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來!”開始我是面向小河,背朝觀衆的。
心裡雖然很窘,但後背不長眼睛,還勉強可以裝得若無其事。
我沒聽她的。
“把身子轉過來!”汗珠又滴落在我的赤背上。
我仍裝聾。
圍觀者中有人說:“嘿,叫你把身轉過來呢!”裝聾是不行了。
到了這時刻,也隻有任人擺布。
我将前胸轉向了圍觀者們——哇,竟圍了四五十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姑娘小媳婦占了半數。
她們是最愛逛早市的嘛!她們仿佛是在小劇場裡看話劇似的。
“擡頭!别低着頭!……”我真是羞臊極了,擡頭的同時,閉上了眼睛……
“這個男人,真瘦得可憐!”“嘻嘻,你可憐人家啦?”“去你的!”是兩個年輕女性的竊竊私議。
“那坐着的,說不定是‘托兒’吧?”“我看像是。
不是‘托兒’,誰會光了膀子在這種地方奉獻自己……”是兩個男人的聲音。
我想,那理發師傅,或曰氣功師傅,肯定也是聽到了的。
但和我比起來,她當然不甚在乎……
“嘿!嘿!嘿!……”
她叫得更亮了。
還問:“怎麼樣?脖子靈活些了嗎?”
我恨不得馬上結束,連連說:“靈活多了靈活多了!”
“胳膊呢?……”
“也靈活多了!”
“沒有真功夫,也不在這兒亮相!哪位同志要也有什麼肩周炎、頸椎病、腰酸腿疼的,處理完了這一位,信得過我,就請坐……”
我足足被圍觀了二十多分鐘。
是經我一再請求,才宣告結束的。
在她,大概希望時間長一些,我會多給些錢吧?而我兜裡隻帶了十元錢,全給她了。
她沒認為多,可也沒表示少。
望着她挂着汗珠的臉,我覺得,她也畢竟為我活動了二十多分鐘筋骨。
就算她不會氣功,也應該認為她是靠“誠實的勞動”掙了我十元錢。
而且,脖子和肩,經人大大地活動一番,就是靈活多了,痛苦也自覺少了些……
我從小長到四十四歲,被圍觀的經曆并不多。
那一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體會。
我想,一個人活在世上,少則活五六十年,多則活七八十年,大約總難免是要被人圍觀幾次的吧。
有些被圍觀的經曆,盡管不是面對面的,但人若被置于那麼一種社會境地,感受和我肯定是一樣的。
于是我進而聯想到了“文革”,畢竟,我沒有被剃鬼頭,塗鬼臉,戴高帽,挂牌子,遊街……設身處地,我真的很敬佩當年經曆過并忍受過來了的人們。
對于沒有忍受過來,以死自行“結束”的人們,頓時充滿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同情……
無論大小,人是要有一些特殊體會的。
有特殊體會,才有特殊感受。
才會對别人,多幾分理解,多幾分仁義啊!
所謂小說之創作,将越應是平凡的、普通的、樸素的事。
隻不過,更要靠誠實的叙述和有個性的文學語言……
心靈的花園
誰不希望擁有一個小小花園?哪怕是一丈之地呢!若有,當代人定會以木栅圍起。
那木栅,我想也定會以個人的條件和意願,擺弄得盡可能地美觀。
然後在春季撒下花種,或者移栽花秧。
于是,企盼着自己喜愛的花兒,日日地生長、吐蕾,在夏季裡姹紫嫣紅開成一片。
雖在秋季裡凋零卻并不憂傷。
仔細收下了花籽兒,待來年再種,相信花兒能開得更美……
真的,誰不曾懷有過這樣的夢想呢?
都市寸土千金,地價炒得越來越高。
擁有一個小小花園的希望,對尋常之輩不啻是一種奢望,一種夢想。
某些副部級以上的幹部,而且是老資格的,才有可能把希望變成現實。
于是令尋常之人羨眼乜斜。
我想,其實誰都有一個小小花園,誰都是有苗圃之地的,這便是我們的内心世界。
人的智力需要開發,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開發的。
人和動物的區别,除了衆所周知的諸多方面,恐怕還在于人有内心世界。
心不過是人的一個重要髒器,而内心世界是一種景觀,它是由外部世界不斷地作用于内心漸漸形成的。
每個人都無比關注自己及至親至愛之人心髒的健損,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終日。
但并非每個人都關注自己及至親至愛之人的内心世界的陰晴,己所無視,遑論他人?
我常“侍弄”我心靈的苗圃。
身已不健,心倘尤穢,又豈能活得好些?職業的緣故,使我慣對自己和他人的心靈予以研究。
結論是——心靈,亦即我所言内心世界,是與人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的。
故保健專家和學者們開口必言的一句話,不僅僅是“身體健康”,而且是“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