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首頁
     “剛才的聚會非常好。

    ”我說。

     “你覺着飯菜可口,是吧?我告訴過她,如果想和作家們來往,就得請他們吃好的。

    ” “真是絕妙的主意,”我答道,“可她為什麼要和作家來往呢?” 沃特芙德小姐聳了聳肩。

     “她覺得他們有意思。

    她想跟随潮流。

    我看她頭腦簡單,真可憐,她認為我們都很好。

    反正,她喜歡請我們吃飯,我們對吃飯也不反感。

    我喜歡她,不外乎這一點。

    ” 現在想來,在那些攀附名流的人當中,斯特裡克蘭夫人算是最單純的了,這些人為了捕獲獵物,往往挖地三尺,從漢普斯蒂德注23高高的象牙塔,一直到夏納步道最寒酸的地下室。

    年輕時,斯特裡克蘭夫人住在甯靜的鄉下,沉浸在穆迪圖書館的書海之中,不但讓她讀到了不少浪漫故事,更有倫敦這座大城市的羅曼史。

    她始終熱衷閱讀(這在他們這類人中很少見,他們大多數,對作家比對作家的著作、對畫家比對畫家的畫作更感興趣),在幻想中,她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小天地,并生活其中,感到日常世界所不可能享有的自由。

    當她和作家們結識,她有一種感覺,仿佛過去隻能隔着腳燈注24遠遠望着的舞台,現在親身站在上面。

    她看着他們粉墨登場,好像自己的生活也因此擴大,因為她不僅款待他們,而且闖進了他們重門深鎖的幽暗世界。

    對于他們遊戲人生的信條,她認為無可厚非,但她一點兒也不想按他們的方式生活。

    這些人道德倫理上的怪癖,正如他們的奇裝異服、荒唐思想一樣,讓她覺得非常有趣,但是,對她自己安身處世的原則,卻毫無影響。

     “斯特裡克蘭夫人有先生嗎?”我問。

     “有啊。

    他在城裡做事。

    我想是個證券經紀人吧。

    非常無趣。

    ” “他們感情好嗎?” “兩人相敬如賓。

    如果你在他們家吃晚飯,會見到他。

    但她很少請人共進晚餐。

    他不愛講話,對文學藝術毫無興趣。

    ” “為什麼漂亮的女人總是嫁給無趣的男人?” “因為有腦子的男人不娶漂亮的女人。

    ” 我想不出有什麼要說的,于是轉移話題,想知道斯特裡克蘭有沒有孩子。

     “有,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

    都在上學。

    ” 這個沒什麼好說。

    我們又聊起别的來。

     注20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倫敦市的一個行政區。

     注21惠斯勒(Whistler,1834-1903),美國畫家,代表作品有銅版畫《法國組畫》、肖像畫《母親》及組畫《泰晤士河》等。

     注22威廉·莫裡斯(WilliamMorris,1834-1896),19世紀英國設計師、詩人,他設計、監制或親手制造的家具、紡織品、花窗玻璃、壁紙以及其他各類裝飾品引發了工藝美術運動,一改維多利亞時代以來的流行品味。

     注23漢普斯蒂德(Hampstead),英國倫敦西北部的舊自治市,現為卡姆登的一部分。

     注24腳燈(footlights),在舞台口地面安裝的燈,又稱腳光,與頂光正相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