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軍與青州來的黃巾軍對峙于東平郡的壽張縣,曹操與鮑信将軍隊的主力全都布置在這裡了,與此同時李乾也組織李氏武裝趕來援助。
此次黃巾侵擾與前一年的情況不同,上次主要是于毒、白繞、眭固等部有戰鬥力的起義軍,此番來的卻是百萬烏合之衆。
因為青州軍吃過公孫瓒的大虧,在河岸邊先後損失了十萬人,而此後公孫瓒的勢力又已經延伸到了青州境内,甚至任命屬下田楷當了青州刺史,此後又任命劉備為平原相,形成了鎮壓黃巾的大本營。
所以這一次青州黃巾與其說是侵擾兖州,還不如說是整個遷徙到了兖州,百萬之衆很大一部分是走投無路的婦孺老幼,在攻破任城之後才有地方站穩腳跟。
曹操進駐壽張的當天,心裡就頗為不快,身在東平郡界内,隻有縣令逢迎,東平太守徐翕竟然不來支援,這明擺着就是不承認曹操這個刺史,還不如李家土豪呢。
“孟德,咱們打好這一仗,隻要滅掉黃巾賊情勢就會好起來,到那時候看誰還能不服?”鮑信一直在勸慰他。
陳宮卻道:“若依在下之見,倒不如我去走一趟,曉之以利害,請徐郡将發兵來助才好,畢竟這裡是東平地面。
最好再請許汜、王楷等部前來接應,大家有什麼話不能攤開了好好說嗎?”
曹操有些猶豫,但是一轉眼看見萬潛、畢谌,他倆就穩穩當當坐在大帳中,心想一定要這幫人看看自己的實力,便客氣地回絕道:“公台之意我已明了。
不過東平與州中諸部都是久戰之師,前番又吃了場敗仗,将士恐怕已感疲憊,現在還是不要再給他們添麻煩了,本刺史親自來打這一仗。
”
曹操故意把“本刺史”三個字咬得很清楚,生恐别人聽不見。
陳宮還欲再勸,荀彧一把揪住他嘀咕道:“将軍之意已決,公台無需多言。
此番對戰将軍欲示威于人,必不肯求兵州郡。
咱們暫觀成敗,随機應變便是。
”
陳宮歎了口氣,他畢竟是兖州本土的官員,見曹操如此行事心裡不大痛快。
鮑信卻依舊信心滿滿:“現在黃巾主力離縣六十裡,有時也會有百八十人的隊伍來試探我們。
我在想,今既屯兵于壽張,乃是敵鋒所在。
咱倆且去瞧瞧縣東的地形,也好籌劃着排兵布陣。
”
“對。
”曹操很聽他的話,“對付這些烏合之衆可要以整破亂、一戰而定。
出手就讓他們吃一場敗仗,他們就會士氣低落人心思退。
《孫子》有雲‘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說到這兒曹操突然想起了什麼,趕緊來到帥案前,展開他平日注解的《孫子》,翻到講地形的那一卷,提筆在“有陷者”後面注道“吏強欲進,卒弱辄陷,敗也”,寫罷将筆一扔又接着說,“現在的形勢就是要陷敵,他們的首領雖然叫嚣欲戰,但是烏合之衆缺乏訓練進退不靈,還有他們的武器辎重也不敵咱們,所賴隻是人多。
所以咱們要因地制宜,考察好地形,進而一戰成功!”
此言一出,就連萬潛、畢谌都不住點頭:論打仗曹孟德勝過十個劉公山啊!
“既然如此你們馬上出發,帶些兵親自查看一下地形。
”鮑信說着就已經站起身來了。
“且慢!”戲志才趕緊阻攔道,“二位都是軍中統帥,不宜親自領兵涉險。
”
“這倒無妨,斥候早已探聽明白,縣東五十裡之内沒有大敵,若是小股的賊人,還不夠我的人掂牙縫的呢!”鮑信一臉愉悅,“我與孟德皆是幾度出生入死的人,哪兒把這點兒危險放在心上。
”
“不錯!我與鮑信一同去,也好因地制宜商量些戰術對策。
”曹操說着便取過兜鍪,“樓異、王必,就讓子和帶我的虎豹騎護衛,咱們一同出東門。
”
眼望着他們雷厲風行的作風,萬潛連伸大拇指:“這才像個州将嘛!我是看好曹孟德了。
”
出了壽張縣城,曹操與鮑信各帶親兵而行。
眼見城廂之地荒蕪雜亂,民房都被拆去修城牆了,曹操歎息不已:“此是百姓,彼亦是百姓。
何必要紛争掠奪,征戰不休啊!”
鮑信笑道:“此是大漢之臣,彼亦是大漢之臣,又何必要紛争?”
曹操無語。
鮑信可沒他那麼多感慨:“你呀,最大的毛病就是腦子不歇着,想的事情太多。
現在不到四十歲就如此胡思亂想,以後老了還不得活活愁