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荒诞创作 基里洛夫

首頁
    情洋溢,有條理而易感動。

    從超人那裡,他隻得到邏輯和固定理念,從世人那裡則得到一切情調。

    然而正是他泰然地高談他的神性。

    不是他瘋了,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瘋了。

    所以使他急躁的倒不是自大狂的幻覺。

    而這一次,按本義去理解詞語恐怕是要鬧笑話的。

     基裡洛夫本人幫助我們理解得更好。

    對斯塔夫羅欽提的一個問題,他明确回答,他指的不是一種神人[8]。

    大概可以設想那是出于把自己與基督區别開來的考慮。

    但實際上要把基督附屬于他。

    這不,基裡洛夫想出個念頭,基督死的時候并沒有回到天堂

    于是他明白,基裡洛夫受酷刑是沒有用處的。

    工程師說:“自然法則使基督在謊言中生活,并為一種謊言而去死。

    ”[9]僅僅在這個意義上,基督完全體現了全部人類悲劇。

    基督是完人,是實踐了最荒誕狀況的人。

    那就不是神人,而是人神了。

    就像他那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被釘到十字架上,都可以受騙上當,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人神了。

     由此看來,上面涉及的神性完全是人間的。

    基裡洛夫說:“我的神性标簽,已找了三年,原來是獨立。

    ”[10]從此以後,人們意識到基裡洛夫式的前提意義:“假如上帝不存在,我便是神祇。

    ”成為神祇,隻不過在這個地球上是自由的,不為永垂不朽的生靈服務。

    當然,尤其是從這種痛苦的獨立中得出所有的結論。

    假如上帝存在,一切取決于上帝,我們對上帝的意志絲毫不能違抗;假如上帝不存在,一切取決于我們[11]。

    對基裡洛夫來說,如同在尼采看來,抹殺上帝就是自己成為神明,這等于在人間實現《福音書》所說的永恒生命[12] 但,假如這種形而上的大逆不道足以使人完善,為什麼還要加上自殺?為什麼獲得自由之後還要自絕離世?這是矛盾的。

    基裡洛夫心裡很明白,他補充道:“假如你感覺到這一點,你就是沙皇,就遠離自殺,你就光宗耀祖了。

    ”[13]但世人蒙在鼓裡,感覺不出“這一點”。

    如同普羅米修斯時代,世人滿懷盲目的希望[14]。

    他們需要有人指路,不可沒有說教。

    所以,基裡洛夫必須以對人類之愛去自殺。

    他必須向他的兄弟們指出一條康莊大道,一條艱難的路程,而他是第一個踏上這條道路的。

    這是一種符合教學法的自殺。

    為此,基裡洛夫自我犧牲了。

    假如他被釘在十字架上,他就不會是受騙上當的。

    他仍然是人神:确信沒有前途的死亡,滿懷合乎福音的悲怆。

    他說:“我呀,是不幸的,因為我不得不确認我的自由。

    ”[15]但他死了,世人終于覺醒了,可這個世間的沙皇多得不得了,人類的榮光普照人間,基裡洛夫的手槍聲将是最高程度革命的信号。

    這樣,不是絕望把他推至死亡,而是衆人對他的愛。

    使一場難以形容的精神冒險在血泊中告終之前,基裡洛夫說了一句話,古老得像世人的痛苦:“一切皆善。

    ” 因此,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自殺的主題确實是個荒誕主題。

    在進一步深入之前,讓我們僅僅指出基裡洛夫也跳進其他人物,又由他們接手展開新的荒誕主題。

    斯塔夫羅欽和伊凡·卡拉瑪佐夫在實際生活中操作荒誕真理。

    基裡洛夫之死使他們得以解放。

    他們試圖成為沙皇。

    斯塔夫羅欽過着一種“調侃的”生活,人們對此相當清楚。

    他在自己的周圍掀起仇恨。

    然而,這個人物的關鍵語在他的告别信中:“我對什麼都恨不起來。

    ”他是處于冷漠中的沙皇。

    伊凡也是,因為拒絕放棄具有精神的王權。

    像他兄弟那些人以他們的生活證明,要信仰就得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