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首頁
    定這兩個人辦事不力,所以在指授方略之後,把瑞昌和王有齡大罵一頓。

    因為過于激動,話也說得太多,以緻氣喘頭昏,不能再去聽戲了。

     到第二天精神略好,又續前一天未竟之歡。

    一早就傳谕,侍候午後開戲,升平署開了戲單來,皇帝親筆點定,大鑼大鼓的武戲不要,枯燥嚴肅的唱工戲不要,一出《四海升平》,朱筆批示:“下次再傳”,剩下的就都是生旦合演的風情戲,或者有小醜插科打诨的玩笑戲。

     這樣一連唱了好幾天,到得五月底,一片雲的水座修好了,越發無日不唱,這一陣子皇帝的心情極好,因為除了浙江以外,各地的軍務都頗有起色。

    對洪楊的用兵,重心仍在安慶,曾國藩自祁門移駐東流,督饬曾國荃堅持不撤,洪楊悍将陳玉成以攻為救,佯戰湖北,用意在迫使曾國荃回師相救,便得解安慶之圍,幸好有胡林翼坐鎮,曾氏弟兄才無後顧之憂。

    此外左宗棠為曾國藩幫辦軍務,極其得力,更為皇帝所嘉許。

    而曾左胡的不負重任,疊建勳業,說來都是肅順的推薦調護之功,因此,皇帝對肅順的寵信,亦複是有加無已。

     當然,肅順是要“感恩圖報”的,他決心要讓皇帝好好過一個生日,第一不讓他煩心,皇帝不願與恭王及那些喜進忠言的老臣見面。

    肅順早就有了布置,由皇帝親口傳谕軍機大臣,明發上谕,不必到行在來叩賀萬壽。

    但有執事的官員是例外。

    與慶典有關的執事官員,不過是禮部、鴻胪寺、光祿寺,以及内務府的司官,從五月中開始,他們就從京城裡帶了大批工匠、物料,把“避暑山莊”布置得花團錦簇,喜氣洋洋。

    當然,還有京裡的名伶,早就傳齊了到熱河伺候,萬壽這一天,福壽園、一片雲和澹泊敬誠殿後三處戲台,一起上演。

    皇帝已有旨意,六月初九這一天:“裡外叉着唱,要尋常軸子雜戲共十八刻”,加上照例應景的開鑼戲,半天都唱不完。

     就這時候,欽天監也來湊興,專折奏報,八月初一日,“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同時繪圖呈覽。

    這是罕見的祥瑞,看來皇帝快要傳《四海升平》這出戲了。

     不過,皇帝到底還不是腦筋糊塗,見識淺薄,會陶醉于天象巧合上的昏庸之主,遇到這種情況,尊重家法,先查成例。

    查出嘉慶四年四月初一,也有此“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當時仁宗睿皇帝有一道上谕,說川陝戰事未平,不敢侈言符應,隻望早日平定,黎民複業,鋪陳祥瑞,近于驕泰,深為不取,此事“不必宣付史館,用昭以實不以文之至意”。

     皇帝覺得他祖父所說的這番話極好,命軍機傳谕内閣,就照這番意思“明發”,曉谕臣民。

    但天上的星象“以實不以文”,人間的繁華卻是以文不以實,萬壽的慶典,并不因“東南賊匪,未克殄除”而減少了繁文缛節。

    行宮内外,特别是内務府的官員,慶壽的情緒跟那幾天的天氣一樣地熱烈。

     六月初八暖壽,在福壽園賜食,是晚宴。

    六月初九萬壽正日,皇帝一早起身,先到供奉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禦容的綏成殿行禮,然後臨禦澹泊敬誠殿受賀。

     内設了鹵簿請駕,丹陛大樂,以皇子和親王、郡王為首,貝勒貝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文武大臣、翰詹科道,一律蟒袍補褂,各按品級序列,在禮部和鴻胪寺的官員鳴贊之下,雍容肅穆的“慶平”樂章之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慶賀大禮。

     午時賜宴,仍舊在福壽園。

    皇帝升座、賜茶、進膳、賜酒,不斷地奏樂、不斷地磕頭,等這些儀注完畢,個個汗流浃背,委頓不堪,最好回到私寓,解衣磅礴,好好涼快一下。

    無奈這是辦不到的事,賜宴以後,賜入座聽戲,回頭還有賜食、賜文绮珍玩,許多的榮寵,不能走也舍不得走。

     群臣如此,皇帝當然更難支持。

    他素性畏熱,一回到寝宮,脫得隻剩一身綢小褂褲,一面大啖冰鎮的水果,一面由四個小太監替他打扇,等積汗一收,又要了新汲的井水來抹身。

    這樣自然是痛快,但冷熱相激,卻非他的虛極了的身子所受得了的,頓時覺得鼻塞頭昏,胸頭有股說不出的煩悶。

     但是,他不肯把自己的不舒服說出來——有許多原因使得他不能說,大喜的日子召禦醫,不獨太掃興,更怕引起不小的驚疑揣測,所關匪細。

    而且他也不甘于這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日子在病中度過。

    完成殿行禮,澹泊敬誠殿受賀,福壽園賜宴,他認為那是他所盡的義務,要從此刻起,他才能慶祝他的生日,内務府為他細心安排的一切節目,他決不能輕易舍棄。

     就這時,小太監金環來請駕,說皇後和妃嫔,還有大阿哥、大公主都等着要替萬歲爺上壽。

     “知道了!”皇帝甚至都不傳禦藥房,隻在金豆蔻盒子裡取了些紫金錠、槟榔放在嘴裡嚼着。

    然後換了輕紗便衣,起駕去受妻兒家人的祝賀。

     在煙波緻爽的正屋中,皇後以次,所有的妃嫔都到齊了,珠冠鳳衣,一律大妝。

     大阿哥和大公主是早就被教導好了的,一見皇帝,便雙雙迎了上來跪安,用滿洲話恭賀吉祥。

    然後等皇帝升了座,皇後又領着妃嫔行禮。

    天氣酷熱,盛妝的後妃,被汗水蒸發得粉膩脂香,卻越顯得唇紅面白,分外嬌豔,好看倒是好看,皇帝卻于心不忍,吩咐一聲:“都去換了便衣吧!” 好在各人的宮女都帶着衣包,又多的是空閑不用的房屋,不妨就在附近更衣,隻有皇後回寝宮去換。

    懿貴妃自覺與衆不同,跟着皇後一起行動,到了中宮,打水抹汗,重新上妝,懿貴妃一面撲粉,一面對皇後小聲說道:“皇後瞧見了沒有,皇上的氣色不好!” “是累了!”皇後微皺着眉說,“偏偏天又這麼熱。

    ” “要勸皇上節勞才好。

    ” “怎麼節?阿彌陀佛,但盼沒有六百裡加緊的軍報吧!” “能有人替皇上分勞就好了。

    ” “誰啊?”皇後轉臉問道:“你說誰能替皇上分勞?” 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