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淩飛跳下巨石輕飄飄落地,落葉飄零未必有這麼輕巧,在崎岖山路上如飛行走,點塵不驚,釋武健望着漸漸走遠的愛徒,撚着胡須微微點頭,一年來學武天賦極高的淩飛又有很大進步。
“這小子經樓呆了一年來,突飛猛進啊,假以時日必定登峰造極,接下軒轅龍宇的驚天一劍又有何不可。
”一代武學宗師呢喃,三十五年前少室峰頂一劍落敗是他心中的遺憾。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譽,并非浪得虛名,這裡是禅宗祖廷,又是中華武術的聖地,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規模宏大,郭淩飛所打掃的經樓不是寺裡的藏經閣,對遊人開放的藏經閣隻不過呈列一些普通佛學典藉,功夫拳譜。
少林寺最有價值最珍貴的經書全部收藏于經樓,經樓位于少林寺西面的塔林附近一座青磚小院内,高三層,是一棟木制結構的古典建築,院落裡兩個僧人清掃經樓前的青磚地面。
郭淩飛進了院落,兩個與他年齡相仿的掃地僧單掌立于胸前,恭恭敬敬喊了聲“師叔”,他點頭笑着走入了經樓,一年多了習慣被小和尚們這麼稱呼,師父釋武健是寺裡碩果僅存的元老,比少林寺現在的主持高出一輩,他這個關門弟子輩分當然低不了。
正因為郭淩飛是釋武健的愛徒才有打掃經樓的資格,他也是第一個進入經樓的俗家弟子,經樓的底層是個佛堂,每天早晚打掃兩次,纖塵不染,山清水秀的少室山沒那麼多塵土。
郭淩飛上了一炷香,踩着木梯上了二樓,其實二樓的空間沒一樓大,由于年代久遠,以前負責打掃的僧人常常把厚木樓闆踩得吱吱作響,郭淩飛拿起立在樓梯轉角的雞毛撣子,随意邁步走動,樓闆悄無聲息。
一年前他第一次走入經樓,木制樓闆被他雙腳蹂躏地響個不停,三個月前就再無刺耳聲音發出,這便是不知不覺中的進步。
二樓三樓是存放經書典籍的地方,檀木書架一排一排經書整齊排列,少林寺最珍貴的佛學典籍和武學典籍全部存放在書架上,郭淩飛輕車熟路很快清理了二樓,上了三樓。
花費半個多鐘頭清理了整個三樓,郭淩飛來到最後一排書架的左邊,從中間一層拿起一本線裝古書,《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圖說》,這本手抄書是少林現存極其珍貴的寶典之一,書的第一頁上記錄着清光緒年間少林奇僧靜一空悟的話“此祖師真谛,非十八家流派可比,學成後,有心得處,可增演妙谛,以廣慈航。
”
郭淩飛習慣性倚着旁邊的立柱,翻到最後幾十頁,影視劇裡被披上神秘外衣的《易筋經》和《洗髓經》比起這本書又差了些,這是少林曆代武學奇才對兩本武學典籍完善後編輯的内功理法寶典。
當代高人釋武健是少林百年來的武學奇才,三十多年來始終不能全悟此書的妙谛,大緻參透了七層有餘。
郭淩飛當然明白師父讓自已掃經樓的目的,一年多大部分空閑時間用在了這本武學典籍上,厚厚一本線裝書隻到下幾十頁未被他參透。
釋武健任由愛徒自己參悟,從不詢問,郭淩飛也沒在師父面前顯擺過,否則一代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