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讲 亲子共同成才

首頁
    緻中考的結果。

    學生實力的競争,其實,就是家庭教育的競争,就是父母綜合素質的競争。

    以上三個孩子的中考結果就是很好的證明。

     三、心态決定成敗。

    老師的心态,不一定能決定學生的心态,但父母的心态,卻能決定孩子的心态。

    這是從小到大,潛移默化的作用。

    心态決定遇事的言行,言行導緻結果。

     故此,專家建議家長: 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中考很重要,地球人都知道,所以,父母與孩子都壓力不小。

    面臨大事,無壓力是白癡,有壓力屬于正常現象。

    千萬不要像小軍的母親那樣,把正常當異常,差一點兒搞的家破人亡。

    人無壓力輕飄飄,擔心考不好,自然就會焦慮,自然會有壓力,這會導緻孩子深入的思考;這時,隻要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唠叨,别把這點小事往大鬧,無論是孩子睡眠不好,還是聽音樂、玩兒遊戲,或者大聲吵鬧,都會自然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雅欣和衛強的事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二、變壓力為動力。

    就是父母要有變壓力為動力的能力,并引導孩子也學會。

    沒這個能力?那可以學習。

    具體怎麼做? 首先,家庭氣氛要和諧。

    要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交流,不要把備考搞成備戰,更不能全家都一下進入了緊急狀态。

    那會搞出病的,甚至還會鬧出人命的。

    做什麼事都謹小慎微,說什麼話都低聲細語,這就是無形壓力。

    和諧,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表現的很出色。

    和諧就平衡,就放松,就會激發積極主動性,學習就有興趣,出效果。

     其次,肯定,信任、支持。

    父母一定要肯定和欣賞孩子的現有成績。

    有的父母說:我們的孩子就沒有取得什麼成績。

    不可能,沒有沒取得一點成績的孩子,就看父母能不能看到。

    随時肯定和欣賞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他就會不斷的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績,當衆表揚孩子的成績,他就會給你争面子。

    一定要相信孩子已經盡力了,一定能考出好成績;不僅内心要這麼想,還要說在嘴上,表現在行動上。

    一定要支持孩子現在的言行。

    有的家長說:怕他還出錯,他已經出過錯了。

    強扭的瓜不甜,強迫隻能帶來壓力,更何況,父母說的也不一定就十分對。

    要知道,信任和支持就是巨大的動力。

     再次,要有穩定的情緒。

    有了穩定的情緒,才能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才能支配有效的行為。

    這樣,就會良性循環。

    不要和别人攀比,不要指責和埋怨孩子。

    有的家長随口就說:你看人家的孩子,不玩,就學習,你這樣玩兒下去,還能有什麼出息。

    這種話對家長和孩子都會産生負面情緒。

    不要老說敏感話題。

    有的家長,吃飯、睡覺離開孩子的學習、考試再就沒有别的話題,這更不利于穩定父母和孩子的情緒。

    積極的去面對,就會減輕阻力,就有利于穩定情緒。

     三、切合實際。

    三年的學習,每個孩子的積累不同,成績各異,更何況,每個孩子的發展潛力也不一樣,再說了,不一定非考上重點高中就能上名牌大學,名牌大學出來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上普通高中,也許個人發展的會更好。

    衛強在學校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上職業學校,走職業化發展的路,是當今青年的發展趨勢。

    我的一個外甥,初中學習很好,還是英語課代表,考高中時,斟酌再三,最後,他選擇上了本市的職業高中,三年後,被省裡的職業大學錄取,還沒畢業就被一家外資企業連同他的同學一起預招,畢業後,直接去了外企,當了公司技術員,現在已經是副總工了。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與孩子共同商量、選擇。

     四、提高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是心理素質的問題,是心态的問題。

    主要是臨考時能正常發揮。

    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凡是與中考有關系的事都不要特殊強調。

    這裡,我想起妻子曾講過她小時候的一件事:母親讓她去鄰居家借羅子,并強調說,好好記住,别到了也忘了,孩子一出門就開始念叨,羅子,羅子,羅子……一路不停的念叨着,到了鄰居家,一推門,看見鄰居大嬸,孩子光眨眼,說不出話,借什麼來着,全忘了。

    她掉頭就往回跑,一進家門,孩子還背着手呢!母親就看着她笑,看,忘了吧!孩子話也沒說,掉頭就又往鄰居家跑,這次當然很快就把羅子借回來了。

    強調導緻緊張,緊張容易忘記;笑容能讓孩子放松,放松能增強孩子的記憶,能激發孩子的活力,能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能促進孩子考試時正常或超常發揮,考出理想的成績。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