之地。
羌亂稍平,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已經被逼的沒有活路了,所以铤而走險造朝廷的反成為了唯一的出路!
古代皇帝都是被禦用文人們高度神話了的,包括他們的政權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以此來忽悠人。
後漢朝廷将近兩百年,早就被朝野所認可,人民對這個政權還是有一定的向心力的。
他們認為劉氏皇帝就是當然的萬民之主,從來不敢質疑。
何況這個政權兩百年沒有中途夭折,說明這個王朝的殘暴程度還是在人民所能承受的範圍内的。
何況人民對政權的認可是随着統治時間的推移而被逐漸的馴化。
說的不好聽點,其實這如同狗與狗的主人的關系,狗在狗主人家裡養的久了,就會認同主人,不管主人如何虐待如何克扣狗糧也會忠心耿耿。
但是人民畢竟不是狗,人總是會有血性的,因此才會有抗暴的黃巾起義的爆發!
黃巾起義是以宗教太平道發展來的,宗教是苦難中人民唯一的寄托,有很強的凝聚力。
走投無路,壓迫太重,人民終于忍無可忍了,于是那場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的農民革命爆發了。
這場革命的領袖是張角,及其兩位弟弟張寶、張粱。
巨鹿人張角兄弟相約大批信衆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号發動起義,将腐敗的東漢朝廷打了個措手不及。
但是黃巾起義不同于陳勝吳廣的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很快得到天下的響應,因為原六國的貴族們同樣受到秦的壓迫,他們也是“苦秦久矣”的。
而受到後漢朝廷壓迫最厲害的主要還是底層民衆,底層人數雖多,但是烏合之衆,所以被快被豪強地主撲滅了。
豪強地主們不是受壓迫的,他們同樣是利益鍊條上的一環,他們賣力的鎮壓黃巾軍不光是保衛後漢朝廷,也是保衛他們自己的利益。
但是此後,搖搖欲墜的後漢政權已經開始土崩瓦解了,朝廷的權威逐漸開始喪失,各地方諸侯通過鎮壓黃巾軍以及平定羌亂掌控軍權,甚至已經有了軍閥割據的雛形,為後來軍閥割據埋下了禍根。
與此同時東漢朝廷的喪鐘也馬上響起來了,敲響這口喪鐘的時間,就是在宦官與外戚加上士族新一輪窩裡鬥開始的那一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