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西弗神话

首頁
    諸神判罰西西弗,令他把一塊岩石不斷推上山頂,而石頭因自身重量一次又一次滾落。

    諸神的想法多少有些道理,因為沒有比無用又無望的勞動更為可怕的懲罰了。

     假如相信荷馬的說法,西西弗是最明智最謹慎的凡人。

    但按另一種傳說,他卻傾向于強盜的勾當。

    我看不出兩者有什麼矛盾。

    有關他在地獄作無用勞動的原因,衆說紛纭。

    首先有人指責他對諸神有些失敬。

    他洩露了諸神的秘密。

    阿索波斯[1]的女兒埃癸娜讓朱庇特[2]劫走了。

    父親為女兒的失蹤大驚失色,向西西弗訴苦。

    西西弗了解劫持内情,答應把來龍去脈告訴阿索波斯,條件是後者要向哥林多[3]小城堡供水。

    他不願受上天的霹靂,情願要水的恩澤,于是被打入地獄。

    荷馬還告訴我們,西西弗事先用鐵鍊鎖住了死神。

    普路托[4]忍受不住自己帝國又荒涼又寂靜的景象,便催促戰神将死神從勝利者的手中解脫出來。

     也有人說,西西弗死到臨頭,還要冒冒失失考驗妻子的愛情。

    他命令妻子将其屍體抛到廣場中央示衆,但求死無葬身之地。

    後來西西弗進入地獄安身,但在那裡卻受不了屈從,與人類的愛心太相違了,一氣之下,要求回人間去懲罰妻子,普路托竟允準了。

    一旦重新見到人間世面,重新享受清水、陽光、熱石和大海,就不肯再返回黑暗的地獄了。

    召喚聲聲,怒火陣陣,警告頻頻,一概無濟于事。

    西西弗面對着海灣的曲線、燦爛的大海、大地的微笑,生活了多年。

    諸神不得不下令了。

    墨丘利[5]下凡逮捕了大膽妄為的西西弗,剝奪了他的樂趣,強行把他押回地獄,那裡早已為他準備了一塊岩石。

     大家已經明白,西西弗是荒誕英雄。

    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

    他對諸神的蔑視,對死亡的憎恨,對生命的熱愛,使他吃盡苦頭,苦得無法形容,因此竭盡全身解數卻落個一事無成。

    這是熱戀此岸鄉土必須付出的代價。

    有關西西弗在地獄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獲。

    神話編出來是讓我們發揮想像力的,這才有聲有色。

    至于西西弗,隻見他憑緊繃的身軀竭盡全力舉起巨石,推滾巨石,支撐巨石沿坡向上滾,一次又一次重複攀登;又見他臉部繃緊,面頰貼緊石頭,一肩頂住,承受着布滿黏土的龐然大物;一腿蹲穩,在石下墊撐;雙臂把巨石抱得滿滿當當的,沾滿泥土的兩手呈現出十足的人性穩健。

    這種努力,在空間上沒有頂,在時間上沒有底,久而久之,目的終于達到了。

    但西西弗眼睜睜望着石頭在瞬間滾到山下,又得重新推上山巅。

    于是他再次下到平原。

     我感興趣的,正是在回程時稍事休息的西西弗。

    如此貼近石頭的一張苦臉,本身已經是石頭了。

    我注意到此公再次下山時,邁着沉重而均勻的步伐,走向他不知盡頭的苦海。

    這個時辰就像一次呼吸,恰如他的不幸肯定會再來,此時此刻便是覺醒的時刻。

    他離開山頂的每個瞬息,他漸漸潛入諸神洞穴的每分每秒,都超越了自己的命運。

    他比所推的石頭更堅強。

     這則神話之所以悲壯,正因為神話的主人公是有意識的。

    假如他每走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那他的苦難又從何談起呢?當今的工人一輩子天天做同樣的活計,其命運不失為荒誕。

    但他隻有在意識到荒誕的極少時刻,命運才是悲壯的。

    西西弗,這個諸神的無産者,無能為力卻叛逆反抗,認識到自己苦海無邊的生存狀況,下山時,思考的正是這種狀況。

    洞察力既造成他的煩憂,同時又耗蝕他的勝利。

    心存蔑視沒有征服不了的命運。

     就這樣,下山在有些日子是痛苦的,在有些日子也可能是快樂的。

    此話并非多餘。

    我想像得出,西西弗返回岩石時,痛苦才方開始呢。

    當大地萬象太過強烈地死纏記憶,當幸福的召喚太過急切,有時憂傷會在人的心中油然升起:這是岩石的勝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