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下三杯後,玄虛道人道:“倘貧道猜測不差,公子必是武林高入門下,就憑公子肩後這柄斑剝的古劍,定禁一口稀世寶刃,若無卓絕武功豈能保有!”
舒翔飛朗聲大笑道:“在下這口鏽劍僅是凡鐵而已,那是什麼稀世寶刃!”
暗中悟出玄虛設席相謀原來為了這口玉昊鈎,暗驚玄虛道人眼力不差。
玄虛道人搖首笑道:
“貧道不信!”
舒翔飛卸下肩頭玉昊鈎,遞與玄虛道人手上,道:“道長如不見信,就讓道長仔細觀看一下,此劍乃祖上十數代相傳之古劍,在下随身攜帶,無非志剔不忘本來而已!”
玄虛道長不禁一怔,暗道:“莫非貧道看走眼了不成。
”
姆指一掀啞簧,蓄聚真力望上一拔,竟是蜻蜓撼玉柱般,無法拔出分毫。
蓦地。
一股狂風卷入,燈燭全熄,伸手不見五指。
在這一瞬間,三條疾如鬼魅人影穿窗而入,攫奪玄虛道人手中玉昊鈎。
暗中隻聽數聲悶哼,肢體相撞中三條魅影似身罹暗器,穿窗迅疾遁去。
玄虛道人隻覺三條魅影入來之際,手掌被大力剝開手指,古劍被奪出手外,虎口幾乎裂開,隐隐作痛,暗中大感駭異,朗聲道:
“公子受驚了麼?”
隻聽舒翔飛道:
“未曾,道長請燃亮燈燭!”
玄虛道人不禁大驚,暗道:
“他為何不提起古劍之事?”
迅疾火摺燃開,點亮了燈燭,赫然那柄玉昊鈎仍然披在舒翔飛肩頭,隻見舒翔飛伸箸挾食,吃得津津有味。
這一驚非同小可,面如土色。
舒翔飛放箸立起,哈哈大笑道:
“擾人情興,鼠輩可惡。
”
飄然向室外走去。
玄虛道人噤若寒蟬,略一沉吟,揚袖穿窗電射而出,在林中發現三具同門屍體,竟察視不出一絲緻命傷痕,震駭之餘最嘴打出一聲胡哨,四外紛現人影疾掠而聚……
舒翔飛卻未下山離去,藏身在山石間。
一雙人影飛落在藏身之處停住,隻聽一人驚噫出聲道:“明明瞧見此少年望在此奔來,為何不見?”
另一人幹咳出聲道:“玄虛三師兄這亂子出得太大了,此人乃遊山而來,對我等本一無所知,怎奈玄虛三師兄竟瞧中他肩後古劍!”
“什麼古劍?”
“玄虛堅指他在教主劍器譜上瞧過,教主似對此劍特為關注喜愛,紅筆勾勒,如此玄虛也極為留意?”
“所以玄虛認定了那少年肩後長劍即是教主劍器譜上注明的那柄?”
“不錯,玄虛是那麼肯定?”
“此話暫且不論,姑無論玄虛是對是錯,但那少年飲了三杯毒酒如何不見發作,莫非他已練就萬毒不侵之能麼?”
“未必!世無萬毒不侵之人!”
“我看此事大有蹊跷,玄虛設計之巧堪稱天衣無縫,毒酒隻能使之軟弱功力暫失,然後取劍宛如探囊取物,萬一那少年滴酒不沾,更安排三武功極高的本門弟兄,趁着他索觀古劍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攫奪而去,事後則推說少年懷璧其罪,引來強梁觊觎,那知……”
隻聽一人陰恻側冷笑道:“那知大出意料之外,昏暗之際不見那少年如何出手,本門三高手竟喪生在松林中,身上一無傷痕,更奇者那柄劍竟重回少年肩頭!”
經過短暫的沉默後,隻聽一人又道:“是兇是福尚未可逆料,隻是小弟有不祥的感覺?”
“我是身不由已,别提禍福二字,玄虛是否言說此劍何名?”
“玉昊鈎!”
“教主九年閉關,目前才出關重現,武功突飛猛進,問鼎武林有望,可惜教主偕十七名精英能手離山他往,短短時日内必能趕回總壇,倘此少年有所為而來,則本門危矣!”
“教主何在?”
“獨自一人前往黃山,其餘人手均有任務,諒與他問鼎武
林有關!”
這時,遠處突飄傳一聲清澈長嘯,播回山谷,一雙人影疾如流星而去。
舒翔飛内心起了一股無名震駭,道:“世途多險惡,江湖尤甚,信如不誣,這兩人所說教主是誰?”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舒翔飛心緒似一股亂麻,糾纏難以解開。
這隐名教主獨自前往黃山為了何故?是否對黃山不利?玉昊鈎他們如何知情?
邢無弼尚未殒除,又将節外生枝,平地風波,假如此人所言是真,雷音谷主等一幹妖邪若為此隐名教主網羅,恐為山九仞,功虧一篑了。
”
凡事欲速則不達,貴在權衡輕重,舒翔飛沉思盤桓之下,有了一個計較,決心重去殿堂一趟……。
雲開月顯,山野間如披一重霧衫,清冷迷蒙,殿堂内忽逡逃走一個青衣小道僮,面色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