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首頁
    災難之後,當活人們确信眼下是安全的且沒什麼後顧之憂了,首先想到的是對死人的責任。

    悲痛也總是在這時才表達得淋漓盡緻。

    悲痛歸悲痛。

    活人們打發死人們到另一個世界去的章程,卻從來都是靈活機動,速辦速決的。

     一具具屍體被投入海中。

     人們全都站立在漂浮的“海岸線”邊上,凄凄慘慘地與死人們的靈魂告别。

     哭聲又一次震撼整座浮城——不,震撼着這漂浮在海洋上的廢墟之地。

     然而一種無比奇異而宏大的景觀,很快地,便以它的雄偉氣勢,抑制住了人們的哭聲,使人們的目光不得不關注到它,并發出怵極詫絕的驚訝: “那是什麼?那是什麼!” “媽呀,冰山!” “噢……老天爺啊,我們漂到北極了麼!” “完了,完了,完了!都完了!” 幾海裡外的海洋上,仿佛天造地設,鬼斧神工地矗立着冰的屏障。

     不,那分明是冰的長城! 望不到從哪裡開始,也望不到在哪裡終止。

    隻不過沒有城垛,沒有烽火台。

    但比任何一段長城要長得多,比任何一段長城要高得多。

    其巍峨險峻,亦非任何一段長城所能類比!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銀輝燦燦。

    雖隔幾海裡外,仍刺得人眼目為之難開!海洋由于受到阻擋,在它的“城”基下發洩着大的憤怒!恰如“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裡觸龍門”。

    亂流争迅湍,撞碎仕琉璃,高濤蹴天浮,指顧雪成堆。

    那一種固若金湯,堅不可摧,直可叫做“無邊天作岸,有力浪攻山”! “是……海市蜃樓吧?” 那當然不是海市蜃樓! 那是高聳于海洋上的,一個無可争議的現實。

    一個光芒萬丈的現實。

     在它的後面,便是這座浮城上的人們為之所憎為之所憂為之所喜為之所亢奮為之曾各踞一方固守陣地為之曾誓言铿锵似乎真的要戰鬥到底的九州島。

     它是日本用高科技之電子冷在海上築起的護島之牆! 雖然,日本的史學家們,考古學家們,越來越認為,大和民族極可能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支脈,日本人的血管裡極可能都流着中國人的血,在日本國土上,有越來越多的熱衷于“尋根”的日本人虔誠地朝拜徐福廟,但一下子真的有一座徹底變成了廢墟的中國城市從海洋上漂到門戶前,他們便不免惶恐了。

    尤其是,他們的人造衛星将這座中國城市的混亂情況早已傳播給他們了。

    有關專家經過分析、讨論和辯論,感到這座城市上的中國人的心理,普遍的狀态是三分正常七分不正常,都需要看心理醫生。

    他們害怕這些中國人心理上的混亂情況,甚于害怕這座城市本身的混亂情況。

    這麼多這麼多心理狀态三分正常七分不正常的中國人,忽然都如不速之客,不邀自至,将如群蝼群蟻般地卷入門戶,進而遍布東京、大阪、名古屋,遍布一切日本大小城市的話,那對于日本來說,将是多麼的不堪設想啊!他們簡直是有些如臨大敵了!整個日本都為之忐忑不安。

    他們沒有那麼多盤子供如許多中國人刷,也心疼那麼多日元可能将被如許多中國人掙了去。

    财經專家們的預算表明——每年可能被如許多中國人掙了去的日元,是一個會使日本舉國上下為之驚悸的天文數字!何況他們根本就不相信,把“掙資本主義的錢”做為口号的中國人,絕不可能心甘情願安分守己地老在日本刷盤子。

    一旦如許多中國人覺得刷盤子刷膩了的時候,可該怎麼對付呢?他們推斷出,這座變為廢墟之地的浮城上的中國人,三分之二都有過當“紅衛兵”和“造反派”的曆史。

    于是研究過這段中國曆史的日本專家,引用毛澤東那句著名的語錄“曆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對他們的國家敲響警鐘。

    于是他們想到了秦始皇定國安邦的老辦法…… “看啊,看啊,那又是什麼?” “電視塔!那是電視塔!” 浮城上的中國人們,又出乎意料地發現了新目标。

    不錯,那是電視塔。

    九州島的電視塔。

    日本的電視塔。

    它的高聳入雲的頂端,露在冰之長城的上邊。

    當然的,也是在後邊。

    正如九州島在冰之長城的後邊一樣确鑿無疑。

    正如日本在冰之長城的後邊一樣确鑿無疑。

     “同胞們,九州島到啦!日本到啦!我們最後的碼頭最後的停泊地到啦!” 一個人欣喜若狂,張揚着雙臂,像一匹撒歡兒的馬駒子似的,在人群中奔竄歡呼。

     卻再沒有另一個人跟他一齊高興,一起歡呼。

    誰都明白了——冰之長城,将這座變為廢墟的浮城和九州島和日本隔開了。

    盡管已在日本的門戶前,而日本不可到也!日本的盤子不可刷也!日元不可掙也!同時也即意味着,企圖經由日本進而到别國的打算成為夢想成為泡影了!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等等其他國家的盤子也不可刷也!美元、英鎊、法郎、澳币等等其他國家的錢也不可掙也!另一種活法雖心向往之而不實際也!另一種前途雖近在咫尺而不可追求也! 人們一群群臨海伫立在浮城的城邊上,一個個目光呆滞,神情木讷。

    仿佛集體的中風不語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