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紅鬃馬,連夜往河南信陽而去。
信陽在河南南部,緊靠武勝關。
焦亮本來早就押解到這兒了,因黃河水患,阻了路。
又因由索仇門出面号召救災,武林人全出動了清廷押的官兵更不敢走了,生怕焦亮被人劫走,一直羁押在信陽州大牢裡。
石中玉到信陽之後,向當地丐幫一打聽,得知焦亮仍押在大牢,尚未解走。
于是當夜就去了大牢。
見大牢警衛森嚴,憑他身手,什麼牢房能擋得住?
他一路出手,把所有擔任的牢頭與押解的清兵,全點成了木雕泥塑的了。
踹開大鎖,開了牢門。
牢内守衛見有人闖入,忙把圍上了。
他哪把這些牢子放在眼裡?
誰知,一交上手之後。
他才發現,這群牢子,全是清廷高手喬裝的,個個身手不弱。
他使出了渾身解數,足足打了一個多時辰,才把這些人擺平啦!
可是他也累得筋疲力盡了。
焦亮看清是他之後,在囚籠裡道:“石門主,真難為你了。
”
“焦大哥說哪裡話,朋友有難,我能袖手旁觀麼?大哥,你先稍做忍耐,小弟現已力竭.等我稍作調息,就劈開囚籠,救大哥出去。
”
他說完,咬了一粒“解毒萬應丹”,立即跌坐調息一周天之後,又恢複了體力,就要劈開囚籠。
焦亮忙道:“且慢!”
“大哥,為什麼?”
“這次被擒是我自願的。
”
“怎麼會呢?”
“咳!賢弟呀!你有所不知,我這是贖罪。
”
“贖罪?大哥你贖的什麼罪?”
“贖我心靈上的罪。
”
“我越聽越不懂了,我還是先救你出去之後再說吧!”
“不!不要救我,我也絕不出去。
”
“為什麼?”
焦亮沒再答話,反問道:“賢弟,我看你用的兵器是折扇,扇而雪白,我為題首詩如何?”
“大哥,這時怎麼還有心情談這個,還是讓我救你出去吧!”
“不!牢頭的桌子上有筆墨,你取來。
”
石中玉取來筆墨。
焦亮道:“我沒法子坐下寫了,由你打開扇面,站到我面前,我好寫。
”
石中玉沒聽他的,反而雙手抓住卡在他脖上的籠口,雙臂一用力,硬把籠口拉開了個大洞。
焦亮往下一摞,坐了下去.
石中玉這時喂了他一粒“解毒萬應丹”,讓他調息一會,恢複了功力.本想拉他出去,可是焦亮說什麼也不肯。
他隻好做罷啦!
焦亮這時拿起筆墨,在他的扇面上寫道:
寄身虎口運籌工,
恨賊徒不識英雄,
漫将金鎖绾飛鴻.
幾時生羽翼,
萬裡禦長風?
一事無成人漸老,
壯懷要問天公,
六韋韬三略總成空,
哥哥行不得,
淚灑杜鵑紅。
他寫好之後,交給了石中玉.
石中玉很鄭重地收好折扇,别在腰中,問道:“大哥,你為什麼不跟我走呢?”
“咳!賢弟呀!一言難盡哪!”
“大哥,有話慢慢說!”
“以前我與賢弟,素昧平生,隻因索仇門與我洪門全都反對清廷。
志同道合,小兄冒昧往訪訪,彼此一見如故,蒙兄慷慨應承,願做洪門反清後盾,後來小兄參與太平軍起義金田,賢弟又親赴金田.慨助白銀五十萬兩,小兄抱大恩不輕言謝之旨,與洪、馮諸人起義發兵,誰知事尚未成,内争紛起,小兄實在寒心之至。
“尤其應小兄這邀前來聚義這洪門昆仲,更作為他人利益之前驅,犧牲慘重,兄極痛心,愧對洪門昆仲。
“後被人出賣,命小兄留陽清兵,兄雖自行鎖捆,任其擒捉,幹刀萬剮,車裂分屍,使洪門有所警惕,而早離太平軍,以減少小兄對洪門之罪孽。
”
“大哥,何不随我出去,東山再起.”
“來不及啦!聚鐵九州,錯已鑄成啦!小弟死前有一心願,不知道賢弟能否為我完成?”
“大哥隻管吩咐,小弟誓死也要完成大哥的心願,”
“好!”
他接着撕下衣服下擺.咬咬中指,寫道:
洪門老萬山山主,焦亮,奉書于各山堂龍兄虎弟之前.曰:
亮本欲與洪秀全、馮雲山等.起義金田,推翻滿虜,複我大明,以慰先烈先賢在天之靈。
唯亮在太平軍年餘,見彼等與我洪門反清複明之宗旨,與施行仁、義、禮、智、信之理念迥異。
各王間,重私利、賣盟友、裹良民為前驅,言行異端,挾天主以自重,驕奢淫佚,搜刮自肥。
亮以待罪之身,緻書我龍虎弟者,應速與太平天國劃清界限.以免玉石俱焚,保我洪門建立不易之根基,蓄勢待時。
若乘虜朝與天國兩敗俱傷之際,揭竿而起,對反清複明之實現,有厚望焉!
罪弟焦亮血書絕筆!
他寫完之後,交給石中玉道:“賢弟,小兄以此相托望遍示洪門各山堂,小兄縱死,也能瞑目啦!”
石中玉道:“大哥,放心吧!小弟誓不負所托!”
幸虧有焦亮這封血書.由石中玉遍傳洪門各山堂,他們跟太平軍劃清了界限.保存了實力,留下了反清複明的火種。
到後來才由洪門會黨為首、推翻了滿清,建立了共和!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