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张冠李戴误中误

首頁
    到時候從旁高聲說明車中人不是素衣仙女上官蘭,雙方毫無怨怨可言,千萬不可滋生誤會…… 文束玉念轉未已,詩劍二婢雙騎已沖至言氏雙傑身邊。

     言氏雙傑見車中人始終不肯露面,且見來騎亦無停下互打問訊之意,以緻雙傑均為之驚訝不已。

    當詩劍二婢來至五丈之内後,雙傑曾同時以懷疑的眼光回望芙蓉姊妹,眼光中似在詢問:二位賢侄女莫非認錯人了吧? 雙劍貴妃和冰姬二姊妹一緻搖頭,異常堅定的表示:絕不會錯! 所以,雙傑老大,降龍掌言仁這時吆喝了:“阿蘭,你這丫頭” 若在普通情形之下,萬花公主脾氣再壞些,這時也一定會探出頭來反問一句:“請問誰是阿蘭?” 可是,萬花公主由于使氣,她不但自己不準備回話,甚至在事先還下令二名女婢不許回答一個字,這樣,連讓雙傑從口音有異上去辨别車中人不是他們那位師侄女的機會也沒有了。

     文束玉馬腹一夾,剛喊出:“請前面二位長者别誤會” 可是,話一出口,文束玉方才發覺要說明一切實無可能;要說的話太多,而可資運用的時間太少。

     就在文束玉發話的同時,詩劍二婢一聲不響,霍地拔出如意劍,分向雙傑平揮而出,二婢之意是想逼使雙傑後退,好讓後面馬車通過。

    試問,言氏雙傑乃何等樣人,那會有這等便宜事? 雙傑耳聽車後文束玉高叫“請前面二位長者别誤會”眼前銀虹森閃,二婢劍鋒已至。

     别誤會?誤會可大了! 雙傑誤會車後那個俊小子是在使用“分心迷神法”,好叫車前這二名有點兒脂粉氣的小子“趁機得手”。

     雙傑被激之餘,四掌齊翻,由于刻下之雙傑一在馬上,一在馬下,兩兄弟雖然同時出掌,招式卻不相同。

     馬上的老大降龍掌言仁,接的是詩婢來劍。

    好一個降龍掌,在一聲斷喝之下左掌使出一招“倒剪春柳”,掌鋒由下向上成水波斜撩詩婢劍把,右掌則暗蘊抓、劈、拿三種變化閃電般地搭向詩婢左肩,奪劍逮人,全在一招之中。

     詩婢沒料到眼前這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然勇猛兼備,狠而且辣;她一劍推出未曾估及對方會正面還手,這時不免大為慌亂,急切間,隻有一法,滾鞍下馬,詩婢幼随她們公主習劍,得的都是老主人天毒大帝真傳,自非一般俗手可比。

    所以,丫頭這時雖因一時輕敵失招,善後卻極靈巧,隻見她平劍一仰,全身後倒,劍鋒卷向敵人雙腕,腳下足抵馬镫,上下同時着力,纖腰一挺,平平自馬背倒射而出。

     另一邊,劍婢劍取雙傑老二伏虎掌言義是居高臨下,同樣的,伏虎掌言義因與馬上敵人相去一截,這時就無法施用他老大那種奪劍逮人的招式;伏虎掌言義使用的戰略極為簡明,但也相當夠絕毒!隻見他迎劍低頭,狀若鞠躬欲拜,容得劍鋒擦頂摩背而過,全身左側,左腿弓,右腿箭,全身離地僅約三五寸,如影随形般搶貼敵騎,左掌揮出,橫掃敵背,右掌立刀而下,力斬馬臀。

     劍婢與詩婢犯着同一錯誤,就是将敵人估計過低,因此在性口前沖之下,一前能發而不能收。

    胯下坐騎雖在沖刺中,但比起數人之搶貼,仍嫌太緩,劍婢在回救不及的窘境下,也隻有舍騎飛身一途。

     劍婢劍身一沉,整個身軀于馬背筆直拔升半空中,最後那匹馬兒倒黴,在伏虎掌言義一掌砍下後颠蹶滾翻在道旁田溝中。

     先前,詩婢倒射而出,空中雙掌一推,頓勢将那名吓得全身抖戰的無用車夫推下車轅,一個靈猿倒打枝,正好取代了那名車夫的位置,而劍婢接着自空中落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向前馳出丈許的車頂上。

     詩婢這樣做的目的,是因她知道任這名無用的車夫盲目沖過去,不但這名車夫要白送一命,車中的公主也勢必要受簸動,她這樣一來,敵人将可看出車夫乃為圈外人,不緻亂殺無辜,同時也可以暫時護住公主不受驚擾,詩婢探手抄到缰繩絡結,猛力一帶,雙馬四蹄并舉,立于道中停住。

     萬花公主在車内哺哺罵道:“兩個沒用的丫頭!” 接着,沉聲下令道:“兩個老頭子,魯叔拿一個,兩個丫頭合力拿一個!” 車輪煞住聲,馬嘶聲,交雜一片,以緻這邊萬花公主的命令僅有這邊受令者聽到,那邊的言氏雙傑還以為車中師侄女遭遇挾持,或者是服了什麼邪魔迷失本性的藥物,在驚急與疑怒交并之餘,根本就沒有留意到口音問題。

     百穴幻狐與詩劍二婢得令,同時飛身向前,前面降龍掌言仁也已下馬,于是,五人分為兩組,立刻鬥成一團。

     文束玉因為不清楚言氏雙傑之身份,想想隻有仍從芙蓉姊妹身上尋求息争,較有可能,他又哪裡知道,二姊妹因誤以為她們三師妹系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