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部 出延津记 第十二章

首頁
    了,就别揣着明白裝糊塗了。

    ” 老姜: “你别誤聽小人言,咱們結下冤仇。

    ” 老姜越這麼說,吳摩西心裡越有底,今天丢不了命,但也不敢将弓弦繃得太緊,也說: “大爺,給您留着面子呢。

    按我的脾氣,不用等誰出來,早拿刀沖進去了;雖不能說讓姜家滿門抄斬,但像剛才殺狗一樣,見一個殺一個,我做得出來。

    今天既然來了,就沒想活着回去;我是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 老姜渾身打着哆嗦: “大侄子,不管這事的來龍去脈,事情不能夠到那種地步。

    雖說之間有些誤會,但你現跟着我兒媳過日子,說起來也算我的續兒子;看在我年歲分上,聽老漢一句話,事情到此為止,知道你了,回去吧。

    ” 吳摩西又往前逼了一步,跨到街道正中,揮起刀子,往自個兒臉上杠狗血: “大爺,今天沒個說法,我不會回去。

    ” 老姜果然上了吳摩西的當: “不會讓你白回去,給你個說法。

    ” 吳摩西: “啥說法?” 老姜: “過去的事一概不提,從此兩家和好。

    ” 吳摩西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意思是還不答應。

    老姜拍了一下大腿: “再給你加兩葫蘆棉籽油,回去炸油馍吃。

    ” 棉籽油就是軋棉花脫出的棉籽,又軋出的油;彈花鋪不缺這個。

    吳摩西見火候已到,怕再扯别的節外生枝,這時說了話: “大爺,我不要兩家和好。

    ” 老姜: “那你啥意思?” 吳摩西: “兩家永不來往。

    ” 老姜想了想,拍了一下大腿: “你說得也對,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永不來往,就是兩家永遠和好。

    ” 吳摩西渾身是血,拎着兩葫蘆棉籽油,從南街往西街走。

    這時圍觀者人山人海,不亞于元宵節鬧社火。

    “吳摩西大鬧延津城”,從此成了一個話題;幾十年後,還在延津流傳。

    吳摩西往回走的時候,心裡倒開始後怕,後脊梁一陣陣出冷汗,腿一走一軟。

    今天能活着回來,算是命大。

    待進得饅頭鋪,吳香香見他得勝而歸,一把抱住他,親他的臉: “親人。

    ” 吳摩西一身狗血,站在那裡。

    除了覺得渾身馬上要散架,突然覺得這個親着喊他“親人”的人,他與她不親。

     姜虎在時,姜家饅頭鋪一天蒸七鍋饅頭。

    頭天晚上發三缸面;第二天五更雞叫,夫妻倆起床,開始揉面,蒸三鍋饅頭;每鍋罩七個籠屜,每個籠屜放十八個饅頭;待蒸好,卸下三百七十八個饅頭,放到兩個馍簍裡,這時天剛放亮,将馍簍裝車,推到十字街頭去賣。

    一個早上,一個上午,能将饅頭賣完。

    下午再蒸四鍋;待蒸好,卸下五百零四個饅頭,再推到十字街頭去賣。

    這一賣要到夜裡。

    天黑了,點上麻油燈,一直賣到倪三打更。

    收攤子回到家,接着發面。

    姜虎死後,剩吳香香一個人,吳香香每天改蒸四鍋饅頭。

    早上兩鍋,下午兩鍋;夜裡不賣。

    現在“娶”了吳摩西,吳家饅頭鋪又恢複到每天蒸七鍋饅頭。

    頭天晚上發面,第二天五更蒸三鍋饅頭,下午蒸四鍋饅頭,推到十字街頭去賣;一直賣到夜裡,倪三出來打更。

    “吳摩西大鬧延津城”之後,倪三也吃了一驚。

    過去不見吳摩西說話,見他就躲,原來竟敢殺人。

    一時摸不清吳摩西的來路,倒對吳摩西客氣許多。

    倪三的客氣不在嘴上,見了吳摩西,仍愣着眼,有時還往地上吐一口唾沫,意思是: “你敢殺别人,可敢殺我?” 但倪三家一斷頓,就去集市的攤鋪上亂拿東西:拿張家的蔥,王家的米,李家一條子肉。

    過去姜虎賣饅頭時,倪三還拿過姜虎的饅頭;如今換成吳摩西賣饅頭,倪三倒從無拿過吳家的饅頭,證明心裡給吳摩西留着面子。

    吳摩西當時大鬧延津城也是虛張聲勢,陰差陽錯殺了一隻狗,現在見了倪三,也不借題發揮,雙方不遠不近,保持一段距離。

     日子一天天過去,半年饅頭賣下來,吳摩西發現自己不喜歡賣饅頭。

    發面、揉面、蒸饅頭是個力氣活,他倒不怵;賣饅頭不用出力,他倒不喜歡。

    不喜歡賣饅頭不是不喜歡饅頭或賣,而是賣饅頭老得跟人說話。

    前年跟師傅老曾學殺豬時,到了年關,師傅老曾的老寒腿犯了,走不得路,吳摩西那時還叫楊百順,一人上陣,出門殺豬,老得跟人打交道,跟人說話,心裡就有些犯怵。

    但賣饅頭的犯怵和殺豬時的犯怵又有不同。

    殺豬時跟人說話,應對的隻是一頭,一天隻在一個主顧家殺豬,頂多兩家,還好應付;而且殺豬主要是殺,說話還在其次;就是說話,在張家殺豬,與在李家殺豬同一個套路,話準備一套,可應付多家。

    如今賣饅頭是在十字街頭,買饅頭者人多嘴雜,一人一個長相,一人一個脾氣,一人一個說話的路數;做生意跟人說話,又與平日說話不同,平日說話照着自己的心思,做生意得照着别人的心思,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一天饅頭賣下來,賣饅頭不累,說話累;到了倪三打更,渾身像散了架。

    這時想起來,還不如過去給人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