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性?從事這樣的工作還有什麽決定性的事物?這真是一個充滿驚奇的下午。
大為引着她進入最裡面的房間,占地相當大,燈光通亮。
她立刻注意到對面牆壁挂着的那幅畫,沒多久就判定那是文藝複興時代的作品,大概出身與維也納畫派。
那是以蛋彩顔料繪成,畫面上充滿此類作品的光彩,非人工顔料所能及。
就在右下角,以羅馬風格的拉丁文寫着畫家的名字與作品标題:
《阿瑪迪歐的誘惑》,馬瑞斯。
她退後幾步,細心打量着畫作。
一群姿态曼妙的黑翼天使包圍住一個跪着的形體,一個褐發少年。
背後的天空橫越幾道拱門,以亮麗的金色顔料畫出雲彩。
大理石地闆的質感宛如攝影作品般的精确,幾乎可以摸得到那種冰冷感,撫觸到石頭上的紋路。
不過,人物的神容才是本畫的重點:天使的黑色羽翼與長袍都美侖美奂的描摹,男孩簡直栩栩如生!他的褐色眼睛從畫面往外凝視,皮膚帶着潮濕的質感,似乎即将開口說話。
這麽寫實的基調有點不像文藝複興時代的作品,人物的模樣充滿特色,而非空泛的理想形态。
天使的表情略帶譏諷,但又頗為苦澀;男孩的衣服畫的活靈活現,她竟然看得到上面的縫痕,袖口上的灰塵,此外還有一些零星背景,例如散落地面的落葉,擱置在一旁的畫筆。
『誰是馬瑞斯?』她從未聽過這個畫家,以往也沒有看過這種令人心神難安的意大利畫作,黑翅膀的天使……
大衛沒有答話,他指着畫面中的男孩:『仔細觀察他,雖然她不是你将要調查的焦點,但也是個重要的連結。
』
焦點?連結?她的注意力都被那幅畫給奪走了。
『噢,角落還有一些人類還顧,仿佛被什麽力量掃到一旁。
那又是什麽意思?』
『沒錯,』大衛喃喃的說:『通常你看到「誘惑」這個标題時,馬上會聯想到的是一群惡魔包圍着聖徒。
』
『沒錯,而且這幅畫的技巧也很難得。
』她越是瞪着它看,越發感到心神不安。
『你是從哪兒得來的?』
『好幾百年前,組織在維也納取得。
』大衛說:『就在一棟被燒毀的别墅内——順便一提,吸血鬼經常以火焰來對付同族的敵人。
《夜訪吸血鬼》當中,就有好幾場大火:當路易斯試圖殺死黎斯特時,他在城裡的那間屋子縱火;後來克勞蒂亞被害死,路易斯也燒毀了巴黎的吸血鬼劇院。
』
克勞蒂亞之死……借襲機伶伶打個冷顫,比較警醒起來。
『仔細觀察這張畫,我們現在的重點是這個少年。
』
阿瑪迪歐,意味着『愛慕神的人』,那孩子長得很漂亮,大約十六歲出頭,五官堅毅,但卻帶着奇異的哀懇表情。
大衛把某個東西放在她掌心上,她不情願的将視線從畫作那裡轉開,發覺自己看着的是一張十九世紀末期的小幅攝影作品。
看了好一會兒,她驚叫出聲:『那是同一個男孩子!』
『沒錯,而且是一張實驗之作。
』大衛說:『仔細留意,那張照片在日落之後拍攝的,原本應該無法顯像才是。
除了臉部之外,其他的部位都拍得很模糊。
』
『再看看這個吧。
』大衛又遞給她一本十九世紀的舊雜志,那種刊載許多小篇專欄與相關插畫的刊物。
畫面上又是同一個男孩,微笑着,那幅素描畫的很匆促。
『那篇文章寫的就是他,以及吸血鬼劇場。
那本英文雜志的出刊年份是一七八九年,比起書中的年代要早上八十年。
不過你可以發現報道所寫的是同一個少年。
』
『吸血鬼劇場……』她瞪着畫面上的褐發男孩看:『天呀,那不就是阿曼德,書中的那個主角?』
『完全正确,他似乎很喜歡那個名字。
這名字的意大利文就是阿瑪迪歐,後來他就一直使用那個名字的英文版本。
』
『慢一點,你的意思是說吸血鬼劇場也一直被我們的人觀察?』
『沒錯,檔案相當龐大,無數的卷志登錄着這劇場相關的谘詢。
我們還有這塊土地的所有權紀錄呢。
當《夜訪吸血鬼》問世以來,我們又找到另一個相關的連結。
劇場所有人登記的是黎斯特·狄·賴柯特這個名字,那個人在一七八九年買下那産業。
至於現在的所有者,是一個跟他同名的年輕男子。
』
『這些都已經得到确認?』
『檔案都在這裡,』大衛說:『以前與現在的産業權狀書,你可以觀察兩份文件的簽名。
黎斯特作什麽都是大手筆,就連簽名也簽了半張紙那麽大的空間,以他龍飛鳳舞的字迹。
我們要你帶着這些筆記的照片存檔到紐奧爾良,還有,這還有一張報紙新聞,記載着吸血鬼劇場被洗劫燒毀的事件,那正好是書中路易斯燒掉劇場的時候。
你得好好設想這些相關點,當然,得再仔細看一回這本小說。
』
那個周末,潔曦搭上前往紐?爾良的飛機。
她的任務是要去觀測、紀錄曾經出現與《夜訪吸血鬼》書中的場景地點,搜索土地權狀書、舊報紙、刊物——隻要是能夠印證那些角色确實存在的證據,都要确實掌握。
其實她并不真的相信,真有這些吸血鬼的存在。
一個聰明的小說家當然會充分運用各種有趣的曆史資料,編造成一本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