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蒙古兵團的知青,我會代你經常到醫院去探望你的女兒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他告訴那蒙古族少女:“我是你父親的朋友。
最好的朋友之一。
”除了她的父親,還從沒有另外一個人到醫院探望過她。
每次同病房的人被探望,她是那麼羨慕人家。
而從此她可以獲得一種情感滿足了。
北京對她來說,不再是舉目無親的城市了。
北京有她父親的“最好的朋友”,他答應她,會經常來看她。
還給她讀書,講故事。
能感受到這種關懷,對那患了絕症将不久于人世的蒙古族少女,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極其需要的。
一次他又去探望她,問她最想吃什麼?她說最想吃羊肉湯,而且立刻就想吃到。
他便走出醫院去買羊肉。
但他衣兜裡卻隻有柒角幾分錢,賣羊肉的個體攤位的攤嫌不值得一賣,不賣。
他隻好請求于人家。
人家聽他說完,默默操起刀,啪的一刀,砍下二三斤上好的羊肉,叫他拿走。
且不收他一分錢。
他困惑了,反而愣在那兒。
人家說:“我當年也是内蒙古兵團的知青。
善良的事,别叫你一個人做了。
有機會,我也願意做。
”
他有什麼不良企圖嗎?賣羊肉的也有什麼不良企圖嗎?做如此揣度的人,隻能是一種人——渾蛋透頂之人。
若讓小偷選總統的話,他們非常可能選扒手。
并且,他們非常希望,每位受尊敬的人,其實都曾有過溜門撬鎖的劣迹。
更非常希望,能從人類知識中,尋找到偷竊行為屬人類正當行為的根據。
因而無數名人的言論,被敗類奉為座右銘,是絲毫也不奇怪的事。
連真理有時也不能幸免遭到亵渎。
地獄并不在别處,正在每一個人内心裡。
所謂“聖界”也不在别處,也正在每一個人内心裡。
壞人是死不絕的。
正如好人是死不絕的。
我們常常被告誡,要防備壞人。
而這個世界,即使糟糕到極點,令人沮喪到極點,也起碼是一個好人和壞人一樣多的世界。
故“他人皆地獄”,起碼在一半意義上不是真理,而是心理變态者的呓語。
縱然這句話最先是尼采說的,也完全可以這樣認為。
在美國的一座城市裡,每到聖誕節,總有一位老人徘徊街頭,将一雙雙嶄新的溫暖的手套,贈送給不相識的、出門匆忙忘了戴手套的人們。
他這樣做已經整整十年。
當别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能給予人們一點兒微小的關懷,我感到一種心靈的莫大愉快。
”
他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精神病患者。
在美國的一座城市裡,有另一位老人于醫院裡将死去了。
他唯一的願望,就是死前能再見他在另一座城市的兒子一面。
院方雖然代他通知了,但他的兒子分明不能及時趕來。
在他彌留之際,主治醫生和護士走到了他的床邊。
他以為是他的兒子來了,緊緊抓住主治醫生的一隻手,說:“親愛的孩子,你不知我有多麼想念你……”護士要将他的手和主治醫生的手分開,而被主治醫生用表情制止了。
主治醫生說:“親愛的爸爸,我愛你!原諒我來遲了!……”他示意護士搬一把椅子給他。
他在老人床邊坐下了,就那麼被老人緊緊抓住一隻手,從午夜到黎明,從黎明到天黑,坐了近二十個小時,直到老人那隻手,自然地垂下……
這幾件事,不是小說,是真人真事。
人間自有溫情在。
人間永遠自有溫情在。
人内心裡如果沒有的東西,走遍世界也無法找到。
善善惡惡,善惡疊現,世界從來就是這個樣子。
信奉“他人皆地獄”的人,是很可憐的人。
因為他的心,像木炭。
吸收一切世間美好的溫馨的情感,卻體會不到那一種溫馨那一種美好,仍像木炭。
這樣的人,我認為,是不值得給予他們什麼關懷和幫助的。
即使他們在請求于你甚至乞求于你的時候,内心裡也是陰暗的,也是對他人懷有敵意的。
尤其是,對那些張口閉口“他人皆地獄”的人,萬勿引以為友。
避開他們,要像避開毒蟲一樣。
因為,真的可能對他人構成地獄之險惡的人,正是出在他們那些人之中。
這是我的人生經驗,也是我對一切善良人的忠告。
謂予不信,你睜大眼睛,仔細觀察你周圍的人,聽聽究竟誰在那裡張口閉口說“他人皆地獄”。
你不難得出結論,那些人,恰恰是些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