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伊利亚·布鲁什的乘客

首頁
    多瑙河領航員--第三章伊利亞-布魯什的乘客 第三章伊利亞-布魯什的乘客 這趟順多瑙河而下的漂流終于開始了。

    伊利亞-布魯什将要穿越一個公國,即巴登公國;兩個王國: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兩個帝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以及霍恩佐輪、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三個公侯國。

    這位獨樹一幟的漁夫用不着擔心這二千七百多公裡的旅程會帶給他絲毫的勞頓,多瑙河的水流将負責把他推載到入海口。

    河水的流速約是每小時一哩多,即平均每天五十公裡左右,隻要途中不出意外,兩個月就可以結束旅行。

    而布魯什又有什麼理由耽擱呢? 他駕駛的是一艘平底小漁船,船身長約十二尺,中腹寬四尺。

    船首拱起圓形的遮篷,可供兩人栖身。

    船篷下面,兩側靠船舷各擺着兩隻木箱,裡面裝着主人的全部的衣物,不過也就那麼幾件,合上箱蓋便可做為床鋪。

    船尾還有一隻箱子,權充凳子坐坐,裡面裝的是各種炊具。

     勿庸贅言,船上還配備有一個真正的漁夫所需的全部漁具。

    伊利亞-布魯什可不能将這些設備省掉。

    因為,他那天在大賽頒獎會上曾向同事們宣布,在這趟旅行的全程,他都完全靠釣魚維持自己的生活,或者以魚為食,或者把釣來的魚賣掉換成現錢,買些其他的菜來吃,這才不算違背他的初衷。

     為此,每到傍晚,布魯什将去城市賣魚。

    而在多瑙河的兩岸,隻要說出他的名字,不愁沒有主顧。

     第一天便是這樣過去的。

    然而,如果有人能一直注視着布魯什,那他必定會十分驚奇地發現,這位多瑙河協會的冠軍似乎對釣魚并不那麼熱心,但如果按他的計劃,釣魚本是他進行這次離奇旅行的唯一理由。

    當他确信沒有人看得見他時,便急忙放下釣竿,躁起漿橹,全力地劃船,仿佛一心隻想加快小船前進的步伐。

    相反,一旦岸上出現了看熱鬧的人,或者遇到一個船夫,他便立即抓起漁具。

    由于他的技藝高超,很快就釣上來一條條鮮活的肥魚,博得觀衆的陣陣喝彩。

    然而,隻要河岸上的地形變換擋住了别人的視線,船夫轉了個彎消失後,他便馬上握起船槳,給沉重的篷船在水流推動的基礎上添加新的動力,使船行進得更快了。

     這位看來,布魯什是不是有某種原因,想縮短這次旅行的時間呢?可是,沒有誰逼他進行這樣的旅行呀:不管是怎麼回事,他行進的速度總的來說是相當快的。

    上遊地區的水流速度比以後的河段快得多,小船在湍急水流的推動下,再加上他一有機會就搖上幾橹,所以每小時可以前進八公裡,甚至更多。

     船行過了幾個無名小鎮,又将杜特林根抛在後面。

    跨過這座小城時,盡管岸上有不少崇拜者揮手示意邀他靠岸歇息歇息,布魯什還是委婉謝絕了,不願中斷他的漂流。

     下午四時許,他到達弗裡丁根附近,離出發地已有四十八公裡之遙。

    他自己可真不想在那兒停靠,就像前面幾個小鎮都沒有靠岸一樣,但實在難卻當地居民的盛情。

    他一出現,好幾條小船就從岸邊駛來,船上的人們不停地喊着“嗬呵,嗬呵”,把這位光榮的桂冠獲得者團團圍住。

     布魯什彬彬有禮地向他們靠過去。

    再說,他也要找個地方把他陸續釣來的魚兒賣掉。

    他的網兜裡有-魚、烏鲂魚、鲋魚、刺魚,還有不少人們特别喜歡的鲻魚,都是鮮活鮮活的。

    顯然,他一個人無論如何也吃不掉這麼多魚。

    再者,即便他想獨自享用這份成果也是不行的,來買他魚的人可真多!他一停下來,便有五十多個巴登人擁上前圍住他,喊着他的名字,向這位多瑙河協會的冠軍緻意。

     “喂!到這邊來,布魯什!” “來杯啤酒吧,布魯什!” “我們買您的魚,伊利亞-布魯什先生!” “這條給我,二十個克萊澤①怎麼樣?” ①克萊澤是德國舊輔币名。

     “那一條,我出一盾!” 釣魚冠軍不知該回答誰才好,他的魚很快就變成了一堆現銀。

    如果從河源到河口,公衆都能保持這種熱情,他的賣魚所得加上在賽的獎金,就是一筆不小的财富了。

     他有什麼理由不這麼繼續下去呢?人們無疑會争先恐後地搶購他釣來的魚,從他手裡得到一尾魚,難道不是莫大的榮幸嗎?事實上,他絕對用不着挨家挨戶地尋找買主,一上岸,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