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之事,在下實在是……”其實他急着見曹操主要為了澄清這個,但坐了半天不知如何開口,眼見要走了所以不得不提。
曹操深知荀彧是個謙謙君子,拍拍他的肩膀道:“文若,這些不必說了。
我還不了解你嗎?心機良善端正守禮,溫良恭儉讓都占齊了。
天子執意要辦的事情,你是拒絕不了的。
”
“您這麼開通,我還能說什麼呢?唉……”荀彧見他全理解,重重歎了口氣,“聖上最近脾氣有些大,可能是皇子染病心情煩躁吧。
”皇子名叫劉馮,是伏完之女伏皇後去年所生,由于劉協得子時還不到二十歲,孩子有些先天不足,從生下來就一直鬧病。
“孺子之疾何幹政事?”曹操不能體諒。
“其實我也考慮過,董承是西涼舊将出身,這個時候給他升升官,對籠絡關中也有好處,能包容的盡量包容吧。
”荀彧也不好說得太深,“這樣吧,明天咱們約董承一同面聖,君臣見面把話講清,順便奏報誅滅呂布之事。
”
“算了吧,我累了。
”曹操又打了個哈欠,“說不定什麼時候又要用兵,我先休息幾日。
一會兒叫繁欽替我修個表章呈上去,待段煨來了共同面君吧,不過就是擺樣子的事兒。
”
荀彧知他賭氣,軟語道:“那就随您便吧。
當今聖上畢竟年輕,咱們做臣子的還是要多體諒。
在下告退了……”
曹操送走了荀彧,心頭還是很别扭——天子十九歲了,這個年紀正是滿懷壯志的時候,當然不會甘心叫我主持一切。
但他就不能拍拍胸口想想嗎?沒有我曹某人,哪還有這個朝廷,哪還有漢室天下?要是我不在了,誰還能站出來對付袁紹啊!
關中歸心
關中大小割據不下數十,卻沒幾個成氣候的,諸将相互攻殺爾虞我詐,行事沒有一定之規,往往是今天還在一張幾案前飲酒,明天就兵戎相見,後天又握手言和結拜兄弟。
這種不穩定的狀況下,諸将都急于尋找背後靠山,所以也都樂于承認東邊的許都朝廷。
兩年前禦史中丞鐘繇轉任尚書仆射經略關中,那時就有不少割據通使許都,大多請朝廷出面調停他們的鬥争。
這一次諸将在朝廷的号召下勉強合作了一把,殲滅李傕、郭汜,所有人都感覺自己立下了大功,迫不及待向朝廷邀功,争取曹操作後盾。
尤其是素有威名的段煨親自入京,更調動了諸将的積極性,大到占領涼州的馬騰、韓遂,小到隻有一縣地盤的割據都紛紛派出使者相随。
谒者仆射裴茂持節在前,段煨、楊阜左右相随,後面竟拉着一支近百人的使者隊伍,騎着高頭大馬在大街上一走,引得士農百姓無不圍觀。
經許都令滿寵的事先布置,處處張燈結彩,氣氛甚是熱烈。
那些使者都是從刀光劍影之地爬過來的,更有些胡人混血沒見過世面,一觀許都的市井繁華,欣羨得笑逐顔開左顧右盼,隻恨爹娘沒給自己多生幾隻眼睛。
幸虧得知訊息早作準備,許都館驿臨時加蓋了房子,若不然還真接待不了這麼多客人。
曹操對于此次的接待工作甚是細心,不但差遣王必、劉岱熱情照顧,而且從朝中抽調了治書侍禦史衛觊、議郎金旋、長水校尉種輯等關中籍貫的官員陪同接待,鄉音入耳倍感親切。
那些良莠不齊的使者也就罷了,中郎将段煨作為誅賊首功需要重點接待。
曹操與車騎将軍董承、輔國将軍伏完、偏将軍梁王子劉服、尚書令荀彧以及谒者仆射裴茂傍着段煨一同上殿面君。
段煨字忠明,武威姑臧人,已年近六旬。
此人雖也割據弘農諸縣,卻與其他西方武夫截然不同,主要因為他是破羌名将段颎的族弟。
先朝拱衛邊疆曾有皇甫規、張奂、段颎三員名将,都是涼州籍貫,表字中又都有一個“明”字,故而被世人尊稱為“涼州三明”(皇甫規字威明,張奂字然明,段颎字紀明)。
而這三員将中又以段颎最為骁勇善戰。
可惜其人名利心太重,一門心思往上爬,曾與曹操之父曹嵩有些交情,後來黨附大宦官王甫當到太尉,誅殺黨人太學生。
所以王甫一倒台,段颎也跟着身敗名裂斷送性命。
一代骁将未死于戰場死于政争,滿門老少跟着倒黴。
那時段煨已在涼州當了個軍官,也遭受牽連免去官職。
直到黃巾起義,孝靈帝劉宏赦免黨人,為緩和内部矛盾又将段氏一族免罪。
段煨重歸軍隊,跟着皇甫嵩、董卓讨伐邊章等反叛,立下不少軍功,更在董卓進京之後升任中郎将。
因為有過獲罪又被赦免的經曆,段煨對漢室天子多保留了幾分愛戴。
尤其使段煨挂懷的是,他與受難天子劉協之間還有一段傳奇經曆。
昔日劉協在後将軍楊定、安集将軍董承、興義将軍楊奉的護衛下擺脫李傕、郭汜,率領百官東歸,曾途經段煨駐軍的華陰縣,段煨也事先準備了不少糧食物資逢迎天子。
但後将軍楊定與段煨有隙,串通近侍誣陷他與郭汜通謀劫駕,率軍攻打他的營寨,并向天子索要問罪的诏書。
當時年僅十五歲的劉協堅信段煨是清白的,不但不發诏書,還斥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