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首頁
    後,一不做官,二不做議員,功成身退,我和璧君去法國留學。

    ” 張幼林搖頭歎息:“汪先生這樣的國之棟梁不做官,可惜了。

    ” 汪兆銘從皮包裡拿出一個包裝精美的盒子:“張先生,送給你,留作紀念。

    ” 張幼林雙手接過盒子:“謝謝!” 這時,門外一個年輕人進來催促:“汪先生,您該啟程了。

    ” 張幼林把汪兆銘送到了大門外,兩人握手告别,汪兆銘真誠地說道:“張先生,将來有事可以到南京來找我,也可以寫信,托胡漢民先生轉交給我。

    ” 張幼林神色淡然:“君子之交淡如水,汪先生是幹大事兒的人,不要為我等俗人分心,今後如果到北京,汪先生别忘了來榮寶齋坐坐,喝杯茶就行了。

    ” “一定的,張先生,再見!”汪兆銘登上了馬車。

     “再見,一路平安!” 馬蹄踏在石闆路上發出清脆的響聲,馬車漸漸遠去了,莊虎臣從鋪子裡走出來:“幼林,你的膽子可真夠大的,汪掌櫃這樣的人不是咱來往的,弄不好,連鋪子帶家可就全玩兒完了。

    ” 張幼林若有所思:“汪兆銘這樣的人,有緣得見一位,此生足矣……” 回到榮寶齋後院的北屋,張幼林把汪兆銘送的盒子打開,裡面是一塊獸面鋪首形的古墨,他仔細看了看,不覺大吃一驚:“‘狻猊’墨?師傅,這可是價值連城啊!” “你說什麼?讓我看看。

    ”莊虎臣接過古墨仔細辨認了一番,不覺激動起來,聲音顫抖着,“幼林,真是潘谷的‘狻猊’墨!”莊虎臣把墨送到張幼林的鼻子前讓他嗅了嗅:“聞到香味兒了吧?書上說,這墨研開了以後,香徹肌骨,磨研至盡而香味兒不衰。

    ” 張幼林感歎着:“汪先生真是太客氣了!師傅,那咱們就拿它作鎮店之寶吧。

    ” “好啊!榮寶齋有了鎮店的‘狻猊’墨,琉璃廠的南紙店就更沒法兒跟咱比了。

    ”莊虎臣喜形于色。

     王仁山進來送賬簿,他也湊上去:“呦,掌櫃的,什麼人能做出這麼好的墨來?” 莊虎臣侃侃而談:“制墨的人叫潘谷,是宋朝的制墨名家,人稱‘墨仙’,這狻猊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據說龍生九子,狻猊是龍的第五個兒子,造型與獅子類似,潘谷所制的‘狻猊’墨曆來被譽為墨中神品。

    蘇轼給潘谷寫過一首詩,其中有這麼兩句:‘布衫漆墨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潘先生好喝酒,有一天喝高了,掉到荒郊野外的枯井裡摔死了。

    ‘狻猊’墨以前隻是聽說過,我也是頭一回見着。

    ” “東家,您真有眼光,交了汪掌櫃這樣的朋友。

    ”王仁山贊歎着。

     張幼林淡淡一笑,站起身走了。

     莊虎臣請人為“狻猊”墨配上了紅色錦緞的底座和精巧的玻璃罩子,在榮寶齋前廳正中間的貨架子上專門辟出了一格供放。

    莊虎臣每次從它面前走過,都禁不住要喜滋滋地看上兩眼。

     就在莊虎臣還沉浸在喜得鎮店之寶的這些日子裡,大清國搖搖晃晃,終于走到了它的盡頭。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後在紫禁城養心殿頒布了宣統皇帝溥儀的退位诏書,至此,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那一天天色陰沉,北風呼嘯,街上行人稀少。

    肅親王善耆淚流滿面地從紫禁城裡出來,他坐在馬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行走着,不知過了多久,馬車拐進了琉璃廠,在榮寶齋的門前停下。

    善耆從車上下來,他在寒風中站立了片刻,定了定神,這才邁上榮寶齋的台階。

     這樣的天氣鋪子裡沒什麼客人,張幼林正在指揮夥計們調整貨位,突然,棉門簾被輕輕地撩開,進來的居然是朝廷的重臣肅親王。

    雖然肅親王今天隻穿了一身便裝,但張幼林還是馬上就認出來了,他趕緊迎上去:“大人,今天怎麼有工夫出來逛逛?” “張先生,我們又見面了,你的氣色不錯嘛,你不用忙,我是路過這兒,順便買些文房用品。

    ”善耆又恢複了往日的平易、和藹。

     “大人,您都需要點兒什麼?”王仁山恭恭敬敬地問。

     善耆随手在櫃台上寫了一張單子遞給他,王仁山去準備了。

     張幼林請善耆坐下:“大人,着您這身穿戴,您是要微服私訪吧?” “嗨,張先生,我就不瞞你了,我剛在養心殿開完了最後一次禦前會議,隆裕太後頒布了皇上的退位诏書,大清國,完啦!” “啊?”張幼林大吃一驚,“那您……” “袁世凱是個陰險毒辣之人,北京很快就會成為是非之地,我要先離開這兒,别的隻好以後再說了。

    ”善耆環顧四周,“我在北京住了幾十年了,真有點兒舍不得,以後還能不能再回來……”善耆搖了搖頭,眼淚順着面頰又滾落下來。

     王仁山送過包好的文房用品,善耆站起身,把銀子留在桌子上:“這也算是臨走之前的一點兒紀念吧,我告辭了。

    ” 張幼林把善耆送出大門,一陣狂風吹來,卷起漫天的黃塵。

    張幼林作揖:“王爺,您是好人,我張幼林這輩子……忘不了您,世事多變,望您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