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斯塔福岛

首頁
    過去。

     于是,在太陽消失在外海的波浪鑲嵌的天際外之後,大家又回到了船上。

    在這柯蘭歇爾岩洞的源頭構成的小海灣裡,夜晚靜悄悄的。

     第二天,九月七日,大家決定去更全面地認識小島。

    在看過了表層之後,該看看它的底層了。

    不該充分利用時間嗎?因為那真正的不幸使得到現在一直還沒能毫無障礙地對綠光進行觀察,而一切都歸咎于亞裡斯托布勒斯·尤爾西克勞斯。

    另外,也不該為岩洞裡的散步感到遺憾,因為岩洞正是使赫布裡底群島這普通的小島聞名之處。

     那天,大家先去勘察柯蘭歇爾的岩洞,遊艇就停在那前面。

    按奧利弗·辛克萊的提議,廚師領班已準備開午飯了。

    在那兒,客人們就像被關在船的船塢裡一樣。

     那些角柱長四十至五十英寸,構成拱頂的骨架,很像一座建築的肋骨。

     這個岩洞高三十英寸左右,寬十五英寸,深一百英寸,很容易進去。

    開口大緻朝東,可以躲惡劣的風,在飓風掀起的海浪襲擊小島其他岩穴時,這神奇的海浪也絕不會登臨它的門,或許它也因此而不那麼奇特。

     然而,這些花崗岩的曲線布置精美,确切地說它是顯現出人類的加工,而不是大自然的作品,這些都讓人贊歎不已。

     坎貝爾小姐對遊覽非常滿意,奧利弗帶着她觀賞了柯蘭歇爾岩洞的處處美景,他肯定不會像亞裡斯托布勒斯那樣滿嘴的科學論述,而是帶有更多的藝術家見解。

     “我真想記住我們的這次旅行。

    ”坎貝爾小姐說。

     他用鉛筆勾勒了幾下,便把整個岩洞速描了下,從露出的岩石到大玄武岩圍堤的盡頭,都被畫了出來。

    岩洞的出口,像一個巨大的海生哺乳動物,化做那岩壁勾勒出的骨架。

    輕巧的樓梯上到島頂,水在入口處那麼平和、純淨,水下畫出的龐大的玄武岩底層結構,這一切都被十分藝術地再現到紀念冊畫頁上。

     畫家又在下面加了注,這無損于畫的美觀。

     奧利弗·辛克萊緻坎貝爾小姐斯塔福一八八一年九月七日一吃過午飯,船長約翰·奧爾德科讓人把克洛瑞達兩隻船中較大的一隻裝備好,乘客們上了這隻船,沿小島那美麗的曲折海岸蜿蜒而下,來到了“輪船”岩洞,如此命名是因為大海占據了整個岩洞内部,人要去參觀,腳就不能保持幹爽不濕。

     岩洞位于小島的西南部,隻要湧浪稍微強一點,進岩洞就是不謹慎之舉,因為水流劇烈。

    但那天,盡管天空布滿要變壞的種種迹象,但風力還沒有增強,在那參觀也就不會有任何危險。

    在克洛瑞達遊艇到達深深的岩洞出口前時,汽船載着奧班的遊客,剛剛抛錨好讓遊人去參觀小島。

    幸運的是,這兩小時的逗留,斯塔福島屬于先鋒号的遊客們,而這一點沒給坎貝爾小姐和同伴們帶不便。

    規定的遊覽隻限于芬格爾岩洞和斯塔福島的地表,而恰好這時坎貝爾小姐他們正在“輪船”岩洞裡,沒人可以看到。

    他們也就不會碰到這些喧鬧的人們,為此他們暗自慶幸,原因自不必。

    而且亞裡斯托布勒斯在發現同伴們突然消失之後,為回到奧班,他不會乘坐這剛剛中途停靠在約納島的汽船嗎?這樣的相遇,也是要去避免的。

    不管那被排斥的求婚者是不是在九月七日的遊人中,在汽船離開時,島上反正沒剩下一個人。

    當坎貝爾小姐、麥爾維爾兄弟和奧利弗·辛克萊那長長的地道時,它好似一種沒出口的隧道,隧道像是在玄武岩礦上鑿出來的,這時,斯塔福島上的岩石又恢複了往日的安靜,岩石孤零零地聳立在大西洋岸邊。

    大家列舉了地球上許多地方的一些著名岩洞,尤其是在火山活動地區,它們的成因有所不同,有水成的和火成的。

    這些岩洞中,有些是由水流沖出的,水一點點地腐蝕、磨損,甚至挖空花崗岩塊,而使它們變成寬寬的洞穴。

    例如,布列塔尼的克佐岩洞,科西嘉的波尼法西奧岩洞,挪威的莫爾高頓岩洞,直布羅陀的聖·米歇爾岩洞,懷特島岸邊的沙拉切姆岩洞和交趾支那海岸的大理石峭壁圖蘭那岩洞。

     其他岩洞形成原因完全不同,是由于花崗岩或玄武岩岩壁的脫落而成,而這是由火成岩石的冷卻所引起的。

    火成岩石為它們的構造提供了變化急劇的特性,相反,水成岩洞正缺少這個特點。

     水成岩洞性質與來源水的性質相符,節省了能源,火成岩石則節約了時間。

     著名的芬格爾岩洞,按英國缺乏詩意的說法,“芬格爾洞穴”,屬于那種物質在地質演化史上的烈火中曾沸騰過的岩洞。

     第二天就将用來考察這地球上的一大奇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