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各种焦虑和担心开始露头

首頁
    讓美國免遭劫難嗎?美國人雖然分為美國佬和新移民,但他們三人可都是道地的美國佬,巴比康在進行登月計劃時就說過:他們三人是“美國模子”澆出來的美國佬。

     顯然,整個新大陸,從北極到墨西哥灣,對未來的撞擊都不怎麼在乎,美國甚至有可能大大地擴大版圖。

    倘若瀕臨美洲的兩個大洋亮了底的話,天知道美國又能增加多少個新州,說不定星條旗上的星星數會翻上一番呢? “是的,毫無疑問!但是,“那些膽小的人——那些對一切都持悲觀态度的人重複道,“凡世間的事,誰能說得準?如果馬思通的計算出了纰露呢?如果巴比康主任在執行中發生錯誤呢?最靈巧的炮手也會失誤的。

    發出的炮彈不可能發發擊中目标,投入的炸彈也不可能枚枚命中目标呀。

    ” 歐洲各國代表精心地維持着大家的恐懼心理。

    簡·哈拉德在瑞典報紙上發文章,鮑裡斯·卡科夫上校在發行頗廣的報紙《新時代》上發文章,迪安·圖德林克秘書則在《旗幟報》上發表大量文章,煽風點火。

    美國自己的意見也不完全統一,自由的共和黨人支持巴比康;保守的黨人反對他。

    一部分美國報紙,主要是《波士頓日報》、《紐約論壇報》等也與歐洲報紙一個鼻孔出氣。

    在美國,自從有了合衆社和美聯社之後,新聞報道的主要手段是報紙,本國消息或外國消息一年的售價超過二千萬美元。

     另一些發行量較大的報紙替北極實驗協會辯護。

    艾旺熱麗娜·思柯碧夫人以每行字付十美元的代價,讓人寫社論、小品、雜文,這些文章嘻怒罵,敢于幻想,狠批了那些要擔風險的妄說。

    這位熱心的寡婦想方設法表明,萬一假說不能成立,那也可能是馬思通計算上了點小錯誤。

    但所有這一切都沒起多大作用,美國人也害怕災難,公衆漸漸開始和歐洲唱同一個調子了。

     巴比康主任、炮手俱樂部秘書,甚至董事會董事們都緘口不答,聽憑人家說東道西,依然我行我素。

    甚至對那項巨大工程所必須的千頭萬緒的準備工作,也沒有花多大精力。

    難道是為的大轉彎,為最初受到熱烈歡迎,而今又遭到普遍反對而頭痛嗎?也不大像。

     盡管艾旺熱麗娜·思柯碧夫人大把地花錢,盡力為巴比康主任、尼科爾上尉和馬思通辯護,他們依然被人們視為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威脅的怪物。

    歐洲列強公開要求聯幫政府幹預此事,并質詢其倡導者。

    要求公開說明如何以新軸取代舊軸,标明地球直接受到威脅的區域,以便推導出将給世界安全帶來的後果。

    總之,要向焦慮不安的公衆公開一切,免去大家的擔憂。

     華盛頓政府欣然同意了公衆的要求。

    因為,不安已經籠罩了合衆國北部、中部和南部各州。

    政府不能再有半點遲疑了。

    2月19日成立了一個由機械師、工程師、數學家、水文地理學家和地理學家五十人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由著名的約翰·普雷斯蒂斯主持,負責全權了解工程,必要時有權加以阻止。

     巴比康主任第一個收到調查委員會的傳票。

     巴比康主任沒去。

     警方到巴爾底摩的摩克利夫蘭大街九十五号主任私人宅邸去找他。

     巴比康主任不在家。

     他在哪兒? 不知道。

     什麼時候走的?1月11日,他由尼科爾上尉陪同,離開了馬裡蘭州已經有五個星期了。

     他們倆到哪兒去了? 無人可以奉告。

     顯然,炮手俱樂部的這兩個成員已啟程去了某個神秘的地方。

    在那兒,他們正領導着即将開始的實驗的準備工作。

     但是,這地方到底在哪兒? 大家明白,要把工程師們的危險計劃粉碎在胚胎中,知道地點是至關重要的。

    此刻知道還不算晚。

     由于巴比康主任和尼科爾上尉出走了,人們大失所望。

    于是大家的憤怒猶如潮水,徑直撲向北極實驗協會的董事們。

     有一個人肯定知道巴比康主任及其同事的向,能夠回答出這個出現在地球表面上的巨大的問号。

     此人便是馬思通。

     約翰·普雷斯蒂斯心細如發,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