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慰遲文,勝奎英兩的身軀。
筆直地走到一幫銀衫少女身前,身形一頓,霍然甩卻身上白衫——
一無血迹,霍然再次轉身——劍光閃爍。
柳鶴亭木然卓立,目光但随白衣人而動。
突地見他轉身說道:
“一劍不能傷得閣下,一年之後再見有期!”
反腕一揚,白衫與長劍齊飛,劍光與晚霞一色。
白衣人掉在銀少女揚起皓腕之上。
長劍青光一閃,劃空而過,“奪”地一聲,劍光沒入山石數寸,身形又自一呆,呆呆地愣了半晌,冷厲地一聲聲吼道:
“走!”
吼,宛如石破天驚,在衆人耳畔一響,在衆人心底一震,誰也不知他兩人誰勝誰負。
此刻聽了他這一聲叱聲,心中但覺又驚,又奇,又詫,又愕。
柳鶴亭胸橫青蕭,緩緩落下,左右四顧一眼,笑道:
“勝負未分,閣下為何要走。
”
語聲清朗語氣卻極沉緩,似乎得意,又似可惜。
白衣人胸膛一挺,目光一凜,突又隐去,緩緩說道:
“在下與閣下初次相識,在下性情你可知道?”
柳鶴亭劍眉微皺旁顧陶純純一眼,緩緩答道:
“閣下與在下初次相識,閣下之性情,在下既無知道之可能,亦無知道之必要。
”
白衣人突地仰天一望,青銅面具之内,竟自發出一陣冷冷的笑聲,笑聲一頓,緩緩說道:
“自幼至今傷在我劍下之人,雖不知凡幾,但懦弱無能之人,在下不殺,武功不高之人,在下不殺,籍籍無名之人,在下不殺,認敗服輸之人,在下不殺,婦人孺子,在下不殺,劍不戰勝之人,在下不殺。
閣下武功驚人,對敵之時,頭腦冷靜,判事之分明,均以常人不能做到之事,在下一劍既不能傷及閣下,焉有再動手之理。
”
語罷,再也不望柳鶴亭一眼,大步向谷外走去。
彩霞,夕陽,映着他剛健碩長的身影,緩緩踱過小樹,樹下流水潺潺,水聲淙淙,暮風吹舞着衣袂,卻在小村欄杆,輕舞起一片零亂人影。
人影零亂,人聲細碎,夕陽影下,突地飛過一隻孤雁,雁聲一唳,卻不知高興,抑或是歎息。
斜陽暮色中,柳鶴亭手垂青蕭,目送他的身影遠去。
一時之間,對此人亦不知是相惜,欽佩,抑或是輕蔑,痛恨。
隻聽身側的陶純純突地輕輕一聲長歎,低語道:
“可惜呀可惜!”
柳鶴亭心不在焉,茫然問道:
“可惜什麼?”
陶純純走前半步,将櫻唇幾乎要湊到他耳畔,輕輕說道:
“可惜你用的兵刃不是刀劍,否則方才面對燦爛的夕陽。
刀閃寒光,劍花撩目,那白衣人隻怕便再也看不到你右手那一招“泛渡銀河”和左手那一招“蒼鷹落”中的破绺,右肩縱不中劍,右腕脈門,卻要被你扣住——”
語聲一頓,又道:
“不過,這白衣人的武功,倒真的令人佩服!”
你那一招“泛渡銀河”本來可說是一無破綻,隻有劍式還未完全落下的時候,右肋下微有半分空隙之處,但對方若身形不動,而用右手劍刺入左邊空隙中,簡直不大可能,何況你左掌那一掌“太山七禽掌”中的“神鷹一式”
變化而來的“蒼鷹落”,又正好對住他長劍的去勢。
但是他那一劍,卻偏偏刺向你那處空障,更奇怪的是,那一劍的劍法,雖和突湖他見的“舉火撩天”,以及常蒼絕學“楚鳥乘煙”有幾點相似之處,但劍式變化的詭谲奇幻卻又不知高過這兩招多少倍,我想來想去,竟想不出這一招的來曆!”
語聲極輕,又極快,柳鶴亭左掌輕撫右掌青蕭,默然傾聽。
那班銀衫少女們,此刻已遠遠繞過他們,随着那白衣人走向谷外。
隻是尉遲文、勝奎英卻自仍立在一旁,竊竊私議,卻又不時向這邊二人,望上兩眼。
陶純純語聲未了,慰遲文、勝奎英倏然雙雙掠起,掠過那班銀衫少女,走過小橋。
柳鶴亭擡起頭來,見到這般情況劍眉微皺,假裝不勝驚異。
尉遲文、勝奎英以及銀衫少女們,覓路來此谷中,當然為的就是要尋找他們“殿下”項煌,但此刻的項煌下落不明。
白衣人說了句“走”,他們便一起走了,雖然這班人對白衣人畏懼敬服。
非但不在對項煌的畏懼之下,甚或尤有過之,否則怎會将項煌置之不顧。
直到此刻,柳鶴亭隻知那白衣人武功奇妙,生性尤怪,而且亦是那“南荒太君”的門下人物,但此人的姓名來曆,武功派别,柳鶴亭卻絲毫不知,是以暗中奇怪,這班人怎會如此聽命于他?
思忖之間,隻見尉遲文身形突頓,立在橋頭和當先走出的兩個銀衫少女低語了幾句,目光遠遠向自己投來。
但見到了自己的目光亦在望他,立刻擰腰錯步,縱身而去,那兩個銀衫少女亦自回向這邊看了兩眼。
纖腰娜娜,蓮步珊珊,緩緩走去,柳鶴亭不禁又自一皺眉,卻聽陶純純語聲頓了半響,又道:
“我知道你也在奇怪他的身份來曆,但是他那一招武功,你可看得出究竟是何門派麼?”
柳鶴亭撫然長歎一聲,緩緩擡起掌中青蕭,陶純純垂頭一看,隻見箫身之上,缺口斑斑,竟似被人砍了,仔細一看竟有七處,七劍一樣。
白衣人隻削出一劍,蕭身何為七道劍痕?她駭然道:“以蕭上劍痕看來,白衣人掌中所使,不但是口寶劍,而且所用劍有幾分似早已絕傳的“亂披風”相同,這‘亂披風’劍法,在武林中流傳甚廣,但武林流傳的,卻都是後人藉名僞詫。
真正“亂披風”劍法,早已絕傳多年,昔年一代劍聖白無名,仗此劍法,縱橫天下,他的一生事迹,雖仍為人津津樂道,但他的一手劍法,卻及身而沒。
直到後來武林中又出了個天縱奇才梅山民,不知由何處學得了這劍法中的幾分精髓,并且将之精研變化而成當時武林最具威力的‘虬架神劍’!武林故老相傳至今,都道‘七妙神君’梅山民隻要随手抖出一劍,劍尖便可彈出七點劍影,幻成七朵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