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願意去……他一咬老牙,一拍老腿:“也罷!老朽就随明公回去!”
“承蒙賞光。
”曹操樂開了花,“您老要是身體吃力可以不跟大軍走,叫長文随我先行。
我另派人伺候着您,等到春暖花開,您老人家坐着車走走歇歇,一路遊山玩水又有何妨啊?”
“您太周到了。
”陳紀連連拱手,雖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卻由衷佩服曹操的胸襟。
見陳氏父子搞定,曹操回首再問袁渙:“袁先生,你們昆仲也随我回許都吧,若有家眷在此,我安排人送他們回陳國,你看可好啊?”
袁渙莞爾一笑,卻沒答話,對劉備道:“玄德公,貴家眷就在對面樓閣上。
呂布雖未加侵害,但也受驚不少,快接他們走吧。
”
曹操不解——袁渙直呼劉備表字,似乎不是初見。
劉備臉上也轉過一絲尴尬,随即起身作揖道:“逢此不幸,讓諸位見笑了。
明公,恕卑職少陪……”
“去吧。
”
待劉備走後,陳群解釋道:“明公不知,袁曜卿①乃昔日劉使君所舉茂才②。
”
曹操暗暗稱奇:這大耳劉備卻也有些本事,陳群、袁渙都非泛泛之輩,竟都跟過這個賣草鞋的。
正在納罕之間,袁渙又開了口:“明公,方才在下多有失禮,還望上人見諒。
”
“不敢不敢。
”曹操知道袁渙說的是沒有跪拜之事,故作大度道,“本官若是有何得罪之處,還望先生指明。
”
“明公以三公之貴、節钺之尊親來探望,我等受寵若驚,又談何得罪?不過……”袁渙站了起來踱到後窗,手指城下正色道,“您掘泗、沂兩河水淹下邳,不知害了多少芸芸衆生啊!”
曹操一陣悚然,站起身随他到窗邊望去——下邳城内遍地狼藉,民房倒塌,殘破的石木凝凍在冰水之中;有許多百姓淌水回來,伏在自家的斷柱殘梁上痛哭流涕,抽泣聲、哀号聲、咒罵聲不絕于耳。
袁渙見他臉色蒼白,厲聲責問道:“您看到了吧?為了破呂布,這一場水害了多少無辜百姓啊?明公之所以征戰天下掃平割據,上報天子下安黎民。
呂布雖死,百姓更遭其難,如此行事豈不是本末倒置?”
“本官原隻想鋤奸,沒料到會是這種結果。
”曹操低頭認錯。
其實他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趕在袁紹平定河北之前消滅呂布,為占有對戰袁紹的主動性,甚至可以說為維護許都穩定、大漢國祚……但在痛不欲生的百姓面前,曹操覺得那些理由都已站不住腳。
袁渙見他似有動容,捋髯道:“在下有一言,望明公詳思。
”
“願聽賜教。
”曹操這會兒再提不起堂堂三公的氣魄了。
“不敢當您這‘賜教’二字。
”袁渙态度和藹了不少,娓娓道來,“夫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義,兼撫其民而除其害。
夫然,故可與之死而可與之生。
自大亂以來十數年矣,民之欲安,甚于倒懸,然而暴亂未息者,何也?意者政失其道欤……”
曹操低頭思量——袁渙這話大有抱憾之意,豈不是批評許都朝廷一切都沒走上正軌嗎?我又何嘗不想與民太平,可是我不去犯别人,别人也要來犯我,恢複太平時節的章法政令又怎麼能資養軍隊、抵禦敵人呢?隻有擊敗袁紹這個朝廷宿敵,中原人心才能真正安定,朝廷政令也才能真正頒布落實。
袁渙尚不知曹操此刻所想,兀自闡述自己的主張,臉上漸漸露出神往之色:“渙聞明君善于救世,故世亂則齊之以義,時僞則鎮之以樸;世異事變,治國不同,不可不察也。
夫制度損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
若夫兼愛天下而反之于正,雖以武平亂而濟之以德,誠百王不易之道也。
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
海内賴公,得免于危亡之禍,然而民未知義,其惟公所以訓之,則天下幸甚。
”
“兼愛天下而反之于正,以武平亂而濟之以德……此真至理名言也!”曹操不住點頭,“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本官回至許都一定奏明天子,先免去徐州百姓今年課稅,以武平亂而濟之以德嘛!”
袁渙沒想到曹操這麼從善如流好打交道,心中大感暢快:“數聞明公廣開言路誠心納谏,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既然如此……”說着話已跪倒在地補上一禮,“在下願追随明公為朝廷效力。
”袁渙這種人是典型的威武不能屈、吃軟不吃硬。
生死安危不在心上,哪還管你是什麼三公九卿?要是不能尊重其氣節與志量,就是白刃加頸也休想令他折腰;若是肯依從其主張,他便會投桃報李大感知遇之恩。
“多謝先生不棄。
”曹操雙手相攙,“水淹下邳為禍衆矣!隻恐一兩年的賦稅也不能抵去此間百姓的損失。
單是周匝的積水就是難題,即便退去,這附近也成了無法耕種的泥坑了。
”
哪知此言說罷,一旁袁敏接過了話茬:“不就是退下邳之水嘛!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明公若信得過在下,就交給我來辦吧。
”
“哦?”曹操自進門來一直與陳氏父子、袁渙攀談,忽略了年紀最輕的袁敏。
聞聽這大話趕緊回頭打量,見袁敏二十出頭稚氣未脫,面色黝黑衣着樸素,舉止懶散嬉笑随便,全不似個名門之後。
袁渙見弟弟出口狂妄,趕緊呵斥:“住口!明公面前大言不慚成何體統?”
曹操知道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袁敏既敢說這個大話,必然是胸有成竹,便擺手道:“不礙的……袁老弟,将此差事交與你辦倒也不難,但你得說說有什麼治水的辦法。
”
曹操親口說出“老弟”二字,這是極大的臉面,若是旁人必定作揖謙讓。
可這袁敏似乎比他哥哥架子還大,連屁股都懶得擡一下,笑嘻嘻道:“下邳乃古之堅城,韓信為王曾定都于此。
不過自先朝以來河道變更,城池所在趨于低窪。
三個月前明公兵圍此城,那時我就跟兄長私下議論過……”說着話他朝袁渙挑了挑眉毛,“大哥可還記得,我說‘倘老曹掘河灌城,呂布這厮必亡’——果不其然吧?嘿嘿嘿……”
袁渙聽弟弟自吹自擂,還公然稱“老曹”,不禁一陣皺眉:“放肆放肆,太沒規矩了!”曹操卻覺他口快心直沒有怪罪,擺擺手示意袁渙不要打斷。
袁敏站起身走到窗口處,指着外面向曹操講述道:“城内的積水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