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北极是否有煤?

首頁
    蘭是新大陸的延伸,格棱蘭肯定附着美洲……” “像馬身上的馬頭。

    ”唐蘭少校的秘書指出,“在格陵蘭土地上探險的時候,諾登斯奧爾德教授認出了沉積層,那是由砂岩和片岩構成的,中間含有褐煤,那裡有大量植物化石。

    僅在迪斯科一地,丹麥人斯托恩斯特魯普就發現了七十一處礦苗,上面布滿了植物化石,肯定是厚度很大的植物遺迹。

    這些植物曾密布北極周圍。

    ” “再往上呢?”迪安·圖德林克問。

     “往上,朝北再更遠一些,”少校說,“有,有人親眼見到了煤,而且似乎俯拾即是。

    既然這些地區的地表到處都有煤,那麼可以斷言,地殼深處也有煤。

    ” 唐蘭少校說得對。

    他太了解北極的地質構造了,所以對北極不屬于英國怒火填膺。

    如果不是發現酒店的常客們在偷聽他的談話,他可能還要長篇大論地說下去。

    他和迪安·圖德林克都明白,在這種場合應該謹慎一些,少說為佳。

    圖德林克最後說: “有件事你不覺得奇怪嗎?唐蘭少校。

    ” “什麼事?” “在這個問題上,應有工程師或至少有航海家出場,因為事關北極及其煤藏。

    但是領頭的卻是炮手!” “對,”少校答道,“這事确實令人迷惑!” 每天早晨拿起報紙,人們會發現各家都登有談論煤炭資源的文章。

     “煤炭資源?是真的嗎?”《鐵圈球報》問道。

    該報為英國批發貿易考慮,發表了一些氣勢洶洶的文章,大批特批北極實驗協會的論點。

     “是真的!”巴比康主任的堅定支持者查爾斯頓《每日新聞》的編輯們回答:“1875年至1876年,内爾斯上尉在82°緯線上發現,沉積地層有很多中新世植物化石,如楊樹、山毛榉、鐵線蓮、榛和針葉樹等。

    ” “1881年至1884年,”《紐約箴言報》科學編年史家補充說:“在格裡利中尉遠征福蘭克林夫人灣的時候,我國的國民不是曾經在離康格堡不遠的‘河流’灣發現了煤層嗎?帕維博士曾正确地指出,這些地方決不缺乏煤炭礦床。

    那是神奇的大自然的佳作,為的是有朝一日用來抵禦冰川的嚴寒。

    ” 大膽的美國發現者的權威性意見一列舉,巴比康主任的對手便無言以對。

    因此,“懷疑”派在“肯定”派面前占了下風。

    是的,肯定有!而且很多。

    北極有寶貴的燃料,就埋藏在昔日樹高草肥地區的肚子裡。

     “懷疑”派在北極地區的煤炭問題上敗北了。

    然而,他們并不氣餒,從另一個問題上卷土重來,尋找進行報複的機會。

     一天,唐蘭少校在炮手俱樂部大廳裡挑起一場口頭辯論。

    他當面鑼對面鼓地對巴比康主任說:“好吧,我承認北極有煤。

    肯定這一點也行。

    在貴公司獲得的地方有煤,那你們快去開采呀!” “這正是我們要做的。

    ”英比·巴比康平靜地回答。

     “越過84°線?沒有一個探險家做到過!” “我們一定要越過84°線。

    ” “那就登上北極吧!” “我們一定要登上去。

    ” 聽到炮手俱樂部主任如此冷靜、如此肯定的回答,看到他如此堅決、如此明确的神态,最固執的人也會猶豫起來。

    他們會感到面對的是一個絲毫沒有失掉往昔品質的人。

    他冷靜、嚴肅、專心緻志,像鐘表一樣準确,又富有冒險精神,即使對一些最魯莽大膽的事,也能給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據了解唐蘭少校的人說,這紳士雖說值得尊敬,但脾氣挺壞,發火時恨不得一下子把對手扼死。

    而巴比康主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