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庆长 一座消失的桥

首頁
    機器,從無信任。

    她後來學會使用相機,花費很長時間做這件事情。

    随身包裡攜帶一隻小型定焦相機,積累細節、時刻、素材。

    并學會自拍。

    與自身相處的從容和安然,和被别人生硬草率拍下的照片,是相反的兩個形态。

     這的确是需要被着意關注的部分。

    如果不曾故意停下來,觀察人生痕迹,如同蹲下來仔細觀察一把曆經百年的古董老舊椅子的雕刻美感,那麼,在時間中産生過的意義,就會被耗費忽略。

    如同一條大河,挾帶着種種含混模糊的内容,兀自奔流而去。

    而反之,人生的強度和厚度将增加一倍。

    拍下照片,分離出這些存在感。

    沉澱,提純,保存,以此檢索和反省。

     清池給她看過他的家族照片。

    他知道讓她看那些照片,對她具備深層的情感含義,他願意讓她獲得滿足。

    大部分從溫哥華他父母地方取來,有發黃的黑白照片,也有彩色照片,塞滿整個行李箱子,也隻是總量的一小部分。

    他5歲時跟随家庭從北京遷至香港,16歲去溫哥華讀書,在那裡工作,結婚,又把父母一起挪過去。

    她試圖追趕她沒有抵達的與他13年的生命間隔。

    他的個人曆史有一部分對她來說,存在于亡失之中。

    他是她終其一生無法完全了解清楚的男子。

    她早已心知。

     她看到他穿着日本和服的曾祖母。

    盤着發髻,神情恻抑,細長鳳眼微微挑起。

    她在25歲之後一直生活在中國,再未回去故鄉。

    事實上,在她年老的時候,她的裝束已是個中國女人。

    穿旗袍,燙頭發,說流利的北方普通話。

     她看到他少女時期的母親。

    劉海優雅挽起聳立在前額發際,穿着偏襟盤紐扣絲質上衣,臉部有嚴肅表情。

    看到他父母結婚照。

    看到他們工作時期,穿着正式衣裝出席各種公衆場合,去國外訪問以及與各國學者的合影。

     她看到他5歲時和哥哥姐姐合影。

    短短平頭,敦敦實實。

    他是幼子最受疼愛。

    穿藍白條圓領汗衫,健壯清秀。

     她看到他到了溫哥華之後,漸漸成為一個注重儀态略顯矜持的少年。

    20歲,他穿正式西裝出席聚會,有一張水仙般臨水自照的面容。

     她看到他與同學馮恩健的約會照片。

    年輕女子溫柔宜人,眉目端正,穿連身裙和高跟鞋。

    他們在海邊擁抱在一起,臉貼着臉,十分親昵。

    結婚照。

    教堂裡的西式婚禮。

    新娘婚紗款式算是保守,頭上戴一圈白色玉臀花,看起來比清池成熟。

     頭一個孩子是男孩。

    馮恩健抱着孩子在溫哥華家裡花園留影。

    男嬰穿紅色衣服,綠色襪子,頭發濃黑,漂亮而健碩。

    次女是在清池因工作被派去紐約之後懷孕出生的。

     她最終留下三張照片。

    一張是他少年時,躺在床上,雙手枕在腦後,略有些頹唐,五官輪廓秀美。

    一張是他30歲,在某個工作會議之前,穿白色襯衣,眼角有了性感紋路。

    已是成為父親的成熟男子。

    另一張,是他的母親,他的妻子,他的幼小兒女,一起在家裡花園合影。

    春天莺尾開得茂盛,綠色草坪上一片深紫色花叢。

    白色走廊,白色秋千,白色樓梯。

    看起來是有良好教養和笃實經濟的家庭。

    所有人臉上呈現相似的矜持自如的笑容。

     慶長把這三張照片夾在一本書裡。

    這是一個對她來說截然陌生并遙無邊際的家庭曆史。

    許清池的個人曆史。

    他的世界渾然一體,自成格局,近在眼前,遠在天邊。

    一個男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半時間已過盡。

    在逝去的40年裡,有他英俊而健壯的年輕時候,情欲熾熱感情純真的時候,理想澎湃鬥志昂揚的時候,輾轉漂泊努力生存的時候。

    那些時間與她沒有時空聯結或者血肉糾纏。

    他們各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生發,存在。

    兩條生命脈絡平行伸展,遙相呼應。

     最終。

    她遇見的是40歲的許清池。

     他們沒有合影拍過照片。

    他是存在于内心記憶之中的人。

    不是一類證件的屬性,需要與公衆說明或者對外證明。

    不是證據。

    不是素材。

    不是記錄。

    他不是需要分離出來的存在感的屬性。

    他出現之前,就已與她的時間同行并進。

    與血液一起流動,與意願一起成形。

    如果某天她失去他,她無需拿出照片來回顧這個人,或以此來記得或忘卻他。

    這是不必要的。

     他是情感本身。

    是回憶的本身。

    他不知道他在她心中的屬性。

    她選擇不再解釋。

    甯願這些内容超出他理解範圍,也無法被接受。

     相對于清池豐富龐大的照片,慶長所能提供的寥寥無幾。

    缺乏正式的成長的照片,使慶長成人之後,沒有得到确定而豐盛的生命證據,似乎她在黑暗中憑空生成。

    她的過去,缺失可以被尊重和承認的基底。

    家庭在困境中隻求生存,無力留下可以傳承的精神、氣質、個性、風格。

    相反,被貧窮、颠沛、創痛、變遷,種種身不由己的逼迫,一再毀損和清空。

    她的照片極少。

    她接受人生被倉促推進的現實,那是她生活的本來面貌。

     一種先天注定的缺陷所在。

    沒有情感,沒有物質,沒有經營,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