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北极实验协会”向新、老大陆发公告

首頁
    大海一樣嘩嘩地流進了社會銀行。

     北極地區将拍賣給出價最高者。

    當這一新聞——奇聞——到處傳播時,自然會嘩然。

    此外,對北極地區的公開認購還沒有開始,要想獲得這塊土地,就得先付一筆定金。

    至于買主買了它作什麼用途,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開發北極地區!這念頭隻能出自于瘋人的腦袋。

     然而,這回的計劃決不是兒戲。

     一份《告全世界民衆書》分發給了新、舊大陸的新聞界,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洲的報紙同時刊登了有關消息,有關人士甚至還要求進行利弊調查。

    《紐約先驅報》最早獲得該文件,因此衆多的訂戶在11月7日便讀到了以下的通告。

     告全世界民衆書位于北緯84°以外的北極地區,因不曾進行探查,尚未開發。

     誠然,各國航海家在下列緯度标注了最遠點: 82°45′,西經28°,斯匹次卑爾根以北,1847年7月英國人帕裡涉足于此: 83°20′28″,西經50°,格林内爾地以北,1876年5月, 約翰·喬治·内爾斯爵士的英國探險隊員馬坎涉足于此: 83°35′,西經42°,内爾斯地以北,1882年5月,格裡利中尉領導下的美國探險隊隊員洛克伍德和布雷納德涉足于此; 可以認為,從84°緯線到北極的地區,橫跨六度,現為世界共有。

    然而,根據法律,任何地區也不能永遠保持 共有狀态,美利堅合衆國遵循法律,決定促動這一地區的轉讓。

     新成立于巴爾底摩的“北極實驗協會”,是美國聯邦的官方代表。

    本公司将按法律程序獲得以上地區的開發權。

    據法定條款,該地區無論是被終年不化的雪覆蓋着的、還是夏季冰雪融化能顯露出的陸地、島嶼、岩礁、河流、湖海等不動産,均為本公司之絕對所有。

     無論地理和氣候發生任何性質的變化,對該地區的所有權永不失效。

     希新、舊大陸居民周知,各國均可參加拍賣,物歸最後出價最高的競買者。

     拍賣日期和地點:12月3日,美利堅合衆國馬裡蘭州巴爾底摩拍賣大廳。

     不盡事宜,請緻函巴爾底摩高街93号“北極實驗協會”,臨時代理人威廉·斯·福斯特。

     您認為此公告荒誕無稽?就算是吧。

    不過,就其坦誠和明确而言,我想大家也不會說它無懈可擊。

    再說聯邦政府已特許開發北極,隻等拍賣一開張,它就可成為該地區名符其實的主人了。

    還有什麼比這更嚴肅的事嗎? 總之,一時間議論紛紛。

    有的說那不過是又一個沒影子的瞎話,又一個美國牛皮吹破天罷了。

    另外卻有一些人認為,這項提議值得認真考慮。

    他們特别強調的是:新公司從沒提過要公衆掏腰包,以便把傻瓜們的美鈔、彙票、金銀搬進自己的銀櫃;他們不過是自己有錢自己花,用自己的資金買北極不動産罷了。

     對那些無比精明的人,這家公司隻需申辯自己作為第一占領者的權力,就可以獲得将要拍賣的地區。

    可問題也就在這裡。

    迄今為止,北極還是一塊人類的禁地。

    況且,如果美國真的成 為該地區的獲得者,它的特許權享有者們希望持有手續完備的合同,以避免将來有人對自己的權利提出異議。

    買賣人小心謹慎情有可原。

    而且是這麼大一樁買賣,法律上有多小心都不為過。

     此外,文件中有一條涉及未來的條文,可以使人們做出各種互相矛盾的解釋。

    最敏銳的頭腦也無法弄清其确切含義。

    最後條款規定:“無論地理和氣候發生任何性質的變化,對該地區的所有權永不失效。

    ”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預示着什麼可能性呢?地球,尤其是要拍賣的區域裡,怎麼會發生地理上或氣候上的變化呢? 某些頗有頭腦的人說:“顯然,其中必有緣故!” 各種五花八門的解釋,既鍛煉了一些人的洞察力,又刺激了另一些人的好奇心。

     費城《萊傑報》對此開了個玩笑: “北極地區的未來占有者想必得悉,經過計算,一顆硬核慧星不久将與地球相撞,其沖力将引起該條款所說的地理和氣候變化。

    ” 句子較長,很有點科技文章的味道。

    但并不說明任何問題。

     而且這類與慧星相撞的可能性,也不會被有頭腦的人所接受。

    總之,占有者是不會去考慮這類虛無缥缈的假設的。

     新奧爾良《三角洲報》問道:“是不是新公司靈機一動,想到歲差①會導緻有利于開發此地的變化?” 《漢堡人記者報》指出:“既然歲差運動正改變着地軸的平行線,那麼發生這種變化是完全可能的。

    ” 巴黎《科學雜志》答道:“确實,阿德馬爾在《海洋的變遷》一書中曾經提出,歲差與地球軌道大軸的運動相結合,可能在幾個世紀中逐漸改變地球的平均溫度和地球兩極的積冰數量。

    ” 《愛丁堡雜志》反駁說:“這卻未必,即使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使織女星變成北極星,北極氣候要發生變化也得一萬二千年。

    ” 哥本哈根《達格布萊德報》駁斥說:“那麼,一萬二千年以後才是投資的好時機。

    在此以前,休想讓我們白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