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的喜歡許攸。
許攸是袁紹的重要謀士,掌握着很多的核心機密,他帶來的很多情報,對曹操的幫助是不用說了,而給袁紹造成的損害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是袁紹官渡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
其實袁紹失敗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原因,那就自己團隊人才的流失,不包括被他貶和囚禁的,還有早就看出袁紹是個無用之人的郭嘉。
郭嘉跑到了曹操陣營裡,讓曹操更一進步地做到了知己知彼,而袁紹雖然跟曹操曾共事,兩人可以說很熟,但是曹操太了解袁紹了,而袁紹卻未必了解曹操,他對曹操更多的是看不起,想是跟二人的出身有關。
因為看不起敵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對田豐沮授穩妥可行的建議一概不予采納,而是一味采取攻勢,恨不得一口吞掉敵人!
曹操和他的謀士郭嘉可以說都是知袁派,對袁紹的為人和性格非常了解,但是畢竟具體内部的情況不可能都掌握。
而許攸卻是袁派,知袁派對袁紹不管了解多少,但也隻能停留在宏觀的層面上。
而袁派就不同了,進入了袁氏集團核心決策層的謀士更要命,許攸這樣的袁派對袁紹的了解完全是微觀層面的。
袁紹的軟肋硬傷,具體細節,袁氏集團内部的運行操作無一不了如指掌。
所以從許攸這裡獲得的軍事情報才是曹操最後取勝的關鍵因素。
曹操的困境在糧秣,許攸獻計奇襲烏巢袁軍糧草大本營,讓袁軍不戰自亂。
本來曹操可能因為糧盡兵士不戰自亂,現在變成了袁紹的軍隊因為糧草被燒盡不戰自亂。
最可能因為糧草不戰自亂的是曹軍,卻意外的渡過了難關,反而變成了袁軍因為糧草問題陷入了混亂。
曹操該倒的黴轉嫁到了袁紹的頭上,許攸這招“乾坤大挪移”很具有諷刺的意味!
本來許攸這條奸計也未必得售,但是袁紹自我毀滅一發不可收拾,鬼迷心竅誰也不聽就聽馬屁精郭圖的。
沮授就一再提醒烏巢的重要性,認為烏巢守将淳于瓊性情暴躁,嗜酒如命,這麼重要的崗位怎麼能交個一個酒鬼呢?但是此時沮授已經靠邊站了,郭圖說了算,袁紹隻聽郭圖的。
曹操對這次奇襲烏巢加倍的重視,親率騎兵。
淳于瓊果然疏于防備,被曹操打了個措手不及,大軍糧草被焚燒殆盡,袁軍大敗虧輸。
被俘的軍隊牛馬被曹軍割去耳鼻放回袁營,以威懾敵膽,袁軍軍心果然開始動搖。
但是袁紹的自我毀滅還沒有完,當烏巢遭襲的急報傳來之初,大将張郃就建議全力救援烏巢,烏巢若失,軍心必亂。
但是郭圖提出所謂的圍魏救趙,釜底抽薪計。
說曹軍偷襲我們的烏巢,我們也奇襲他們的大本營,曹軍大本營遭襲曹操一定回援。
張郃說曹操親自帶隊襲擊,肯定想到這招了,曹操是玩計謀的高手,我們跟他玩計謀根本不靈,當務之急是保住烏巢大營。
但是郭圖硬是分兵攻曹營,結果烏巢糧草被焚燒,攻擊曹營的袁軍被曹仁打的潰不成軍。
袁軍大亂,郭圖為了卸責,在袁紹跟前進讒言,誣陷張郃。
張郃害怕,幹脆與高覽等投降了曹操。
張郃投降,袁軍更是大勢已去,一潰千裡,袁紹帶着幾百鐵騎狼狽逃回邺城。
袁軍十萬大軍,傷亡和投降曹操的有七萬之多,投降和被俘虜的袁軍被曹操全部坑殺。
坑殺降卒,不是曹操的發明,曹操的殘暴在三國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還沒有打破曆史紀錄。
坑殺降卒之冠當屬戰國時期秦将白起,這位素有“人屠”之稱的将軍一口氣活埋了四十萬投降的趙卒。
項羽稍微差點,也活埋了十萬秦降卒。
這不單單是殘暴,主要是降卒多于自己的軍隊,害怕降卒在戰俘營暴動無法可制,于是多是誘其自個挖坑,挖的足夠深的時候,出其不意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